第三十集:
【开场】
空镜头:绿皮火车穿梭在夜色中,车窗反射着 moon 光。配乐:火车的轰隆声中混入女子的哼唱。
画外音(我):有些记忆不属于今生,却在某个瞬间突然苏醒,像埋在石缝里的玉钗,终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场景一:火车车厢 - 夜 - 内】
中景:我(20 多岁)靠在男友(25 岁)肩头熟睡,嘴角带着微笑。特写:梦中的喜字在红布上飘动,鞭炮声震耳欲聋。
画外音(陌生女声):莫贪睡,误了行程!
近镜头:我猛然惊醒,男友仍在酣睡,邻座空无一人。特写:车窗上凝着水珠,隐约映出个梳发髻的妇人。
【场景二:乡村路口 - 晨 - 外】
远景:三轮车停在山坳,村庄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中景:我指着最边缘的瓦房,男友惊讶地张大嘴。
男友:(疑惑)你怎么知道那是我家?
特写:我的手抚过斑驳的土墙,指尖传来熟悉的粗糙感。画外音(我):那一刻,我不是第一次来,而是回家了。
【场景三:男友家 - 日 - 内】
中景:未来婆婆(50 多岁)端出一碟枣子,金戒指在阳光下发亮。特写:她抚摸着手腕的玉镯,叹息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婆婆:(惋惜)可惜那支传家玉钗……
近镜头:我脱口而出:“是不是翠玉的,缀着四颗金豆子?” 婆婆的茶杯 “哐当” 落地。
【场景四:堂屋 - 夜 - 内】
中景:全家人围坐,我讲述梦中的婚礼。特写:婆婆的手指绞着围裙,脸色越来越白。
我:(回忆)掀了七张桌子,玉钗掉进石门槛缝里……
闪回镜头:
· 1980 年代的婚礼现场,梳发髻的妇人怒目圆睁
· 新娘子的红盖头被风吹落,露出惊恐的脸
· 玉钗在石缝中闪着绿光
特写:婆婆突然站起,膝盖撞翻了条凳。婆婆:(颤抖)快…… 撬石板!
【场景五:院门 - 夜 - 外】
中景:男友(25 岁)用撬棍撬动石板,火星四溅。特写:我的手指伸进石缝,摸到冰凉的玉质。
慢镜头:玉钗被取出,金豆子在手电光下闪闪发亮,上面还沾着三十年前的泥土。近镜头:婆婆捧着玉钗痛哭,泪水滴在钗头的缺口处。
婆婆:(哽咽)冤枉了她三十年……
空镜头:院门外的老槐树沙沙作响,像有人在低声叹息。配乐:女子的哼唱声再次响起,这次清晰可辨是《喜娘歌》。
【场景六:唐山废墟 - 1976 年 - 日 - 内】
中景:五叔(10 岁)被压在土墙下,瓦罐里的水晃出涟漪。特写:黑暗中伸出一只苍白的手,指向瓦罐。
女孩声音:(遥远)喝口水,等解放军来。
近镜头:五叔的手触到瓦罐,指尖传来刺骨的冰凉。画外音(五叔):后来他们说,那间房的女主人三年前就死了,可我知道,是她救了我。
【场景七:汶川救灾现场 - 2008 年 - 日 - 外】
远景:五叔(40 多岁)背着伤员奔跑,额头上的伤疤在阳光下发红。特写:他给孤儿递水时,孩子的手和当年黑暗中的那只一样苍白。
五叔:(对记者)好鬼都救人,何况是人?
空镜头:地震后的时钟停在 2 点 28 分,指针上挂着半片瓦罐碎片。配乐:童声合唱的《希望》渐起,与火车的轰隆声重叠。
画外音(我):有些善意能穿越生死,有些记忆能跨越时空。就像那支玉钗,终究会等到为它正名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