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莹的演讲片段结束,主厅的声浪渐歇。
姚静缓缓转过身,目光从刺眼的屏幕回到林雨墨脸上,那眼神里的沉寂如同千年深潭,却带着一丝最终决堤后的平静。
她沉默了几秒钟,长长的睫毛垂下,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再抬眼时,她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半小时后,我在学院咖啡角等你。”
燕平环境学院,一楼的咖啡角,绿植环绕,相对僻静。
姚静已经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清水。林雨墨在她对面坐下。
“我知道你为什么找我。”姚静开门见山,没有寒暄,目光直视林雨墨,“为了程莹。”
林雨墨没有否认,坦诚道:“是。我需要了解真实的她,尤其是……她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路径。”
姚静端起水杯,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没有立刻说话,目光似乎穿透了林雨墨,落在遥远的过去。
“我和她…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她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同宿舍,一起熬夜写论文,一起畅想未来要做真正改变世界的研究…那时的她,眼睛里是有光的,对知识有纯粹的渴望,也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
姚静顿了顿,语气变得艰涩:“后来…程莹父亲介入了她的学术方向,资源、平台、机会……都变得唾手可得。但她的课题、立场、甚至连说话的腔调…都必须迎合GRS期望的那个样子。绝对的、排他的、不容置疑的‘真理’代言人。”
说到这里,姚静的声音里充满痛惜:“我们争论过,我说她放弃了独立的思考,成了传声筒。她说我理想化、不懂现实政治的博弈…最后一次大吵后,我们彻底分道扬镳。”她苦笑了一下,“我和她,早就不在一条路上了。她……被重塑了。被权力,被资源,被那个庞大的机器。”
说完这些,姚静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老式的皮质钱包,动作缓慢地从夹层里抽出一张微微泛黄的拍立得照片,轻轻推到林雨墨面前。
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女孩灿烂的笑脸,背景是哥大著名的图书馆台阶。
左边是青涩的姚静,右边是同样年轻、笑容带着几分腼腆的程莹。
而在她们身后几步远的地方,一个穿着考究西装、面带矜持微笑的中年男人正被几位学者模样的人簇拥着...
照片下方边缘,一条被虚化但依稀可辨的红色横幅上,印着几个模糊却足以辨认的英文大字:
“GESF - Columbia University Sustainability Center Inauguration”
(GESF -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成立典礼)
照片右下角,还有一行手写的娟秀小字:“2016.4.12,新的开始?——静”
林雨墨有些疑惑地接过信封,入手略沉。“教授,这是…?”
“拿回去吧,”姚静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像一块投入深水的石子,“里面有你想找的东西……关于过去的钥匙,我留着它太久了。”她的嘴角弯起一个极其微小、却饱含了无尽苍凉的弧度。
说完,她不再看林雨墨,也不看那还在播放着其他内容的屏幕,拎着公文包,步伐略显沉重却又异常坚决地转身走远,高跟鞋敲击地砖的声音清脆而孤独,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消失。
林雨墨孤零零地坐在桌边,主厅的喧闹声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他捏着这张泛黄的拍立得,指尖微颤,照片上那些灿烂的笑容仿佛隔着一层迷雾。
一种寒意悄然爬上脊椎,林雨墨找到了一个入口,但那入口背后,究竟是通向真相的暗道,还是通往更深黑暗的深渊?
姚静决绝的背影和照片上那个陌生中年男人含笑的眼神,构成了诡异的张力。
调查,在这张充满青春笑靥的照片里,陡然坠入了更阴冷的迷雾。
下一步,该撬开哪块石砖?
林雨墨低头,那张照片微微发硬的质感,如同一个无声却沉重的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