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运的跌宕起伏间,儿子终于搭上了本地一所颇具质量的高中的末班车,恰似在高考这趟意义非凡的列车上争得了一个较为有利的位置,至此,义务教育这段旅程也算是画上了一个相对圆满的句点。
凝视着手中那根仿若舞动多年的指挥棒——为儿子成长操持的诸多心力,我内心五味杂陈,既感身心俱疲,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感——是时候将成长的主导权交予他了。
小学时期,远离中考与高考那硝烟弥漫、仿若战场的紧张氛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片相对广袤的自由发展天地。正因如此,家长们普遍倾向于“重艺轻文”,期望孩子能在艺术的润泽下有所专长。为了不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我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培养孩子特长的浩荡大军。鉴于众多同事的孩子都选择了学习乒乓球,再加上儿子初次接触时便展现出灵动的天赋,我便擅自做主,引领儿子踏上了这条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却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一路充斥着硝烟与泪水。
短暂的蜜月期过后,随着新鲜感的消逝以及训练量的日益递增,儿子逐渐萌生了退意。出于对“逃兵”可能遗留“后遗症”的忧虑,同时也顾忌同事们的闲言碎语,我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亲自挥舞起“大棒”,充当起“三陪”角色——陪学、陪练、陪赛。于是,球场上常常回荡着不和谐的音符。
每当目睹儿子贪玩而不专注于学球时,我便怒目圆睁,毫不留情地发出严厉警示;看到儿子叫苦喊累,动辄提出休战,我便不假思索、寸步不让地坚决反对;当看到儿子毫无斗志,屡屡被对手击败,我不禁摇头叹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儿子也并非易于之辈,先是与我针锋相对地展开“舌战”,继而以泪洗面般地发起“泪战”,最后甚至不顾一切地夺路狂奔,开启“罢战”模式。只要一站上球场,父子俩总会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不欢而散。
六年的小学生活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在我的“围追堵截”之下,儿子勉强坚持了下来,幸运地赢得了几次冠军,但与此同时,他对乒乓球也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小学刚毕业,他便毅然宣布“金盆洗手”,发誓从此告别这片“江湖”。
步入初中,人生的“第一考”如同一记重锤,瞬间让学习氛围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我顺应潮流,引领儿子走上了一条与小学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切以学业为核心。儿子在小学时的成绩犹如波澜不惊的湖面,始终徘徊在中游水平。
作为教师,我深信只要儿子肯发力,成绩提升并非难事。然而,“首战”的成绩却如同一颗巨石,让我原本平静的心瞬间悬了起来,不仅未见起色,反而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经过多方细致的“会诊”,我自认为找准了“病灶”——自觉性欠佳、意志薄弱、做事拖沓。于是,我和妻子分工协作,亲自出任儿子的“学习管家”。
为了助力儿子科学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我们绞尽脑汁制定了周密详尽的学习计划;为了确保计划能够严格执行,我们甘愿充当高级“伴读书童”;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再度捧起书本,匆忙“磨枪”上阵。我们满心期许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美好愿景,可现实却如同一盆盆冰冷刺骨的水,无情地浇灭我们心中燃烧的希望之火。
儿子的成绩仿佛被施了魔咒,始终难以取得突破。初一的时光转瞬即逝,悄然爬上头顶的几根白发,仿佛在宣告我们这两位“庸医”的努力并未达成预期效果。
为了治愈孩子学习上的顽疾,我们将希望寄托于“转院就医”。很快,本地的一所私立名校映入我们的眼帘,传闻它拥有起死回生、点石成金的神奇功效。
于是,我们不顾儿子的意愿,决心破釜沉舟,赌上一把。然而,儿子很快便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让我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武林高手”,原本“武功平平”的儿子一登场便方寸大乱,节节败退,迅速从“中等生”沦为“学渣”。巨大的落差如同一把利刃,彻底摧毁了他本就脆弱不堪的信心,再加上与同学相处并不融洽,他再次萌生出逃避的念头。
起初,在我们的软磨硬泡之下,他还勉强支撑着。但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儿子表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强硬态度。他为了向我们施压,几次故意玩起失踪,最后甚至放出狠话:如果我们再不让步,他可能会崩溃。面对儿子的最后通牒,我们无奈地“缴械投降”,但同时也与儿子“约法三章”——不准自暴自弃,要知耻而后勇。
进入初二下学期,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儿子一扫过去松松垮垮的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很快,便喜讯频传,他居然偶尔还能跻身前列。可正当我们为自己的“牺牲”暗自庆幸时,儿子的表现又一次让我们的心坠入了冰点。
进入初三的最后冲刺阶段,习惯为儿子包办一切的我们又一次“旧病复发”,通过关系将他送进了冲刺班,结果却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
由于儿子功底薄弱,抗压能力较差,在紧张的学习节奏和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他再次迷失了方向,成绩如同瀑布般急剧下滑。已然江郎才尽的我们,只能一边强颜欢笑地鼓励儿子,一边不断调低心理预期,尝试着接受现实。所幸儿子还算及时醒悟,寒假主动提出要请补习老师,临急抱佛脚。经过一番卧薪尝胆般的努力,成绩才渐渐有了起色,最终惊险地跨进了较为理想高中的大门。
庄子云:“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其实,父母的爱,更应体现在陪伴与指引上,而非紧紧掌控。
爱孩子,就要学会适时放手,让他们拥有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去饱经风雨的洗礼与磨砺,从而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精彩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