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学校里的礼拜天
春天的校园里,角角落落,能看到自由自在生长的各色小花儿,墙角边,大树下,零零星星的花儿,随意开放,也花团似锦,也姹紫嫣红,也芳香四溢。
登高远眺的向日葵,一步一叶一朵的步步高,金针花儿,太阳花儿,牵牛花儿,凌霄花儿,细细碎碎,像满天星,灿烂耀眼,惹得喜欢花朵的女生驻足观看,欣赏。这牵牛花儿,明明是牵了一棵树,为什么叫它“牵牛花”?
今天有兴站在墙边,目视着蓬勃的花花草草,竟勾起我在大山里,明晰的记忆:大山里的奇花异草,千奇百怪,至今有些花草叫不上名,但,却有着深深的记忆。
花盘形状,就千奇百怪,大致有分散形,收敛形。如向日葵,菊花,杏花,满天星等等,无论是圆盘式,或者是分散开来的,华蕊与花瓣并驾齐驱,招蜂引蝶。收敛形,则不同,花的底托长长的,把花朵送出老远,华蕊则深藏其中,保持着一份矜持。
飘飘洒洒的蝴蝶与蜜蜂,落在华蕊上,将柔软的舌头,一点一点蓄进华蕊,吮吸起花蜜,然后飘飘悠悠地把蜜带走了,小生灵,占尽了无限春光。
那些藏在深处的花蜜怎么办?也许,它只为一种生灵而生,是与之相匹配,相吻合的生灵,也许吧。
正看得出神,郭银杏与崔娇蕉喊:“郭银珍,你在这边发什么呆啊?过来,有事找你商量。”
我们三个人,习惯地走到榆树下,一个人靠上一个树干,这是我们经常依靠的姿势,我们三个人,也像这棵树,“铁三角”。
“蕉说要去大庆,看看那个她的他,”郭银杏呲牙笑着说,“她要带我们两个去玩玩,去不去?”“橙橙去不去?”“她回康金井了,她不去。”“人家相亲,咱们两个有点灯泡儿。”“相什么亲?他们两个是娃娃亲,早就定终身了,就是看看去。”崔娇蕉抬手打了我一巴掌,说:“就是想带你们出去玩玩,去不去?”
说走就走,我们一人背一个书包,就出发了。
火车到萨尔图站到达目的地,这是大庆油田的一角,松嫩平原上的油井与井架排列得像一条龙,抽油井的轰鸣声阵阵,地下“乌金”就是在这种设备下跑到地面上来的,现场景象一片壮观。好新鲜感。
“你们好!”崔娇蕉的那个他来接我们了。看着眼前人,中等个头,干净利落,再看一眼鼻子,嘴巴,一张脸,就是娇蕉她哥。
我与银杏耳语:“像哥俩,夫妻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缘分”
第二天,吃过早饭,娇蕉的那个他,带我们去大草原参观,途中得知:娇蕉男友,是转业军人,兵哥哥。目前是大庆油田卡车司机,李姓。
转了一圈后,李司机要教我们开车,我们欣欣然,这可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我跃跃欲试,坐在驾驶楼的那一刻,总想笑,心想:“哈哈,我郭司机,能在大庆油田,在大庆草原,风驰电掣开一回车吗?真飒!”
大庆油田,位于松嫩平原中部,是油田,也有草原部分,我们练习开车的地方,就是绿油油的大草原。
李教练在一旁作指导。我手握方向盘,却握不住方向。汽车不听话,想让它开往正前方,它不是左就是右,依仗大草原平坦,开阔,没有障碍物,只要能开跑,我们就高兴,“哈哈哈,”“嘻嘻嘻”,娇蕉以主人的身份招待我们,我与银杏轮番上阵,银杏更能“哈哈哈”笑。
坐在大庆油田的大卡车上,什么感觉?一位大庆油田司机的感觉,太神气了。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招待,一上午也没有学会开车,草原上却留下我们一串串欢声笑语。
“银珍,正想找你,明天礼拜天,咱们呼兰公园溜达一圈吧?”这是同乡理科班的沈希华姐姐在找我说话。“行,沈姐姐,听你的。”
沈橙橙,郭银杏,崔娇蕉,沈姐姐同班同学左秀娟儿,一行六人,在呼兰公园,边说边看,凉亭,骆驼园,百年仙人掌园,一一拜访,然后拍张合照,我几人到此一游,永久留念。
2
校园内,礼拜天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这是在朗诵会上,于天水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诵高尔基的作品《海燕》,那磁性的声音,那感情饱满的语调,慷慨激昂,字字句句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震撼。
班长说:“朗诵,是文字的第二次创作,是文字的灵魂舞台,是一种声音的力量,是用心灵体会文字的美好。”
喜欢朗诵的人都是有品味的人。我班的赵小桃,杨春风,也时常在班级朗诵会上,有声有色的表演,让思绪随着一字一句,抑扬顿挫的像浪花飘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孔子的经典语录)
晚自习,我刚刚到教室门口,一个清纯的微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她向我挥挥手打招呼。这,就是我的同桌—季苹。
季苹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一个小妹妹,她个头高挑,身材修长,一笑两个酒窝,人,机灵,善良,是我们班最标致的一个女同学,我们一直是最要好的姐妹,经常晚自习交流。
师范期间,同学们更多了成熟稳重,男同学绅士一样彬彬有礼,女同学都像大家闺秀,端庄大方,聪慧。
晚自习开始了,五十多个同学,举止温文尔雅,大家都默默学习,期间,有同学去水房打热水,彼此照应,互相捎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这是《劝学篇》里的第一篇文章,今晚的自习,我与季苹,重点学习,先默写,再背诵。
每当“卡壳”的时候,季苹就冥思苦想,后,一双明眸灵光乍现,我们对视一笑,继续学习。
“郭银珍”,“到”,班主任郑老师到教室巡视晚自习情况时,点了我的名。
“这把钥匙,是学校广播室的,以后,学校的广播室任务,你担起来吧,”班主任郑老师和颜悦色地递给我一把钥匙。
我先是一愣,伸手把钥匙接过来,点点头,说:“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完成任务的。”
首先,了解学校广播室的作用与意义:
1、通知各种信息,传达学校旨意,
2、课余时间,播放歌曲,为枯燥的校园生活调解气氛,
3、广播室是展示的平台,是同学心灵的寄托,可播放同学投来的稿件。
一天中午休息,我播放一支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歌曲,趴在二楼窗台,无意间看到一名男生,在小操场,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他大概是音乐班的同学。
他跳得是那么投入,舞姿那么优美,好一副青春模样,好一番校园景观。能在学习之余为同学服务,何其有幸。
秋季的一个礼拜天下午,大家在班里自习,“班长,着火了,快救火,”李中粮同学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聚了过去,不知道他耍什么名堂。
他手中拿着一个什么东西,举起来,“这是一片树叶,这边也是一片树叶”。班长不屑一顾,说:“扯什么呢?不就是个树叶吗?”
李中粮把枫叶交给班长,说:“你看看,便知。”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凑过去看看,“枫叶似我心,从看到你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便燃起熊熊烈火。”另一面:“思”。班长看到叶上有字,没发表什么言论。同学们接过来左看看右看看,“枫叶传情,不知道哪个女生给班长写的情书吧?”班长听了笑着说:“净扯,怎么没有亲手送给我呢?”
一个女生听了说:“那可不一定,说不定是哪个男生写给哪女生的,”大家胡猜胡疑起来。都成了推理专家。
“快看看,这个叶子上还有字”,大家神经兮兮的又看过来:“感谢你送给我的饭票,谢谢你温暖的关照,你的饭票是我在校期间最甜蜜的记忆……”落款:刘某林,大家争着抢着看,说:“这是写给谁的啊?”“这里这里—伊静静”,“哦,我看到了,有一回,伊静静递给他饭票了……”此时,大家的目光都聚在刘某林身上。
此时,伊静静没在教室,刘某林坐在教室里低头看书,若无其事。大家也都停止了议论。
在习习的秋风中,漫步在校园里,听着风吹树叶的飒飒声,望着随风飘舞的红蝶,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中。
“噗”的一声,一只红蝶落在了你的肩上,这是何等的“缘分”?
枝条上的枫叶,一声叹息,不想秋风无意,季节无眠,紧紧抓住枝条,独自凝望,除非,除非,等到你扬起的双手。
大家正在兴致勃勃的欣赏枫叶,班长走过来,同学们围过去,“班长,你站住,别动,一会儿——”大家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
果不其然,几秒时刻,一只美丽的红蝶,从高空飘飘悠悠下凡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班长肩上,大家一阵欢呼。同学们手里都捏着一枚枫叶,回教室作书签去了。
2025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