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慷慨陈词 义士救国
宰相孙成勋之所以当着武林豪杰的面,将皇家秘事公布出来,无非就是为皇帝洗白,让所有人知道,想要灭掉各门派的不是皇帝本人,而是包藏祸心的东洋人。
孙成勋心里想,可不能亡国啊,他还没享够荣华富贵呢,所以,他得拼命辅助各位正牌皇子保住江山社稷。
七皇子陈昊翀见自己已经暴露,心中十分恐慌,他是怕死之人,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逃跑。
于是,他趁众人不注意时,悄悄使用了东洋遁术,从众人眼皮子底下消失了。
先前效忠七皇子的将士得知真相,纷纷倒戈,站在了三皇子这边。
一场腥风血雨消停了,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
三皇子登上高台,慷慨陈词:“各位英雄好汉,我皇室遭此浩劫,是意外也是天谴。各位应该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朝廷中有贪官也有污吏,地方上有昏官也有地痞,这江山我们陈氏守了两百多年,在此期间,朝廷与江湖各派素有嫌隙,也是在所难免。但今日之祸,绝非仅是陈氏皇族的劫难,常言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倘若这江山社稷落入外邦之手,恐怕在场的各位都要沦为亡国奴。我陈昊书自小随师父行走江湖,深知江湖群雄最讲义气,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今日恳请各位助我皇室一臂之力,消灭外邦魔头,保我大昭江山!”
“消灭外魔,保我大昭!”人群中有人带头喊了一嗓子,随之群情激奋,齐齐高喊:“消灭外魔,保我大昭!”
那场面,极具感染力,就连看热闹的王效祖也蹦起来高喊口号。
看到三皇子得到众人的拥护,李中阳默默戴上面具,隐入人群,他知道,自己消失的太久,很多人已经记不得曾经的太子了。
孙成勋见状,对众人喊道:“事不宜迟,各位好汉,咱们杀回京都,救出皇上,重振大昭神威!”
陈昊书看到大哥落寞的背影,他追上去,宽慰道:“大哥,咱们一起去把父皇救出来,讲明当年的事情,父皇一定不会责怪你,他肯定会恢复你的太子身份。”
李中阳淡淡说道:“太子陈昊阳十年前就死了,现在,我是李中阳。”
即便李中阳知道当年父皇的荒唐之举都是黑田乱月唆使,但是他的心结太久了,没那么容易解开。
李中阳问陈昊书:“你此次回京,可去安国寺看望母后?”
陈昊书眉头紧皱,说道:“母后也被关进了皇陵。”
本不打算回京的李中阳闻听此言,颇为震惊,这下他不得不回京了,父皇可以不管,但是母后绝对不能不管。
来青蔓宫参赛的武林豪杰,除了受伤严重的留下就医外,其余尚有战斗力的人都跟着大部队前往京都。
王效祖一定要去的,因为这事关他的好朋友李中阳。
宋火火和陈淼淼当然也要去,因为据说他们的掌门也被关在皇陵中。
向来喜欢凑热闹的钱庚却突然不想凑热闹了,他对王效祖说,自己挂念野猪帮的那些孩子们,他要回安县。
李中阳得知钱庚要回安县,便让他给师父明空报个平安,同时让其将今日之事告知妹妹珠儿,让她跟魏林速速回京都跟众人会合,一起救人。
众人得知李中阳的真实身份后,反应各不同。
陈淼淼本来就对李中阳的身份有所怀疑,以为他是官宦子弟,没想到竟然是太子,她心中不免一阵窃喜,尤其是想到李中阳与刘慕云之间有了嫌隙,她觉得自己成为太子妃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以,一路上,陈淼淼跟在李中阳身后,贴心照应。可是李中阳却有些反感,他直言不讳:“陈姑娘对我的好,我自然会铭记在心,但是也仅限于此。你们沧澜谷为朝廷做的事情,我自会禀告皇上,论功行赏。”
陈淼淼又不是傻子,自然听得出弦外之音,也就是说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不可能成为太子妃。
但是她又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就算有一线希望,她都要争取。
宋火火埋怨王效祖:“你的结拜大哥是太子这事,你早就知道,对不对?为什么瞒着我?把我当外人啊?”
王效祖掰着手指数了半天,说道:“还有53天,你就是外人了。”
宋火火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你什么意思?什么53天?”
王效祖说道:“你说的,百日婚约,已经过了47天,再有53天,咱们的婚约就作废了。”
宋火火一时语塞,吭哧半天,嘟囔道:“若是我不同意和离呢?”
王效祖眉头一皱:“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不会想反悔吧?”
宋火火说道:“我是女子,又不是君子。”
王效祖有点慌了,问道:“你什么意思?你真的要反悔?那可不行,如果你不同意和离,我就去告官,说你逼婚!”
看着王效祖认真的表情,宋火火心里特别难受,但她假装无所谓,说道:“看把你吓得!我跟你开玩笑呢,我怎么可能赖上你这个瘦猴子,早知道你这么不待见我,当初还不如拉你大哥做夫君呢,现在我好歹也是太子妃。”
王效祖一听这话,来了劲头,说道:“其实当时比武的时候,我大哥是稳赢的,他故意掉下擂台,把机会让给我了。这样说来,你的夫君,本来就应该是我大哥,哈哈哈!你别急哈,我找机会跟他好好说说,也许他会娶你呢。”
宋火火气得鼻孔冒烟,指着王效祖娇嗔道:“你!你个榆木脑袋!我讨厌你!”
王效祖不以为然,做了一个鬼脸,说道:“你讨厌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知道。”
王效祖与宋火火的对话,断断续续飘进了李中阳耳中,他突然很羡慕这一对小冤家,他们可以尽情的打情骂俏,而自己与刘慕云却不能这般洒脱。
刘慕云怎么样了呢?她晕倒之后,被阿史煌扛走了,来到青蔓宫后山。
果然如阿史煌所料,这里没有人把守,但是想下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阿史煌找来布条将刘慕云捆在自己背上,然后施展轻功,沿着悬崖峭壁缓慢降落到山下。
在山下休整了一个时辰,刘慕云终于醒了。
可是,人虽然醒了,但是好像呆了,无论阿史煌说什么,她都没有反应。
刘慕云这个情况是精神遭受重大挫折后,选择性失忆了。很多事情她记得,唯独关于李中阳的那一部分记忆消失了。
这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措施,将与痛苦或创伤有关的记忆封闭起来,确保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阿史煌见刘慕云精神恍惚,似乎也猜到了一部分原因,他对刘慕云说:“刘神医,中土武林人心太复杂,不如随我回西域,远离这里的是是非非,觅得一处清净之地,好生休养。”
刘慕云皱眉思索半晌,她心里有个声音,迫切要逃离这里,至于为什么要逃离,她说不清楚。
最后,她听从了阿史煌的建议,去往西域。在途中,他们二人与李中阳一行人完美擦肩而过。
正所谓:
刀锋斩断旧时约,
此去江湖各西东。
雨打浮萍终是客,
风吹落叶总关情。
抬手难掩腮边泪,
忽来秋风薄衣寒。
若问重逢须几许?
长天雁字书无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