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是逃也似的穿过回廊,直到喧嚣的人声被彻底抛在身后。玉佛寺的后院,古木参天,绿意盎然,几株巨大的菩提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投下大片清凉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和泥土的湿润气息,远处隐约传来的悠扬钟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心间。
我找到一棵最古老、最安静的菩提树,在它虬结盘绕的树根旁,找了块平整的大青石坐下。后背倚靠着粗糙而温厚的树干,仿佛汲取到一丝支撑的力量。
终于,只有我一个人了。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随之而来的是排山倒海的疲惫和茫然。眼泪再也控制不住,无声地滚落下来,砸在紧攥的手背上,也砸在背包里那张冰冷的“十七”签上。
我把那张签掏出来,又掏出那张打印的攻略纸,还有钱包里那张小心翼翼的姻缘“中吉”签。三张纸摊开在膝头,像一幅讽刺的人生预言。
“中吉——机缘将至,贵人暗助,静候佳音。”
“下签——阻力重重,小人暗害,守成尚可,妄动招灾。”
还有那张,被我奉若圭臬、勾画得一丝不苟的行动指南。
多么割裂!多么可笑!
我到底在做什么?像一个走进考场的考生,不专注于解题本身,却迷信地按照一份“高分秘籍”的步骤,一步步操作,祈求考官直接给我满分?神明是考官吗?姻缘和工作,是可以用标准答案换来的分数吗?
虔诚?我回想着自己在观音殿、在增长天王像前的跪拜。那时的我,心里装的是什么?是纯粹的祈求美好,还是充满了“必须实现”的焦虑和“害怕落空”的恐惧?我默念的愿望清单,清晰具体得像一份商业合同,恨不得和神明签下对赌协议。
还有这份攻略……我低头看着那张被我揉皱又展平的纸。它像一根拐杖,支撑着我这个在现实泥潭里挣扎的人,走向寺庙这个精神高地。但它也像一个牢笼,把我困在了“操作正确就能换取结果”的功利逻辑里。我拜的是佛,求的却是自己欲望的即时满足。我烧的是香,升起的却是内心焦灼的烟雾。
“神明……不是许愿池里的投币机啊……” 一个声音在心底清晰无比地响起,带着醍醐灌顶的震颤。
那支“下签”,真的是末日宣判吗?还是……一种严厉的提醒?
我重新审视那张签文:“阻力重重”——不正是指出了我项目方案被驳回的根本?用户痛点挖掘不足,创意陈旧,这难道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阻力”?“小人暗害”——职场上,资源竞争、观点相左,是否被我过度解读为“暗害”?“守成尚可,妄动招灾”——是否在警告我,在没有找到真正问题根源、没有扎实新方案之前,盲目提交或激进冒险,只会招致更坏的结果?
而那张“中吉”的姻缘签,“静候佳音”并非让我躺平等待真命天子从天而降,而是提醒我放下焦虑,保持开放和耐心,在等待的同时,也要准备好自己,去迎接和把握那份“机缘”?那个撞到的摄影师陈默,他递来镜头盖时温和的眼神,那句简单的“你还好吗?”,算不算签文里预示的、擦肩而过的“贵人”或微小“机缘”?
菩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一声声低语。寺庙的钟声再次悠悠传来,仿佛敲散了心头的迷雾。
真正的祈福,是什么?
是借由这香烟、这跪拜、这宁静的场域,沉下心来,看清自己。看清我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是仅仅一份工作保住饭碗?还是事业上能有所建树、获得认可的价值感?是随便找个人结婚完成任务?还是渴望一份基于理解、尊重和爱的亲密关系?
是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工作下签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像一面镜子,照出项目的真实问题和我的潜在短板。我需要的是正视它,解决它,而不是祈求神明替我抹平障碍。
是寻求指引方向的智慧。签文是隐喻,是警钟,是提示牌,不是写死的剧本。它告诉我姻缘需要耐心和积极的心态,工作则需要更谨慎、更扎实的努力。
心诚则灵,灵的不是神明满足我的愿望清单,灵的是自己内心的澄澈、勇气和随之而来的行动。
想明白这一切,心口那块沉重的冰,仿佛被菩提树下的暖阳和清风吹化了。一种奇异的平静感,像温润的泉水,缓缓流淌过四肢百骸。那沉甸甸的焦虑和恐慌,被一种脚踏实地的力量感取代。
我拿起那张打印的攻略纸。曾经视若珍宝的“行动指南”,此刻再看,更像一份略显笨拙的“初心记录”。我把它轻轻折好,没有丢弃,而是塞回了背包,但不再是最重要的位置。然后,我小心翼翼地将那张“下签”签文,夹进了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本——不是当护身符,而是当警示牌,时刻提醒我“阻力”何在,需“谨慎”前行。至于那张“中吉”姻缘签,我把它留在了钱包里,提醒自己“静候佳音”,保持希望。
抬起头,透过菩提树茂密的枝叶,我看到一片清澈湛蓝的天空。阳光在叶隙间跳跃,像撒落的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