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 改革图强(13)
书名:小学校长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3550字 发布时间:2025-07-22

(三)打造名片

乐和镇中心小学恰似一座雄伟的灯塔,凭借其庞大的 “身姿” 傲然挺立在全市中小学校的浩瀚海洋之中。

然而,倘若没有独具特色的品牌,便如同徒具躯壳却缺失灵魂的巨人,仅仅是看似强壮,实则头脑简单的 “肌肉人” 罢了。

因此,如何雕琢出一张璀璨夺目的名片,让学校不仅拥有健硕的 “体魄”,更重要的是具备卓越超群的本领以及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已然成为摆在校长面前一项至关重要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首当其冲要全方位、无死角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国家与地方的课程扎实落地,切实做到五育并举,有力地推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维度实现全面且均衡的发展。

这是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必须毫无条件地严格遵循并坚决执行。

然而,在所有学校都秉持同一教育方针,开设相同课程,朝着同一目标笃定前行的办学进程中,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极易滋生蔓延。

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逐渐变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培养出的学生仿佛都出自同一个模子。

如此一来,义务教育本应如百花园般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绚烂景象便会黯然失色。

事实上,国家与社会的蓬勃发展需要形形色色、各具专长的各类人才。

既要有引领时代前沿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也要有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技能型人才;

既要有在体育艺术领域绽放光芒的特长型人才,也要有默默耕耘、夯实基础的朴实奠基型人才。

义务教育学校作为为孩子终身发展筑牢根基的摇篮,理应成为孕育各类人才的肥沃土壤。

故而,学校务必打造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依据地域特点、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精心塑造属于自己的亮丽品牌名片,方能在教育的浪潮中勇立潮头,闪耀出独一无二的光辉。

教学质量无疑是学校得以稳健发展的生命线,而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便是语数英、图音体等主要学科的教学成绩,其中语数英三科的学科成绩更是这条生命线的核心关键所在。

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强调不能单纯以考试分数、升学率、合格率以及成绩排名作为评判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并且通过减少学校分数排名的次数和缩小公开范围等方式,有意淡化考试成绩,旨在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学生的学习负担。

但作为学校管理者以及广大教师心里都清楚:虽然教学成绩绝非评价学校与教师的唯一标准,然而它无疑是一项举足轻重的重要指标。

不妨打个比方,学校和教师犹如辛勤耕耘的农民,让他们全然不顾及庄稼的产量,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又如同工厂里兢兢业业的工人,若不讲求生产量与工作效率,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其核心主业,学生若不重视成绩,这可能吗?家长会答应吗?未来高考又怎能顺利过关呢?

因此,我将教学质量视作学校必须坚守的首要坚固堡垒。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你这样的指导思想难道不是与国家的政策背道而驰吗?上级教育部门不是反复强调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坚决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吗?你的思想怎么还如此顽固守旧呢?小心你的 “领导之位” 岌岌可危。

的确,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是有一定道理的。甚至有些老师拿着相关政策找到我,诚恳地说道:“陈校长,您瞧瞧,教育部都已经出台文件要大力落实‘减负’工作了,明确不能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能再依据分数给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而且已经有意识地淡化分数和排名了。

那么,咱们学校也应当与时俱进,顺应这一时代大势,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精神指示,给我们教师也减减负、缓解缓解压力。

今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应当适量减少,测试、考试也应适当少搞一些,在评价考核教师时,分数、排名所占的比重也得降低才行呀。”

面对老师们这些善意且中肯的提醒,我满脸笑意,真诚地卖了个关子:“感谢你们的提醒!请大家放心,我绝对不会触碰‘政策红线’的。

作业量和考试次数肯定会有所下降,评价老师的指标也必然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我暂且保密,大家很快就会看到成效的。”

实际上,对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及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政策,我是由衷地举双手赞成的。

对于那种将分数、排名奉为评价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唯一指标的做法,我早已深恶痛绝。

回顾往昔,由于过度追逐分数这一单一指标,教师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饭碗、维护个人荣誉和面子,纷纷大搞应试教育。

许多教师把学生当作单纯的知识容器,在课堂上一味地推行填鸭式、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疯狂实施题海战术,大量挤占其他学科的宝贵时间,对学生进行长期的疲劳轰炸。

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展开密不透风的围追堵截,千方百计地榨干学生的最后一丝精力,这无疑完全破坏了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不仅教师们疲于奔命,内心怨声载道,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遭到了严重的摧残,致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学、退学的现象。

众多极具潜力的好苗子,就这样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被无情地埋没,本应是培育人才的伟大育人工程,却在不经意间沦为了戕害学生的 “毁人工程”。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呼声,改革应试教育已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上级部门为了切实减轻师生的学业负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详尽的文件及政策,并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措施。

然而,在这些政策真正落地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进而引发了各种思想认识以及具体做法上的严重混乱。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减负仅仅意味着简单地减少作业及考试的次数,于是便强烈要求学校在常规教学检查中大幅降低作业布置的次数,同时学校也要尽可能减少测验考试的频率。

不少学校由于迫于教师的压力,只能无奈满足教师的要求,结果虽然工作和学习表面上变得轻松了,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如自由落体般大幅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家长、社会以及教育部门的广泛不满。

有些学校积极响应减负的号召,尝试通过淡化分数排名,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方式来推进改革。

但最终不仅导致评价体系出现参差不齐、漏洞百出的状况,加剧了不公平现象,引发众人的强烈不满,而且还使得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遭受重创,出现大幅下滑的态势,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如同高台跳水般急剧下降。

有些学校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陷入了减负的深深迷惘之中:上级部门不是再三强调要坚决摒弃应试教育,淡化分数及排名吗?

那为何还要继续搞考试排名呢?为何还要用成绩这个看似无形却威力巨大的 “紧箍咒” 来束缚学校及师生的手脚呢?

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学科考试成绩稍有下滑本就是极为自然的现象。

可为什么上级部门还是死死抓住考试成绩不放呢?这究竟让我们该如何抉择呢?到底是减,还是不减呢?真可谓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这种混乱局面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对 “减负” 政策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所造成的一种误解。

不少学校及教师仅仅是从 “减负” 这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去理解,这无疑是典型的望文生义。事实上,“减负提质” 才是减负政策的终极目标。

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这怎么可能呢?

就好比体育运动员,你让他们少训练一天,他们的竞技水平能不受影响吗?

又如同书画比赛中的参赛选手,少画一天,他们的作品质量能不打折扣吗?

再比如军事比赛中的士兵,少训练一天,他们的战斗能力能不降低吗?

乍一听,这些质疑似乎很有道理,毕竟俗话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想要在任何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付出辛勤的汗水与心血确实是难以实现的。

但我们绝不能忽视科学的巨大力量。无论是运动员、书画家、歌唱家,还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士兵,除了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争分夺秒地刻苦训练,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无数的汗水之外,还必须注重讲究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否则,各个竞技项目想要不断突破极限、屡创新高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拿体育运动员来说,他们除了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之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先进训练仪器设备,诸如肌肉力量辅助设备、身体指标监测设备、速度及灵敏度训练设备等等。

这些科学仪器设备的合理运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此外,随着训练理念及方法的不断更新换代,那种单纯依靠拼时间、拼血汗的传统训练模式必将逐渐成为历史。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认识观念的与时俱进,将如同为体育竞技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助力更多的运动员创造新的辉煌,树立新的里程碑。

同样的道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网络教学平台等等。

这些科技手段的巧妙运用,将为我们实现 “减负提质” 的目标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换代,例如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双师课堂、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涌现,必将使课堂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

过去那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诸如拼题海战术、拼死记硬背、拼日以继夜苦学来换取成绩的做法,也必将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成为历史的遗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学校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