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同官设摊已难成
书名:扶“窑”直上 作者:苨妮 本章字数:3201字 发布时间:2025-07-22

项嬷嬷走后,苏沐瑶在躺椅上继续躺了一会儿,肚子填饱,人也休息好,心里越发安静,反而越容易想起顾言卿。


此时他肯定正在青云馆跟着柳博士学习课业,而她往后的每日只会与瓷土和炉火打交道。她的双手既不会写诗,也不会抚琴,虽会作画,也只会在用瓷土做成素坯上刻画罢了。


“为何还要想起他?应该早些明白,我与他本来自不同的家境,他又岂会喜欢上商贾之女?”


苏沐瑶不愿自己再想起不该想的人,迅速将思绪拉回,还是想想窑场的事,这才是她该实实在在面对的现实。


“不知黄伯伯今日有没有去找同官的知县大人?若去了,也不知事情可顺利?炉火已燃起,我也算安心,到明日才知烧制的结果,不如再去趟黄堡镇。”


苏沐瑶站起身,推开休息室的屋门,只是烧了最小的马蹄窑,熟悉的烟火气息已开始在窑场渐渐弥漫开来,若所有的炉火点燃,苏家窑场一定会恢复往日的繁荣。


她面带欣慰的笑容,刚刚因想起顾言卿而泛起的愁绪渐渐消散。她走向窑场大门口,楚儿正在那里跟张伯聊天。


两人瞧见姑娘走过来,不再继续说笑。


楚儿迎上前:“姑娘是要离开窑场吗?”


“暂时无需拉坯,我闲来无事,想去趟黄堡镇,你随我一起。”


“是。”


张伯走过来:“大姑娘放心去吧,顺子这会儿正在收拾耙池,傻子也按照吩咐守在窑炉旁,我们三人会看好窑场。大姑娘回去后给项嬷嬷说一声,晚饭不用送来,怪辛苦的。”


苏沐瑶根本不同意:“那怎么行?不能让你们三人饿着。”


张伯解释道:“窑场的灶棚我已收拾干净,造饭的家伙事儿都有,待会儿我给他们一人擀碗面吃。”


楚儿笑着凑近姑娘,小声说:“别听张伯瞎说,灶棚我去过,打扫得倒挺干净,什么食材都没有。炉火烧起,张伯嘴馋,想吃烤猪头。”


苏沐瑶恍然大悟,故意质问道:“原来张伯是想趁我不在偷吃?那好,我给项嬷嬷说一声,明日也不必送饭来。”


张伯虽知姑娘逗他,还是解释道:“炉火既燃起,我们也想讨个彩头,我和顺子商量,到马蹄窑上面的印窗上支个锅,烤猪头吃,以前也常这样,大东家从来不说,还派人给我买猪头呢?”


“怎么?嫌弃我不给你买猪头?”


“哪敢?苏家现在不容易,我哪会有这等心思?去年东家送我一款刻花双耳瓶,被一位亲戚瞧上,让我卖给他。嘿嘿,他出的价格挺高,我忍不住给卖了。一个猪头才五百文,我花得起,就当是大东家请我吃的。”


苏沐瑶看向楚儿。


楚儿会意,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拿出一块碎银,送入张伯手中:“今日的烤猪头,姑娘请了。”


张伯连忙推辞:“大姑娘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


苏沐瑶上前轻轻按住张伯的手:“拿着,就当是你们三人帮着庆贺炉火重启,我不能亲自参与,也该出些银子。”


张伯这才安心收下:“大姑娘如此说,我便拿着,替顺子和傻子谢过大姑娘。”


“是我要感谢你们,苏家此等境况,你们还愿意跟着我干,这份情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张伯竟然被感动,眼眶微红,不知该说些什么来表达内心涌动的情感。


苏沐瑶担心张伯再说些让她感动的话,迅速转过身离开窑场。


待大姑娘的身影消失在漆水河上的木桥中时,张伯才将碎银揣入怀,自语道:“大姑娘跟老东家一样都是心善之人,可为什么好人偏偏要遭遇不幸?那些个偷奸耍滑的奸商却挣得盆满钵满,逍遥快活?唉,这世道,人心不古啊!”


过了木桥,在漆河边上了马车后,苏沐瑶并未直接前往黄堡镇。虽说苏家与黄家关系不错,可毕竟是求人办事,不能次次空手而去,需先回家一趟。


在苏沐瑶的笄礼举行之前,她花了两个月的心思精心制作了一款倒流壶,是仿制父亲收藏的那款五代时期的提梁倒流壶而来,可惜父亲将贵重之物送给京城的贵人。


还好她仔细观察过那款倒流壶,它的每一处细节像刻在她的心里一般,依样做一款不在话下。


她亲自选泥、拉坯、刻花,除了晚上必须回家休息,其他时间她都陪陈师傅一起守在马蹄窑旁,为的就是笄礼那日送自己一款不俗的礼物。


倒流壶做好后,父亲只夸赶上他的手艺,还说起码值一百两银子。可在苏沐瑶的心里,它是无价的。她打算将它作为礼物送给黄伯伯,以表谢意。


回到苏宅,苏沐瑶直奔自己的闺房,小心翼翼地从柜中取出那件倒流壶,轻轻抚摸着壶身细腻的纹饰。


还真有些不舍,她狠狠心,让楚儿找来一个锦盒装好,正要再次出门,门外传来项嬷嬷的声音:“姑娘,黄监镇来了,正在前厅坐着跟夫人说话。”


甚好,省得亲自跑一趟。她吩咐楚儿抱好锦盒,跟着项嬷嬷来到前厅。


黄伯伯本来正与母亲说笑,看到她时不由眉头紧了起来,苏沐瑶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事情难以办成?


带着疑虑,她上前行礼:“黄伯伯安好。”


黄恪礼叹口气:“唉,沐瑶啊,伯伯没用,事儿没办成,你千万别怨我。”


苏沐瑶心中一沉,走到椅子跟前坐下,尽力掩饰失望:“为何?”


黄恪礼无奈道:“知县说苏家有戴罪之人,绝不允许在同官县的县城摆放摊位。一句话将我说得无言以对。不如就算了,别再想重开窑场之事,你爹留下的家当也够你们娘俩生活,何必要做为难自己的事?”


见女儿低头不言语,林婉茹也跟着劝道:“沐瑶,停手吧?同官知县都不乐意,何况华原县?你喜欢制作瓷器,没事了去窑场给自己做,当是打发时间,别再想重开窑场之事,也别想着把你做的瓷器卖出去。”


炉火已烧起,决不能就此罢手,苏沐瑶抬起头:“以前听父亲说起,黄伯伯跟华原县的知县大人也能说上话,还请黄伯伯看在与父亲多年的情谊,帮沐瑶到华原县府走一趟。”


黄恪礼为难道:“沐瑶啊,你娘刚才都说了,同官知县都不乐意,何况华原县?伯伯去了肯定会吃闭门羹,还是别再想了。”


苏沐瑶向楚儿示意。


楚儿将锦盒呈到黄恪礼面前,轻轻打开盒盖,露出那款精致的倒流壶。


黄恪礼眼中闪过惊艳之色,接着责备道:“你把黄伯伯看成什么人?以为我没收礼不会尽心帮你办事不成?”


林婉茹见女儿将她甚是宝贝之物拿出,便知女儿重开窑场之心已坚不可摧,只好在内心叹口气。


苏沐瑶解释道:“黄伯伯替我在外奔波,沐瑶感激不尽,礼物再重,也比不上两家情意深厚,您尽管收下,不必有任何顾忌。”


黄恪礼再次瞧一眼面前的倒流壶,赞道:“除了你父亲收藏的那款倒流壶,这是我在耀州见过的最好的一款,别家窑场也做过倒流壶,没有哪家能如你做得这般与真品无异。在你笄礼那日我见过一回,便难以忘怀。”


“黄伯伯既知它的价值,也应知它在沐瑶心中的地位,沐瑶既然愿意将它拱手送人,也足以证明重开窑场的决心,还请黄伯伯收下,再帮苏家一回。”


黄恪礼将锦盒的盖子盖好,沉吟片刻,终是缓缓点头:“罢了,你既如此坚决,伯伯再帮你跑一趟。这款倒流壶伯伯收下,并不是我想要它,而是打算将它送给华原县知县大人,或许能借此打动他,为你谋得一线生机。”


再次看到希望,苏沐瑶起身深深一礼:“多谢黄伯伯。”


黄恪礼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然后起身从楚儿手中接过锦盒:“行了,我也该走了,明日再为你跑一趟。”


将黄恪礼送至门外,林婉茹拉着女儿的手,进入屋内继续坐好,轻声叹道:“以前苏家好着时,知县大人上门求着苏家多开几家瓷器铺,现在倒好,只想设个摊位都如此困难。你答应娘,要是摊位设不了,就放弃吧?”


娘已说过支持她的话,现下又改变心意,不过是因为暂时遇到困难。往后遇到的困难恐怕还要多,若每次娘都动摇,苏沐瑶担心自己会坚持不下去。她想趁此机会将娘说服,也顺便说服自己。


“娘,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不能因为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我既然决定重开苏家窑场,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下去。若娘再因一遇到困难便劝我打退堂鼓,女儿便终身不嫁。”


女儿连终身不嫁都拿出来说,语气虽温柔,对林婉茹来讲却如同重锤击心。她现在最大的愿望便是女儿能嫁到好人家,过上安稳日子。


汴京已没有希望,她便将希望寄托在耀州,在沐瑶外出办事时已让项嬷嬷悄悄将媒婆请到家中,叮嘱她为女儿物色好人家。若女儿真的终身不嫁,那该如何是好?


林婉茹稳定情绪后,说道:“娘只是担心你,才说这类话,既如此,以后窑场的事你想怎样都随你。”


苏沐瑶一把抱住母亲:“娘,女儿谢谢您,只要有您支持,遇到再大的困难,女儿都不怕。”


林婉茹双眼不由一红,轻抚女儿的头发,心中仍有担忧:“你要是个男儿那该多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扶“窑”直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