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的灯光比实验室柔和许多,却更让人清醒。林雪的手掌还残留着那种奇异的震感,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嵌入骨髓的节奏——像钟表齿轮咬合时的微颤。她没去洗手,而是直接将掌心贴在终端扫描区,动作干脆得没有一丝犹豫。
陈浩抬起头,眼底泛着熬夜后的红血丝,但眼神亮得惊人。“就是这个频率。”他声音沙哑,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出残影,“刚才那段音频……它的底层加密波形,和你手上这东西完全匹配。”
秦烈站在投影墙前,没有回头。他的影子被灯光拉长,投在墙上一张加密通信节点图上,恰好盖住了一个标记为“灰隼物流”的红色坐标点。他只说了一个字:“解。”
陈浩没再废话,导入脉冲数据后,系统界面瞬间跳出一串滚动代码。空间芯片融合系统的提示音第一次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女声,而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蜂鸣——像是某种生物神经突触放电的模拟音。三分钟后,音频文件解锁,播放进度条开始缓缓推进。
第一段话就让空气凝固了。
“……‘新伊甸’计划进入第三阶段,目标区域已确认为北纬37°至42°带状集群。感染者意识锚定率提升至68%,隐性激活者反馈数据稳定,样本R-08表现优异。”
林雪的手指猛地攥紧,指节发白。她没看秦烈,也没说话,只是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仿佛要把那串数字刻进视网膜。
秦烈终于转身。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呼吸节奏都没乱,只是走到主控台前,按下录制键,把整段音频完整保存。他的动作很稳,稳到近乎冷酷。
“继续听。”他说。
接下来的内容更加清晰:一个低沉男声在讨论如何利用抗体分发过程筛选高敏感个体;另一个略带电子修饰的声音提到“意识投影矩阵”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全球部署;最后那段机械女声再次响起,轻柔却令人毛骨悚然:“样本R-08反应良好,请维持接触频率。”
录音结束。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见散热风扇的嗡鸣。张峰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门边,手里还拿着一把刚拆下来的电磁屏蔽器零件,却没有继续组装。他的脸绷得很紧,但眼神不是恐惧,而是愤怒前的空白。
秦烈关掉投影,转身时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他没有解释R-08是什么,也没有问谁泄露了信息。他知道现在说什么都多余。
“李薇今天晚上不会来指挥中心。”他开口,语气平静,“因为她已经知道我们会听到这段录音。”
林雪猛地抬头,“你怎么——”
“她昨晚贴在捕捉装置上的便签,不是为了标记设备。”秦烈打断她,“是为了让我们记住那个女孩的眼神。她早就怀疑,有人在观察我们怎么处理异常反应。”
陈浩的手指停在键盘上方,指尖微微发抖。他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他们不是偶然发现R-08,而是从一开始就在等我们找出这类人。”
“对。”秦烈走到桌前,拿起一份纸质地图——这是基地唯一保留的手绘物资分布图,因为从不联网。“他们布局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蚀智病毒泄露不是意外,是筛选程序的第一步。”
张峰终于动了,把零件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等他们下一步动作?”
秦烈没回答。他走到墙角的金属柜前,打开最底层抽屉,取出一个银灰色的小盒。那是空间芯片融合系统自动生成的“神经信号逆向追踪模块”,外形像个老式U盘,表面没有任何接口,只有一圈细密的蓝色光纹。
“今晚开始,所有外派小组暂停行动。”他把模块递给陈浩,“你用它接入上次截获的通信频段,逆向追踪信号源。我不需要具体位置,我要知道它经过了多少中转节点。”
陈浩接过模块,触手冰凉。他点头,没问风险。
秦烈又看向林雪,“你带两个人,去查上周所有接受过抗体注射的营地,重点排查那些‘情绪波动’或‘短暂失忆’的记录。别惊动他们,只收集数据。”
林雪点头,转身就要走。
“等等。”秦烈叫住她,从战术背心内侧口袋里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正是下午那个哨兵塞进衣兜、又被文书归档时误交给秦烈的便签。上面依旧是那两个字:“瞳孔收缩”。
他把它递给林雪,“带上这个。如果遇到类似情况,立刻隔离并标记。不要让他们接触任何人,包括其他幸存者。”
林雪接过纸,指尖擦过秦烈的手背。那一瞬,她感觉对方体温低得不像活人。
张峰终于忍不住,“秦烈,我们到底面对的是什么?”
秦烈沉默了几秒,目光落在地图上某个被红笔圈住的废弃科研基地——那是他重生前从未公开过的秘密项目点。
“不是组织。”他说,“是系统。”
话音未落,陈浩的终端突然发出一声短促警报。屏幕上原本平稳的波形猛地跳动起来,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一行小字快速滚动:
【检测到主动信号回溯 · 来源未知 · 频率匹配度98.7%】
秦烈一步跨到屏幕前,瞳孔微缩。
林雪已经冲到门口,手搭在门把手上。
张峰抓起工具箱,脚步沉重却坚定。
陈浩盯着那行字,喉结滚动了一下,低声说:“他们在听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