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魂归煤山(三)
书名:明末:从认怂开始 作者:白茶 本章字数:2126字 发布时间:2025-07-24

朱落看着他佝偻的背影,忽然做了一个决定。


“王伴伴,” 她叫住他,“你去浣衣局看看,有没有身家清白、识字的宫女?要那种家里遭过灾,被卖进宫的,最好是陕西、山西一带的。”


王承恩愣住了:“陛下要宫女做什么?”


“朕需要几个能替朕跑腿的人。” 


朱落的目光落在窗外,那里有几个宫女正低头扫地,动作小心翼翼。


太监都在魏忠贤的眼皮底下,只有她们,才不容易被察觉。这是她作为女性的直觉,在男权至上的宫廷里,宫女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的存在,可她们遍布各宫,最能听到真话。


而那些来自灾荒之地的女孩,更能理解民间疾苦,也更可能对造成这一切的阉党心怀怨恨。


王承恩虽不解,却还是躬身应道:“奴才这就去办。”


傍晚时分,王承恩带回了三个宫女。


为首的叫春桃,陕西米脂人,父亲是驿卒,被税监逼死,她才卖入宫中;另一个叫晚秋,山西人,识字,曾是小吏之女,因父亲弹劾阉党被罢官而没入宫中;还有一个叫云珠,江南人,心思活络,最擅长察言观色。


三个女孩跪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浑身都在发抖。


朱落看着她们单薄的背影,忽然想起自己做博士时,在档案馆里看到的那些记载明末女性悲惨命运的史料。她们是饥荒里被易子而食的口粮,是战乱中被掳掠的货物,是史书里连名字都留不下的注脚。


“抬起头来。” 朱落的声音放得很轻。


三个女孩怯生生地抬头,眼里满是恐惧。朱落从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穿越前的影子,对命运的无力,对强权的恐惧。


“朕知道你们的身世。” 朱落缓缓道,“朕也知道你们恨谁。”


春桃猛地一颤,眼泪瞬间涌了出来:“陛下……”


“朕给你们一个机会。” 朱落从袖中取出三枚小巧的银哨,放在案上,“春桃,你去打听各宫太监的动向,尤其是魏忠贤的心腹;晚秋,你去整理奏章里的灾情奏报,把那些被篡改过的数字标出来;云珠,你去结交皇后宫里的人,看看外戚们最近在做什么。”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个女孩震惊的脸:“做得好,朕保你们家人平安;若是泄露消息……” 她没有说下去,但语气里的寒意让三个女孩瞬间挺直了腰。


“奴婢万死不辞!” 春桃率先磕头,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她想起了被税监打死的父亲,想起了陕西老家饿死的弟弟。


晚秋和云珠也跟着磕头,眼里的恐惧渐渐被一种决绝取代。她们在深宫底层挣扎多年,第一次有人把她们当“人”看,还给了她们复仇的机会。


三个女孩退下后,王承恩忧心忡忡地说:“陛下,让宫女干这些事,太冒险了。若是被魏公公发现……”


“冒险?” 朱落拿起一枚银哨,放在唇边吹了一下,声音尖锐却短促,“比起坐以待毙,这点险,值得冒。”


她走到窗前,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紫禁城的角楼在暮色中沉默矗立,像一头苍老的巨兽。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场与历史的博弈,已经悄然开始。


晚膳时,她让御膳房做了陕西的酸汤面。


面端上来时,她却一口也吃不下。春桃刚才禀报,陕西巡抚的奏报被魏忠贤压了下来,真正的灾情比上报的严重十倍,延安府已经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王伴伴,” 她放下筷子,“你从内书房的预算里,再挪五千两,让春桃的人悄悄送到陕西,交给周宗建,就说是……皇后的私房钱。”


王承恩一惊:“陛下,内书房刚起步,经费本就紧张……”


“救人要紧。” 朱落打断他,“告诉周宗建,别硬碰硬,先把饥民安置好,其他的,等朕的消息。”


她知道这五千两救不了多少人,却能让周宗建明白,京城有人在关注着陕西,在关注着那些快要被遗忘的生命。


夜深了,朱落还在翻看晚秋整理的灾情奏报。


那些被篡改过的数字旁,晚秋用朱笔标注了真实的情况。“延安府,饿殍三万”被改成了“饥民数千”;“西安府,民变四起”被改成了“刁民滋事”。


她的指尖划过那些朱红色的字,仿佛能触到纸上凝结的鲜血。


现代教科书上冰冷的“明末农民起义”,在这里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在干旱和饥饿中挣扎、死去。


“必须快。” 她喃喃自语,“魏忠贤不能留,可也不能现在动。”


她需要时间,需要信息,需要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而现在,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用三个被忽视的宫女,编织出一张微小却坚韧的网。


窗外,月亮爬上中天,照亮了乾清宫的琉璃瓦。朱落拿起那份弹劾周宗建的奏折,在上面批了一行字:“周宗建巡抚江南有功,着加俸一级,继续清查税监。”


这道旨意,既是对魏忠贤的试探,也是对东林党的安抚。更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位新君,或许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掌控。


她放下朱笔,看着案上的银哨,忽然想起春桃说起陕西灾情时通红的眼睛。


那一刻,她不再是旁观者朱落,也不完全是崇祯帝朱由检。她是站在历史拐点上的人,带着两世的记忆和悲悯,必须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烛火跳动,将朱落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忽明忽暗。


她重新拿起那道弹劾周宗建的奏折,指尖在 “结交匪类” 四字上反复摩挲 ,这分明是魏忠贤欲加之罪的惯用伎俩。


忽然,她想起晚秋整理的另一份密报:周宗建在江南查税时,曾拘押过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的亲信。


“原来如此。” 朱落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清明。


这场弹劾,根本不是针对周宗建,而是魏忠贤在试探新君对其家族势力的容忍底线。她提笔蘸墨,在奏折边缘添了一行小字:“魏良卿协理江南盐务期间,着刑部核查账目。”


这行字看似轻描淡写,却像一把软刀,既未直接与魏忠贤为敌,又敲打了其党羽。放下笔时,她手腕微颤 。 


这是她第一次在朝堂博弈中落子,每一笔都连着无数人的生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明末:从认怂开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