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一次一起散步
书名:爱了,那就是真爱…… 作者:烛龙吻光 本章字数:4682字 发布时间:2025-09-03

夏日的燥热随着暑假尾声渐渐褪去,但夜晚并未真正宁静。聒噪的知了与低鸣的蛐蛐在暗处编织着夏末最后的喧嚣。九月一日开学在即,父母们心头交织着复杂情绪——既盼着“小神兽”们归笼,重返汲取知识的沃土,融入同龄人的喧闹,朝着未来扬帆起航,又带着一丝对无忧无虑假期时光的眷恋。

祝伟和董玲也不例外。明天,祝韶明和祝韶华这对龙凤胎就要正式踏入小学的门槛了。夫妻俩为他们精心挑选了心仪的学校,此刻,心中满是对孩子们崭新校园生活的憧憬,想象着他们背着书包、神气活现走进校门的模样。

祝韶明继承了父亲的轮廓,浓眉大眼,透着一股男孩特有的活泼与洒脱,鼻梁虽不算特别高挺,但红扑扑、健康饱满的脸颊洋溢着勃勃生机。妹妹祝韶华则更像母亲,弯弯的柳叶眉下,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只需滴溜溜一转,那些古灵精怪的小主意便已成形。这对兄妹自小一起上幼儿园,在家是争抢玩具、争夺父母关注的“小霸王”,在外却瞬间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一致对外。朝夕相处让他们熟悉彼此每一个习惯和眼神,这份默契只有在共同“御敌”时才显得格外珍贵。

幼儿园隆重的毕业典礼上,祝伟和董玲难得地同框出现。当胡老师将孩子们穿着小小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的照片,以及兄妹俩亲昵的合影发送给董玲时,她难掩激动,立刻将手机屏幕转向祝伟。照片上,儿子英气初显,女儿娇俏可人,在父母的羽翼下悄然成长。祝伟凝视着照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嘴角不由自主地绽开灿烂的笑容,那是对生命延续最朴素的满足。

董玲指着照片中女儿微红的眼眶,语气带着温柔的调侃:“祝伟,你瞧,到底是女孩子,心思细腻,韶华还掉金豆豆了呢。韶明倒好,就知道傻乐呵。”她的话里藏着不易察觉的试探,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期待能激起丈夫心底关于家庭温情的涟漪。她多么希望,时光能倒流,回到新婚燕尔时那份纯粹的甜蜜。她习惯了用高情商的方式表达,将期盼包裹在看似寻常的对话里。只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与压力中,祝伟的心是否还能接收到这委婉的信号?或许,人生的轨迹真的由性格铺就,而此刻,两人都困在各自磨砺出的性格迷宫里。

“韶华是感性些。不过,都长大了啊,一转眼就是小学生了。”祝伟的语气带着感慨,目光却似乎透过照片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是啊,真快,”董玲顺势接话,声音里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悠长,“我们结婚都十一年了,连那所谓的‘十年之痒’都熬过来了。”

这声感叹像一把无形的钥匙,瞬间打开了祝伟记忆的闸门。思绪不受控制地飘回到三年前那个春日的清晨——他第一次遇见龚艺韦。那个在他心中占据着独一无二位置的女人。他并非没有过其他露水情缘,但龚艺韦不同。她从不追问他的家庭琐事,从不探究他如何周旋于不同的关系之间,这份“知性”的边界感,恰恰给了他最渴望的自由和空间。她给予的爱,是纯粹的吸引和激情,带着一种不索取未来的宽容,却又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朦胧的、危险的期待。董玲那句“十一年”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沉浸在温柔乡的泡沫,笑容僵在脸上,心头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他曾试探着问艺韦:“你想过离婚吗?”答案总是斩钉截铁的否定。艺韦的坚决,像一道坚固的堤坝,既让他感到安全(不用担心失控),又让他感到挫败(无法完全拥有)。

祝伟的思绪沉溺在过往的片段里。艺韦吃到美味的点心,看到有趣的玩意儿,总会第一时间分享给他。这份分享是甜蜜的,却也带着一丝微妙的隔阂。他多么渴望听到她说:“这个带回去给你家两个宝贝尝尝/玩玩吧。”仿佛只要她主动接纳他的孩子,就能为他摇摆不定的心指明一条通往未来的路。然而,艺韦的边界清晰得近乎冷酷——她的分享,对象只有他祝伟本人。至于他如何处理这份心意,是他的自由,与她无关。这份“纯粹”的爱,此刻在董玲的感叹面前,显得格外自私和虚幻。

反观他自己,每次送艺韦礼物,总会体贴地为她和她的儿子张思诚各备一份,小心翼翼地想要融入她生活的版图,渴望在她最核心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想到这里,祝伟感到一阵深重的迷惘。妻子的声音像钝刀子割肉,他下意识地低喃,如同梦呓:“十一年……恍如隔世。”这声叹息,既是对流逝时光的感慨,更像是对自己情感泥沼的无力叹息。

晚饭后,仔细检查好孩子们明日开学的书包文具,见时间尚早,祝伟和董玲便带着一双儿女去附近的公园散步,顺便消耗掉孩子们过剩的精力,以便回来洗漱安睡。夏末秋初的蚊子依旧凶猛,临出门前,一家四口仔细地在裸露的皮肤上喷了花露水,清冽的香气里带着一丝防护的意味。

晚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散了白天的闷热。一家人沿着林荫道漫步,玩起了成语接龙。孩子们稚嫩的词汇常引得父母开怀大笑,无论是否真是成语,那份童真的乐趣就是此刻最美的语言。走到公园的健身器材区,韶明和韶华一眼就相中了那对并排的秋千,雀跃着奔过去。

“爸爸!妈妈!快来推我呀!”兄妹俩异口同声地喊着,清脆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响亮。

“来啦!”董玲和祝伟笑着应声,各自走到孩子身后。

秋千在父母有力的推送下越荡越高,晚风拂过孩子们兴奋的脸庞,仿佛要把笑声送上云霄。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童话故事,把自己想象成遨游天际的精灵。

“哇!好高呀!我要飞到外太空啦!爸爸,再高点!再高点!”韶华兴奋地尖叫着,小手紧紧攥着秋千绳。

祝伟看着女儿飞扬的裙角和纯粹的笑容,心头一软,宠溺地应道:“好嘞!抓紧喽,外太空之旅加速!”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用更大的力气将秋千推向更高处。就在他抬头蓄力的瞬间,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定格在远处跑道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上。

是龚艺韦。

她穿着一身利落的紧身运动服,长发随意披散,随着跑动的节奏微微起伏。这与祝伟平时在上下班接送点看到的那个妆容精致、气质干练的职业女性龚艺韦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卸下了职场的外壳,显得格外清新、活力,甚至带着一种久违的青春气息。她身旁,一个身高已经超过她的少年——她的儿子张思诚——正与她并肩奔跑。祝伟听她提过,除了生理期,她几乎风雨无阻地陪儿子跑步。这份坚持,透着她骨子里的坚韧。

龚艺韦和张思诚已经跑了两圈,她的气息明显有些急促。她侧过头,对儿子说:“思诚,妈妈有点累了,想在这儿活动活动筋骨。你还跑吗?”

儿子体贴地放慢脚步:“妈妈,我还不累。要不我陪您练会儿,您一个人多没意思。”

“行啊,宝贝,”龚艺韦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我懂事的儿子!”

母子俩边说边朝健身区深处走来,龚艺韦的目光扫过场地,寻找空闲的器械。就在这时,她的视线毫无防备地撞上了秋千旁那个正奋力推着女儿的身影——祝伟。他脸上的笑容是那样舒展、温暖,带着一种近乎刺眼的、属于家庭圆满的幸福。艺韦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酸涩,随即又被一种近乎自虐的释然取代。她希望他过得好,从未想过真正拆散他的家庭。在日常那些含蓄而谨慎的交流中,她早已敏锐地捕捉到祝伟那份想要更进一步的迫切。而她每一次,都用最清晰、最决绝的态度,将那扇门牢牢关上。

脚步没有停顿。龚艺韦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换上一种面对邻居或普通朋友的、恰到好处的平静,迎着祝伟一家走了过去。她的步伐从容而大方,带着39岁女性特有的沉静气场,那份在祝伟面前才会流露的温柔与缱绻,此刻被完美地收敛在岁月赋予的淡然之下。

“祝伟,这么巧,你们也出来散步了?”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带着自然的熟稔,目光礼貌地扫过董玲和两个孩子。

“是啊,”祝伟应道,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他指了指秋千上的孩子,“刚来一会儿,小家伙们非要玩这个。”他看到了她跑步,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在这里停下来。

董玲正推着儿子,脸上的笑意还未完全散去。她认出了眼前这个女人——上次偶然碰面时那个气质不俗的邻居。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意悄然爬上心头,但她面上维持着得体的客气,微笑道:“是啊,好巧。你们也来锻炼?这是您儿子吧?上次见好像还没这么高,小伙子长得真快。”她刻意点出“上次见过”和“儿子长高”,目光带着一种主妇特有的、不动声色的审视。

龚艺韦微微一怔,显然没料到董玲会记得她,甚至留意到思诚的身高变化。这份关注让她心头掠过一丝警惕和不适,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祝伟连忙提醒还在秋千上晃悠的儿女:“韶明,韶华,快跟阿姨和哥哥问好!”

两个小家伙被父亲的声音拉回现实,好奇地打量着来人,脆生生地喊道:“阿姨好!哥哥好!”

思诚和母亲几乎同时回应,带着对孩童的友善:“弟弟/妹妹好!”(思诚),“宝贝们好!”(艺韦)。

这意想不到的、毫无预约的相遇,距离近得令人心惊。祝伟曾无数次幻想过两家能“自然”地走近,却未曾想是在这样微妙的氛围下。刚刚简单的几句寒暄,非但没有拉近距离,反而像在彼此之间无声地划下了一道无形的鸿沟。

就在这时,韶明的注意力被思诚T恤上的图案吸引了——那是一个骑着飞天扫帚的哈利·波特。“哥哥!”韶明指着思诚的胸口,天真地问,“你衣服上那个魔法扫帚呢?它飞走了吗?”他以为那扫帚是真的,可以随时飞出来。

思诚低头看了看自己的T恤,瞬间明白了弟弟的误会,童心也被勾了起来。他故意露出一点“懊恼”的表情,煞有介事地说:“哎呀!刚才跑步的时候跑得太快,不小心把它弄丢了!你能陪我一起去找找吗?”

“啊?丢了?”韶明信以为真,小脸上满是焦急,“那得快去找!被别人捡走就糟啦!”他立刻从还在晃悠的秋千上跳下来。

“走!”思诚笑着伸出手。

看着两个男孩认真的模样,三个大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被这份纯粹的童真暂时驱散了空气中的微妙。韶华见哥哥跟着新认识的“大哥哥”跑了,也急急地让爸爸停下秋千,迈开小腿追了上去:“等等我!我也去找魔法扫帚!”

三个孩子,大的带着小的,小的追着大的,沿着跑道边笑闹着、张望着,进行着一场寻找“丢失魔法扫帚”的奇妙探险。他们的身影在渐浓的暮色和路灯初亮的光晕中,显得格外生动活泼。

原地,只剩下三个心思各异的成年人。

祝伟、董玲、龚艺韦,就这样并排站在了跑道边的树影下。没有预先的剧本,没有合适的距离,只有一种被命运强行安排的、令人窒息的“并肩”。公园里的背景音——孩子们的嬉闹声、远处广场舞的隐约旋律、持续的虫鸣——此刻仿佛都退得很远,只剩下三人之间沉默流淌的、无声的暗涌。

祝伟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艺韦的侧影,她额角细密的汗珠在路灯下闪着微光,运动后的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比平时更添几分活力。他想起她分享跑步趣事时眉飞色舞的样子,想起她疲惫时靠在自己肩头的温顺……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董玲的视线则敏锐地在丈夫和那个女人之间快速扫过,丈夫那瞬间失神的凝视像一根细小的刺,扎进了她的眼底。她下意识地将身体向祝伟那边靠近了微不可察的一小步,仿佛在无声地宣示主权。龚艺韦则站得笔直,目视前方孩子们奔跑的方向,刻意保持着一种中立的姿态。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右侧的两道目光——一道带着复杂难言的眷恋与挣扎,一道带着审视与隐隐的敌意。她脸上维持着平静无波,只有微微抿紧的唇线,泄露了一丝内心的波澜。她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儿子思诚身上,看着他耐心地配合着两个小不点“寻宝”,那份温柔让她心头发软,也更坚定了内心的选择——她的世界,有思诚足矣。任何可能打破这份平衡、伤害到思诚的可能性,都必须被隔绝在外。祝伟的迷惘和渴望,董玲的警惕和不安,此刻在她心中都化作了需要保持距离的背景噪音。

沉默在蔓延。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启下一句对话,或者该聊些什么才不显得刻意或尴尬。公园里昏黄的路灯光线,将三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地上,纠缠又分离。晚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低语着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间烟火。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他们以这样奇特的方式,“一起”散步在这充满生活气息却又暗流涌动的夜色里。每一步,都像踩在无形的弦上,发出只有他们自己能听见的、沉重而复杂的回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