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灰在第81次循环的数学课上飞舞,像群被惊动的飞蛾。小满的指尖捏着那片最大的铁盒碎片,锈蚀的边缘在课本上压出浅痕,与第80章循环车斗的划痕质感完全一致——这是第81次循环的9点17分,距离17:03的倒计时还有7小时46分钟,第80章循环管道里的黑暗还在视网膜上残留,像块没擦干净的墨渍。十三枚硬币在笔袋里排列成沉默的算盘,其中三枚核心硬币贴着铅笔盒,温度比教室的空气高了半度,像三颗藏在塑料里的火星。
“又走神。”张昊的声音从斜后方传来,他的地质铲模型(上课不能带真的)在桌腿上轻轻敲击,频率与第80章循环管道的震动完全一致,“第80章循环差点被埋在工厂,你就敢在老班课上玩铁片?”他耳后的痣在阳光下红得发暗,与陈野课本上的污渍颜色完全一致。
小满没有回头,只是用“野”字币的边缘刮擦碎片上的“拆”字。金属摩擦的“沙沙”声与第80章循环拆除工厂的轰鸣形成诡异的反差,碎片的温度突然降至17℃,与第71章循环的安全阈值完全一致。“6.15拆。”她的声音带着笔尖划过草稿纸的轻响,“拆的不是盒子,是共振频率超过临界值的意识。”
讲台前的数学老师正在讲解函数图像,抛物线的轨迹在黑板上弯出优美的弧度,与第80章循环拼接的蝴蝶碎片轮廓完全一致。小满的目光落在陈野的背影上,他的肩膀比第80次循环垮得更厉害,按揉太阳穴的频率是每37秒一次,与第77章循环车斗划痕的角度形成残酷的呼应。
“看他课本。”张昊的纸条像只白鸟落在小满桌上,上面画着个简笔画:陈野的课本翻开着,某页边缘有块不规则的深色污渍,旁边标着“血?”。
小满的心脏猛地收缩,口袋里的硬币突然传来剧烈的震动,频率与陈野按揉太阳穴的节奏完全同步。她假装捡笔,视线快速扫过陈野的课桌——他的数学课本摊在第61页,正好是“二次函数与方程”的章节,右下角的污渍呈暗红色,边缘已经结痂,像块干涸的血迹,与第80章循环她指尖滴在碎片上的血珠形状完全一致。
“他快撑不住了。”小满的纸条回得飞快,笔尖划破纸张的力度与第80章循环地质铲撬车斗的力度完全一致,“第80章循环说27倍共振,他的身体就是共振容器。”
陈野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肩膀的起伏幅度比第80次循环大了1.7倍,与17圈螺旋的数字形成残酷的呼应。他用手背捂住嘴,放下时,小满清晰地看到他手背上新增的细小伤口,正在渗出极淡的血珠,与课本上的污渍颜色完全一致。
“陈野,你没事吧?”数学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顿了顿,白色的粉笔灰簌簌落下,“脸色这么差,去医务室躺会儿?”
陈野的声音带着刻意压抑的喘息,每个字都像从砂纸里挤出来的:“没事,老师。”他的指尖在课本第61页轻轻点了点,那里的抛物线顶点正好落在“6.15”这个日期可能对应的坐标上,“就是有点低血糖。”
小满的指尖捏紧那片铁盒碎片,“6.15拆”的刻字硌得掌心发疼。第81次循环的关键异常信号突然浮现:陈野的虚弱不是简单的能量透支,而是意识共振引发的物理损伤,课本上的血迹和手背上的伤口,都是两个“小野”意识碰撞产生的“溢出伤害”——这不是循环的副作用,是734项目最残酷的后遗症。
她悄悄将三枚核心硬币按“6-1-5”的顺序排列在碎片周围,桌面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震颤,频率与第79章循环午夜硬币的震动完全一致。碎片上的锈迹里渗出极淡的红光,与陈野手背上的血珠形成诡异的共鸣,像两条正在靠近的血管。
“是血液共振。”小满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要被老师的讲课声淹没,“他的血和铁盒碎片产生了反应,说明盒子里……”她突然顿住,不敢再想下去——如果时光胶囊的核心与血液有关,那“6.15拆”的指令就不仅仅是销毁物品,更是抹杀另一个“小野”存在的最后痕迹。
下课铃声响起时,陈野几乎是踉跄着冲出教室,步伐比第80次循环慢了2.3秒,像台电量耗尽的机器人。他经过小满座位时,口袋里传来金属碰撞的轻响,频率与第80章循环铁盒碎片的震动完全一致,课本被风吹得翻页,第61页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追吗?”张昊的地质铲模型已经塞进书包,眼神里的担忧比第80次循环更重,“他手背上的伤口,和第77章循环车斗里的划痕形状一致。”
小满摇摇头,目光死死锁住那片铁盒碎片。红光已经褪去,只剩下冰冷的铁锈,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某种残留的频率,与陈野离去的脚步声完全同步。“他在给我们留线索。”她的声音带着粉笔灰的干涩,“课本第61页,61对应‘六一’儿童节,接近6.15,抛物线顶点……是共振峰值的临界点。”
整个下午,陈野都没有回教室。阳光透过窗户在他空着的座位上投下移动的光斑,像块不断变换形状的拼图。小满的铁盒碎片在阳光下反复翻转,“6.15拆”的刻字被光线拉长,像把悬在头顶的刀。
午夜的钟声敲响时,小满的手机突然亮起,屏幕上没有乱码,只有一张自动弹出的照片——废弃工厂的渣土车歪斜地躺在瓦砾堆里,车斗的阴影里隐约能看到个蜷缩的人影,穿着蓝白校服,左眼下方有块模糊的光斑,与陈野的疤痕位置完全一致。照片下方有行小字,像是用血写的:“别让他撑到6.15”。
小满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第81次循环的循环外危机以最狰狞的方式降临——这张照片是谁发的?是734项目的残余势力?还是某个试图阻止循环的“修正者”?“别让他撑到6.15”——是警告他们阻止陈野,还是预言陈野根本撑不到那天?
她立刻拨打张昊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刺耳的电流声,频率与第79章循环午夜的硬币震动完全一致。“你也收到了?”张昊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人影……是陈野!我对比了校服袖口的磨损,和他现在穿的完全一致!”
小满的指尖划过照片里车斗的阴影,那里的轮廓与第80章循环他们找到碎片的位置完全重合。“是未来的画面。”她的声音带着屏幕的冷光,第81次循环的终极悬念终于露出獠牙:这张照片不是威胁,是预告——如果他们无法在6.15前找到完整的时光胶囊,陈野就会被埋在渣土车下,成为“6.15拆”指令的最后牺牲品。
手机屏幕突然自动暗下去,再亮起时,照片已经消失,只剩下通话记录里一个陌生的号码,末尾是“734”,与第72章循环“修正者734”的编号完全一致。
“是项目的清除指令。”张昊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清晰,电流声奇迹般地消失了,“我爸的旧文件里提过,734项目有个‘最终修正’方案,就是在6.15共振峰值时,销毁所有与双生子相关的存在,包括……陈野。”
小满的指尖捏着那片铁盒碎片,“6.15拆”的刻字突然变得滚烫,温度与第79章循环硬币的峰值完全一致。她终于明白陈野课本上的血迹意味着什么——不是虚弱的证明,是反抗的印记,是两个“小野”在意识层面发出的求救信号,而那片铁盒碎片,就是接收信号的天线。
窗外的月光突然变得惨白,照亮书桌前的十三枚硬币,它们在桌面上排列成的圆形突然旋转起来,像个微型的漩涡。三枚核心硬币的温度骤升至38.7℃,烫得小满赶紧抓起它们,掌心留下三个淡淡的红印,与陈野手背上的伤口形状完全一致。
“他在等我们。”小满的声音带着金属的颤音,第81次循环的所有线索突然在脑海里汇成血河:铁盒碎片的血迹共振、课本上的抛物线预警、午夜照片的死亡预告、734项目的清除指令……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6月15日不仅是共振峰值日,更是陈野的生死线,而他们手里的硬币和碎片,是唯一能改写预告的筹码。
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是张昊发来的定位:红光机械厂地窖入口。后面跟着一行字:“我找到我爸藏的734项目钥匙了,像三枚硬币拼起来的形状。”
小满握紧那片带着血温的铁盒碎片,将十三枚硬币塞进冲锋衣内袋,它们的温度透过布料传来,像十三颗紧贴心脏的星辰。第81章循环的午夜不是结束,是冲锋的号角——距离6月15日还有不到12小时,距离17:03还有不到17小时,他们必须在陈野被“拆”掉之前,找到时光胶囊的最后一块碎片,找到那个能让两个“小野”共存的方法。
她最后看了一眼陈野空着的座位,月光在那里投下的光斑像个未完成的句点。课本第61页的血迹在黑暗中泛着极淡的光,与铁盒碎片的红光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小满知道,那句“别让他撑到6.15”不是诅咒,是战书,是734项目逼他们亮出底牌的最后通牒。
而她的底牌,就是口袋里跳动的硬币,是掌心发烫的碎片,是那个跨越十年的约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让陈野撑到6月15日,撑到双蝶齐飞的那一刻。
楼道里的脚步声与心跳重叠,像支正在逼近战场的队伍。小满的影子在月光里被拉得很长,与照片里车斗里的人影形成诡异的重叠,但这次,她的手里握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