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星尘协议
真空舱的观察窗上凝结着细碎的霜花,像被谁撒了一把碾碎的星晶。七维探测仪的谐振腔悬浮在舱室中央,银灰色的磁力线在它周围编织成镂空的茧,蜂鸣声从内核溢出时,那些线条便跟着震颤,在舱壁投射出不断游动的光斑。陈砚的防辐射手套在控制杆上悬了三秒,指腹那枚七角星印记突然烫得惊人——这是共振之种在脉冲星核心发芽时,烙进她皮肤的永久标记,此刻正与腔壁镶嵌的星晶纹路产生奇妙的共鸣,让她指尖发麻。
“泽尔甘的神经信号同步率98.7%。”操作台前的锐螯突然嘶鸣一声,它的功勋螯肢(那道维度风暴留下的疤痕泛着荧光)在生物面板上划出三道绿色弧线。全息屏应声炸开绿色脉冲,泽尔甘虫族的神经信号被转化成可视化的数据流,十七条荧光绿的曲线在屏幕上相互缠绕,每条都对应着不同宇宙的空间曲率。
“第七谐波稳定在0.003误差值。”林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把银质星轨夹别回亚麻色长发间,金属卡扣碰撞的轻响混着循环系统的气流声,在密闭空间里格外清晰。陈砚转头时,正看见他耳骨上新添的星晶耳钉——那枚鸽子蛋大小的晶体泛着虹光,是用共振之种第一次落叶时的结晶打磨而成,七个切割面精准复刻了七角星的轮廓,在舱顶灯照射下,折射的光斑刚好落在他锁骨处。
“第三宇宙的曲线出现异常拐点。”林野俯身时,白大褂的下摆扫过控制台,带起一阵微弱的气流。他调出三维对比模型,十七条光带在全息屏上展开,其中代表第七、第九、第十三宇宙的光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他们的七维信号比我们早出现十七小时,但衰减速率快了2.3倍。”
光带弯折的瞬间迸发出刺目的白光,陈砚下意识眯起眼。视网膜残留的光斑里,第三宇宙的探测仪影像正缓缓清晰:那台仪器的谐振核心嵌着希洛斯星晶,七角星轮廓在脉冲星光下流转,比“拓界者”号的超导材料多出十三道能量折射面。“希洛斯的晶体结构有天然优势。”林野用激光笔点了点星晶分子模型,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在屏幕上旋转,“就像给麦克风装了十七层拾音膜,能捕捉到0.1赫兹的微弱震颤——他们的首席科学家莱娅告诉我,上周甚至监听到了量子蝶扇动翅膀的频率。”
锐螯的功勋螯肢突然从生物感应槽里弹起,绿色体液在槽壁的毛细管里画出蜿蜒的轨迹,顶端的微型虫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殖,每个新生的虫卵都闪烁着警示的红光。“警告!红巨星膨胀速率超过临界值!”警示灯转红的刹那,虫族特有的嘶鸣在舱内炸响,陈砚的通讯器瞬间涌入泽尔甘语的数据流——那些由螯肢摩擦声构成的语言,此刻被自动翻译系统转成猩红的文字:“恒星风的电磁脉冲正在撕裂信号通道,第七宇宙的泽尔甘母星已失联!”
全息屏上的第七宇宙光带突然剧烈抖动,像条濒死的蛇。当它彻底断裂时,真空舱的温度骤降三度,陈砚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她盯着那条化作星尘的光带,眼前浮现出第七宇宙泽尔甘母星的模样:红巨星的日珥如岩浆般吞噬着绿色的大陆,泽尔甘虫群正用体液浇筑最后的信号塔,螯肢碰撞声在恒星风中织成绝望的摩斯密码。“必须建立跨宇宙的中继站。”她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控制杆在掌心微微发烫,“就像在十七条断裂的钢丝间,重新拉起能承重的网桥。”
“波江座的空间锚定技术可以利用。”雾涡的气态身体突然分裂成十七团,每团都包裹着一颗微型脉冲星。M87星系的学者核心的等离子体球比平时亮了三倍,三百二十个气态漩涡在它周围形成旋转的星环,“在每个宇宙的文明之树第七主脉上,种上信号中继器。”其中一团漩涡突然展开成平面,露出内部编织的星尘网格,银线在黑暗中闪烁,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装星星的盒子。
网格亮起时,十七个宇宙的文明之树影像在全息屏上绽放。七角星形状的树干上,人类的DNA双螺旋与泽尔甘的基因链缠绕生长,希洛斯的晶体叶片间,量子蝶正扇动着彩虹色的翅膀。“中继器要扎根在主脉第七个分叉点。”雾涡的气流震颤化作清晰的语音,带着金属般的回响,“那里的维度张力最稳定,就像大树最粗壮的枝桠——波江座的古籍里,称它为‘星尘的膝盖’。”
“中继站模型已生成。”晶羽的透明胸腔里,水晶花正绽放第十七片花瓣,每片都刻着不同宇宙的硅基编码。这位硅基生命将十七根触须同时插入探测仪接口,三维投影突然在舱室中央亮起:中继站底座是泽尔甘的生物装甲,绿莹莹的外骨骼上布满能自动修复的荧光纹路;塔身镶嵌着希洛斯星晶,七角星轮廓在脉冲星光下流转着彩虹;顶端延伸出量子蝶翅膀状的接收器,翅尖的光斑每闪烁一次,周围的星图就重组一次。
“第三宇宙的先驱小组已经在调试图纸。”晶羽的触须末端凝结出硅晶体,落在舱板上发出风铃般的脆响。它透明的面部浮现出模拟的微笑纹路,“他们的泽尔甘盟友‘绿锋’进化出了空间浇筑能力——能把神经酶直接注入时空褶皱,让生物装甲在真空里快速成型。昨天同步通讯时,绿锋还展示了它新长出的空间感知螯肢,末端的晶簇能像雷达一样扫描虫洞轮廓。”
投影突然切换成施工现场:绿锋的螯肢在星空中划出绿色弧线,体液落地即化作中继站基座,希洛斯星晶模块像积木般自动嵌合,量子蝶翅膀状的接收器在完工瞬间扇动起来,惊起一群闪烁的星尘。
陈砚的掌心突然灼痛,七角星印记渗出银灰色的光粒。那些光粒在控制台上聚成流动的笔迹,是祖父特有的连笔字:“中继站的核心需要‘星尘协议’——用十七个文明的基因片段当密钥。”光粒突然重组,化作半透明的全息投影,协议书的封面上,人类的DNA序列与泽尔甘的基因链交织成完整的七角星,“当年我和波江座的凯尔博士就是靠这个,在维度风暴里保住了最后的探测器。”
“希洛斯的晶体谐振频率可以当加密算法。”林野突然摘下星晶耳钉,冰凉的晶体贴在他的指尖。当耳钉接触协议书签名栏的刹那,红光顺着纹路迅速蔓延,将希洛斯星晶的分子结构拓印在纸上。他调出十七组频率数值,在屏幕上排成钢琴键盘的形状:“440赫兹的‘标准音’是主键,其他频率组成和弦——就像用十七个音符,给信息谱上只有我们能听懂的旋律。”
“泽尔甘虫族的基因链已载入。”锐螯的绿色体液滴落在签名栏,瞬间化作螺旋状的基因图谱,它用螯肢轻轻敲击面板,“我们的神经酶变异序列可以作为第二层加密,只有经历过维度风暴的个体才能解码。”
“波江座的空间坐标已注入。”雾涡的气态身体分出一缕银雾,在纸上凝成闪烁的星图,“凯尔博士的量子坐标算法能定位每个宇宙的文明之树,误差不超过0.1光年。”
“硅基文明的记忆晶体数据已上传。”晶羽的触须轻轻一点,硅基编码如流水般填满空白处,“从蟹状星云的诞生到波江座遗迹的破译,所有数据都能作为验证信息。”
陈砚看着自己的手掌悬在签名栏上方,七角星印记的灼痛感越来越清晰。她深吸一口气,将掌心按在全息投影上——人类的基因序列从她的指尖涌出,与其他文明的编码交织成完整的七角星。十七个宇宙的签名在投影里同步显现的瞬间,真空舱外传来细微的破裂声,像谁打碎了星晶酒杯——那是文明之树的枝干生长时,突破维度壁垒的声响。
嫩芽在全息屏上冒头时,陈砚的视网膜泛起一层水光。那些银色的幼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枝展叶,星尘在枝头凝结成旋转的七角星,每个角尖都连着不同宇宙的信号塔。第三宇宙的中继站塔顶,祖父的身影正举着透明的酒杯,他洗得发白的科研制服在星光下格外醒目,波江座的凯尔博士站在他身边,银发间落满银灰色的光粒。
“他们成功了。”陈砚听见林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的星晶耳钉重新出现在耳骨上,只是此刻多了道银色的纹路,“以另一种形式,陪着我们完成未尽的旅程。”
“看,他们在向我们举杯。”陈砚指着塔顶的身影,祖父和凯尔博士的手掌在半空相击,身影随着碰撞的涟漪渐渐透明,最终化作网线上跳动的光粒。
探测仪的警报声突然刺破舱室的宁静,陈砚猛地回头。全息屏上的信号网正泛起诡异的涟漪,十七条光带在某个节点剧烈交汇,那里的信号强度突然飙升,像黑暗中被点燃的烽火台。七维空间的轮廓在数据洪流中缓缓显形——那不是教科书里描述的几何模型,而是由无数文明信号编织成的巨大生命体,每个脉冲都与440赫兹的“标准音”完美同步。
“它在呼吸。”陈砚的手指抚过控制台上的星尘,那些银灰色的颗粒突然跃起,在她掌心组成缩小的七维模型,“七维空间……是活的。”
警报声戛然而止的瞬间,所有的星尘同时静止。陈砚看着全息屏上的信号网突然亮起,十七个平行宇宙的探测仪数据在同一秒清零——不是故障,而是某种更深层的同步。当新的数据重新涌入时,屏幕中央跳出一行闪烁的绿色文字,由泽尔甘语、人类拼音和希洛斯晶体符号共同组成:
“欢迎来到第七维度。”
林野的星晶耳钉突然发出440赫兹的嗡鸣,与陈砚掌心的七角星印记产生共振。锐螯兴奋地用螯肢敲击舱壁,雾涡的气态身体旋转成银色的陀螺,晶羽的水晶花绽放出彩虹色的光芒——在这片突然变得温暖的真空舱里,他们知道,真正的探索,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