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别的地方兴什么规矩,反正我们这地方的风气实在糟糕。订婚、结婚简直是要人命的事——要是父母没个正式工作,又没做生意的头脑,家里有儿子就压根不是什么“军大衣”“小棉袄”,妥妥是颗随时能炸垮家的“大炸弹”。有钱人家自然没事,钱能扛住一切,可乡村里能有几个有钱人?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为什么非要办那伤神费脑的订婚宴?真心相爱,两家人简简单单、吃顿饭把婚事订下,难道不行吗?偏要搞得锣鼓喧天,把双方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叫来折腾。多少小人物本就泡在苦水里挣扎,日子再难也得硬撑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凭什么要为这排场浪费男方的血汗钱、耽误亲友的时间?结婚是两个人搭个新小家,犯得着闹得天下皆知、鸡飞狗跳吗?
我打心底不赞成这订婚宴,因为我就是个小人物,太懂挣钱的难。在我们这儿,订婚摆十桌是常事,一桌菜钱600,十桌就是6000;一桌两瓶酒,档次还不能太低,算下来每瓶300,光酒又得6000;再加上烟,45元一盒的中华,在场的男人人手一盒;更别说男方要给女方亲戚买的“礼包”,以前顶多给女方爸妈、爷奶、叔婶,现在倒好,姥娘姥爷、姨和舅舅一个都不能少,礼包里还得塞满好酒、好烟、好烧鸡。这哪是订婚,分明是往穷人心上插刀。
更别提那些压垮人的“大件”:县城里一套房少说70万,一辆车10万起;彩礼要分两场给,16万8加8万8是标配;金子价格飞涨,三金一钻都算低配,五金一钻动辄6万起;还有手机钱、“喊爹叫娘”的改口费,零零总总加起来,一个儿子结婚硬是要掏空近百万。这哪是嫁女儿,分明是在“卖女儿”!天价彩礼像座大山,压得多少家庭喘不过气,把婚姻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爱情在钱眼里被碾得粉碎。
花这么多真金白银娶进门的媳妇,哪还敢当“媳妇”待?有钱人家或许还能喘口气,没钱的就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整天提心吊胆怕媳妇跑了,只能像供祖宗一样捧着。毕竟媳妇要是走了,再娶一个?那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能攥紧一点是一点,可这日子过得有多憋屈,谁又看得见?
媒人费更是离谱,管你头婚二婚,只要订了婚,辛苦费张口就是一万,两个媒人分,一人五千;三个媒人就一万块钱掰三份。我没读过多少书,沾花圈谋生时,一天挣40块,你算算我得干多久才够孩子的媒人费?更别说那一百万的婚娶钱了,我不吃不喝干一辈子,恐怕都填不满这个坑!
有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把孩子养大就尽到义务了。可现实是,老子没本事,儿子就得遭罪。相亲时人家先看父母实力,“门当户对”传了这么久,到今天依旧,没钱没势,连给孩子找个对象都难如登天。
我认识一个女孩,人特别优秀,个子模样挑不出错,大学毕业还凭实力考上了正式工作,可找对象时就因为父母没正式工作,硬是被男方父母嫌弃了——男方父母有工作,就想给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要么女方父母有工作,要么家里做生意有钱。
我还认识一个男孩,头大如牛、体胖如熊,长相实在不敢恭维,就因为父母有钱,照样能娶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再往远处看,那些所谓的“祖孙恋”“父女恋”,多少是真爱情?不过是金钱搅乱了伦理,让本该纯粹的感情成了一场场交易。
天价彩礼、畸形婚俗,早就该改改了!它们像附在乡村肌体上的毒瘤,吞噬着普通人的幸福,把多少真情实感逼成了无奈和算计。结婚本是喜事,却被金钱和排场裹挟成了“劫难”,这样的风气再不改,毁掉的何止是一代人的生活,更是几代人的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