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如何评价北齐后主高纬
书名:在历史的角落: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北齐千秋几度春 本章字数:1546字 发布时间:2025-07-26

027.如何评价北齐后主高纬?

说高纬是北齐灭亡的最大责任人毫不过分。

不管怎么说,即使高纬之前做的事情再荒淫无道,面对当时的情况,换个正常人(例如他爹、他弟弟),基本是不可能把国家弄灭亡的。

那么就来逐个分析一下高纬在北齐亡国时的骚操作。

首先,平阳之战,不管高纬是怎么打的,他“弃军先还”这个举动就绝对没得洗。

十二月戊申,周武帝来救晋州,庚戌,战于城南, 我军大败。帝弃军先还。

然后,打了败仗逃回晋阳之后,不思重整残兵、击溃敌军,一心想着逃跑逃跑逃跑,甚至群臣给出正确做法之后他仍固执己见。

帝谓朝臣曰: “周师甚盛,若何?”群臣咸曰:“天命未改,一得一失,自古皆然。宜停百赋, 安慰朝野,收拾遗兵,背城死战,以存社稷。”帝意犹豫,欲向北朔州。乃留安德王延宗、广宁王孝珩等守晋阳。若晋阳不守,即欲奔突厥。群臣皆曰不可,帝不从其言。

他这顿骚操作直接导致三十多个北齐大臣失去希望,直接投了北周。注意,这些大臣投降北周,是在高纬拒绝留在晋阳进行抵抗之后,可以看作是被高纬赶走的。

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封辅相、慕容钟葵等宿卫近臣三十余人西奔周师。

安德王高延宗坚持留在晋阳抵抗,按常理推断,这时高纬就算自己不留在晋阳,也该表示一下鼓励、给点支持吧?但他偏不,不但不派出一点援兵,还说了一句蠢到极点的话: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得之。

后主谓近臣曰:“我宁使周得并州,不欲安德得之。”左右曰:“理然。”

即使北齐这个国家被灭,也不想让自己的亲戚得到,这时啥逻辑?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即使委屈自己的儿子,也不愿意对宗室开刀,就是怕江山被异姓夺取。

帝遣募人,重加官赏,虽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广宁王孝珩奏请出宫人及珍宝班赐将士,帝不悦。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带甲以处分,请帝亲劳,为帝撰辞,且曰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帝既出临众,将令之,不复记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将士莫不解体。

已经不想说啥了,就这行为,如果不是史料刻意抹黑高纬,那他这个国亡的就不冤。

再往后,又是不守邺城,直接奔青州,想要投靠前不久还在和北齐争夺淮南的南陈。这时候,就连他最为宠幸的恩幸们都已经不愿意为他效力了,穆提婆降周,高阿那肱也已经失望透顶,只有陆令萱一个人自杀。

高阿那肱召周军,约生致齐主。

光不守邺城这个行为,就已经足够愚蠢。即使已经被高纬的行为狠狠恶心了一顿,当时仍坚持在邺城抵抗北周的仍有鲜于世荣和慕容三藏。

周师将入邺,(鲜于世荣)除领军大将军、太子太傅,于城西拒战,败被擒,为周武所杀。
周师入邺也,齐后主失守东遁,委三藏等留守邺宫。齐之王公以下皆降,三藏犹率麾下抗拒周师。

而听闻情况危急,率军前往邺城勤王的将领,也大有人在。

周师将入邺,子晃率突骑数万赴援。至博陵,知邺城不守,诣冀州降。
周师将至邺,幽州行台潘子晃征黄龙兵,保宁率骁锐契丹、靺羯万余骑将赴救。至北平,知子晃已发蓟,又闻邺都不守,便归营。

“突骑数万”。“骁锐契丹、靺羯万余骑”。

这么好的资源被高纬白白浪费掉。

更有一些坚持抵抗的北齐将士,听闻邺城不守后失去复国希望,便向北周投降。

伏出军隔水相见,问至尊今在何处。阿那肱曰:"已被捉获,别路入关。"伏仰天大哭,率军入城,于厅事前北面哀号良久,然后降。
其杀身成仁者,有仪同叱干苟生,镇南兖州,周帝破邺,赦书至,苟生自缢死。
又有雷显和,晋州败后,为建州道行台左仆射。周帝使其子招焉,显和禁其子而不受。闻邺城败乃降。

综上所述,在北齐亡国的过程中,高纬凭借他十分愚蠢的行为直接将北齐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同时对北齐复国运动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再强调一遍,这里不讨论高纬平时的行为是否荒淫,也不涉及到高洋高演高湛所留下来的基本盘是否稳固。

仅仅凭借高纬在北齐灭亡时百分百错误的表现,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就算高纬是给北齐灭亡背锅的,那这个锅他背的也丝毫不冤。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