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北齐爵位制度史稿
书名:在历史的角落: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北齐千秋几度春 本章字数:7227字 发布时间:2025-07-26

031.北齐爵位制度史稿

来写一下北齐爵位制度的详细分析。(六千字长文,全是干货,建议收藏!)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叙述北齐爵位制度[1],但不够深入,这次来深挖一下北齐爵位的特殊性。

北齐爵位分开国爵和散爵两大赛道,层次分明,互不混淆。这一点直接继承自北魏,在魏收《魏书》中,开国爵被称为“封爵”,散爵则被写成“赐爵”,两者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但在《北齐书》中,因笔法混乱,所以较难判断所得爵位为散爵还是开国爵。

开国爵分王、郡公、县公、县侯、县子、县男、乡男,散爵则没有王和乡男这两个等级。无论是开国爵还是散爵,都是可以继承的,并且没有降爵。

士文性孤真,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在齐,袭封章武郡王,位领军将军。[2]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食邑的有无。开国爵有食邑,而散爵仅有俸禄。与北周一大批“邑万户”不同,北齐爵位制度中,即使是王爵通常也只有几千户的食邑,目前所见史料中,食邑最多的当为孝昭帝的太子高百年,高湛即位后封他为乐陵郡王,食邑二万户。

大宁初,封乐陵郡王,食邑二万户。[3]

开国爵的食邑通常不是固定的,但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开国郡公的食邑大致在1000户到5000户之间,县公为1000户到800户,县侯为1000户到500户,县伯则为500至400户,县子为400至300户,而开国县男和乡男的食邑数量则是固定的,县男为200户,乡男为100户。[4]

开国爵的封授也有一定的礼仪,这种礼仪象征着受封者对封地的所有权。但实际上,受封者并不能像汉代的诸侯一样直接占有封地,而是必须由皇帝派遣的郡守和县令管辖。受封者获得的封地,实际上只是他们食邑的所在地。[4]

诸王、三公、仪同、尚书令、五等开国、太妃、妃、公主恭拜册,轴一枚,长二尺,以白练衣之。……诸王、五等开国及乡男恭拜,以其封国所在,方取社坛方面土,包以白茅,内青箱中。函方五寸,以青涂饰,封授之,以为社。[5]

实际上,北齐受爵者收取食邑租税的方式也不同于前代。北齐国家设置的治理地方官员 ,只有郡守、县令,而没有《后职员令》中的内吏和相。这就是说 ,北齐国家已经取消专门管理实封爵封地的官员设置。[6]所以,这些受爵者不能自己收取租税,而必须由中央收取后再进行统一分配。

但是,北齐控制的区域并不包括整个中国,所以北齐分封的实封爵有些时候会分封到北齐的控制区外。根据《北齐书》等史料记载,东西魏时代有12人封地在西魏控制区,北周北齐对峙时期有2人的封地属于北周领土。[6]

“(裴让之)齐受禅 ,……以参掌仪注 ,封宁都县男。”[7]

宁都县在金州境内,而金州为北周实控,所以裴让之的封地实际上在北周控制区内。在北齐爵位制度中,封地与食邑直接相关联,封地在北齐统治区之外,就意味着无法获得自己封地内的食邑,以及食邑中的租税。针对这一点,北齐特地制定了“寄食”制度,即将受封者的封地与食邑分离,封地在北齐统治区之外,但食邑却在北齐统治区内。[6]

“(厍狄盛 )齐受禅 ,改封华阳县公。又除北朔州刺史 ,以华阳封邑在远 ,随例割并州之石艾县 、肆州之平寇县 、原平之马邑县各数十户 ,合二百户为其食 邑。”[8]

除此之外,尽管北齐没有降爵制度,但当时的君主会通过一些惯用伎俩来削弱受爵者的势力,其中最主要的一中方式就是改封。以韩晋明为例,他的父亲韩轨受封安德王,但韩晋明却被改封为东莱王。

齐受禅,封安德郡王。……子晋明嗣。天统中,改封东莱王。[9]

但改封也不仅仅是削弱受封者的方法。换一句话说,改封并不一定会在同级之间改封,也可以越级改封,例如将郡公改封为王爵。

广平公盛,神武从叔祖也。宽厚有长者风。神武起兵于信都,以盛为中军大都督,封广平郡公。……无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于魏尹。[10]

高盛死前的爵位为广平公,继承他爵位的高子瑗也应为广平公,但却通过改封的方式获得了平昌王的爵位。

别封可以算得上是北齐最独特的制度了。别封这一制度,源自北魏,同时期的北周也有部分使用,但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北齐。别封爵的根本目的是增加受封者的经济收入,并彰显对受封者的恩宠。而只有开国爵拥有食邑及租税,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散爵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由此可以推断出,北齐别封制度中,一般会要求开国爵和散爵均为实封爵位。通常情况下,别封爵的爵位是要低于本封爵位的[11],但也偶有例外。

迁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加安西将军,进封大夏县子,除通州刺史。显祖受礼,进号征西,别封显亲县伯。[12]

很明显,斛律羡的本封为大夏县子,而别封却为显亲县伯,其别封高于本封是无疑的。这个例子也能用于反驳一个观点,即有的观点认为,当一个人同时拥有多个爵位(实封开国爵)时,其中最高的爵位为本封爵。

别封爵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多者例如段韶,在获封平原郡王后,仍获取了怀州武德郡公、灵武县公、永昌郡公、广平郡公、乐陵郡公五个爵位,赵郡王高浚也有三个别封爵位。少的例如任城王,仅有一个别封爵位。[1]

别封爵位对于北齐的影响,主要就在于获得别封的人,数量极多,分布很广。随便举几个获得别封爵位的人。

世祖嘉其功,别封(段韶)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13]
显祖受礼,进号征西,别封(斛律羡)显亲县伯。[12]
天统三年,拜太保、并州刺史,别封(高湝)正平郡公。[14]
齐受禅,以有翼赞之功,别封(司马子如)须昌县公,寻除司空。[15]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获得别封的群体非常广泛,从功臣(段韶)、宗室(高湝)到文臣(司马子如)、勋贵(斛律羡),一应俱全。

这与我在原来文章里写道的一句话完美契合:

别封爵的封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那么,最后,关于别封,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别封爵是否可以世袭,另一个是别封爵是否随本封爵的变化而变化。这两个问题中,先来回答第二个。

张鹤泉教授在《论东魏北齐王爵的封授及元氏诸王的‘准例降爵’》一文中,认为:“北齐国家对受封王爵前已经获得别封的诸王,一般不再实行别封的措施。”根据张公的论述,我们可以推论出,授封王爵前所获得的别封爵位,仍然保留,不会因王爵的授予而消失。换句话说,别封爵位不受本爵的影响,不会因本爵的变化而变化。[1]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判断,别封爵位是不会受本爵的影响的,例如,直接封授王爵时,受封者原有的本封爵位消失,不会转化为别封爵位,但他原有的别封爵位不会受到影响。

第一个问题就有些难以回答了,我在之前的文章《北齐爵位制度浅析》中提出过一个观点:

按照一般说法,别封爵可以为受爵者增加经济来源,因此,别封爵与食干有一定相似之处。同时,别封爵也是不可世袭的。[1]

我的论据是,在我所能找到的所有史料中,我没有发现别封爵能够被继承的例子。但我在阅读中又有了一点新的发现,即别封爵可以通过下文要提到的【回授】的方式转封给自己的亲属,当然也包括继承爵位的后代。这个问题暂时没有公论,希望大家继续讨论吧。

同时,我要反对张鹤泉教授(吉林大学文史研究所教授、博导)的一个观点:

北齐国家对受封王爵前已经获得别封的诸王,一般不再实行别封的措施。[11]

举一个显著的反例,即段韶。

江淮帖然,民皆安辑。显祖嘉其功,诏赏吴口七十人,封平原郡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封灵武县公。天统三年,除左丞相,永昌郡公,食沧州干。……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13]

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段韶在获封王爵之后,又获得了五次别封爵位。而段韶在获封王爵之前,也因军功取得了别封爵位。当然,段韶乃是北齐的武力支柱之一,有这样的待遇并不奇怪。

段韶算得上是研究北齐爵位的一个绝佳切入口,一个很典型的案例。顺着段韶这条线理下去,我们就能找到北齐爵位制度中另一个常见现象:回授。

高祖入洛,论功封(段荣)姑臧县侯。[13]
(段韶)以军功封下洛县男。又从袭取夏州,擒斛律弥娥突,加龙骧将军、谏议大夫,累迁武卫将军。后恩赐父荣姑臧县侯,其下洛县男启让继母弟宁安。[13]
显祖受禅,别封朝陵县,又封霸城县,加位特进。启求归朝陵公,乞封继母梁氏为郡君。显祖嘉之,别以梁氏为安定郡君。又以霸城县侯让其继母弟孝言。[13]
韶第二子深,字德深。美容貌,宽谨有父风。天保中,受父封姑臧县公。[13]

这是出自《北齐书·段韶传》(及其父段荣、其子段深传)的四段文字,其中包含着复杂的爵位变化信息,一共是两条线。把这个捋顺了,回授制度也就差不多明白了。

先看第一条线,段韶的父亲段荣获得了【姑臧县侯】这一爵位,然后段韶自己因军功得到了【下洛县男】的爵位。段荣将姑臧县侯给了段韶,段韶则是把他的下洛县男回授给了弟弟段宁安。

这样,现在段韶手里的爵位是【姑臧县侯】。在段韶手里,姑臧县侯这个爵位升值了,升值成了【姑臧县公】,然后段韶又将这个爵位回授给了他儿子段深。[16]

第一条线到此结束。从这条线上,能发现,回授爵位时,可以在父子、兄弟之间回授,回授时爵位的等级和封地都没有发生变化。这里回授的爵位都属于本封爵,证实了本封爵可以回授。

再来看第二条线。段韶获得两个爵位,一个侯爵,一个公爵,都是别封爵位。段韶将这两个爵位分别回授给了自己的弟弟和母亲。

这条线包含的信息量同样巨大。首先,回授不仅仅可以回授本封爵,别封爵同样也可以进行回授。其次,回授不仅可以回授给男子,也同样可以回授给女子。男子之间回授时,爵位的等级、封地都不进行改变,而男子回授给女子爵位时,等级不变,但封地会发生改变。[17]

我为什么说,男子回授给女子爵位,爵位等级不变?应该都能看出来,段韶获封的爵位是公爵,但回授过去之后就变成了君爵。

但北齐并没有君爵这一爵位[1],君实际上等同于公爵[18],既有郡君也有县君,郡君就相当于郡公,县君就相当于县公。

在《北齐书》中,屡屡有人封君的记载出现。

腾以贾有子,正以为妻,诏封丹阳郡君。[19]

而且不仅仅是女子,在男性功臣中,也同样有封君的记录,所以可以判断出,君并非女子特有的爵位,而是某种爵位的别称。

封石城县开国伯,寻进爵为君。[20]
别封武安县开国君。[20]

而真正让我们可以判断,君爵到底是什么爵位的,是下面这段文字:

诸王置妾八人,郡君、侯置妾六人。[21]

郡君,在诸王和侯之间。在王侯之间者,唯有公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结论:君,相当于公。[1]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较为典型的回授记载,对我们也是有所裨益的。

(孙腾)复请以袁氏爵回授其女。[19]

从这句话可以推断,爵位是可以在女性之间回授的。顺着这条线往下捋下去,就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北齐可以受封爵位的不只有男子,还包含一些女性。[1]

之前我在一篇回答中说:

北齐,是一个妇女地位较高的朝代。[22]

这句话确实没有问题。目前,我在《北齐书》中发现的女性封爵案例,一共有有两条,都在上文提到过,一条是孙腾请求以其妻子的爵位回授给他女儿,一条是段韶将他的别封爵回授给继母。

《北齐爵位制度浅析》这篇文章中,我提到过这条观点:

女性也可以获得实封的爵位。[1]

就是根据段韶母亲获得实封爵位来推断的。

再来说一下北齐爵制中“追封”和“追赠”的区别。这两个词听起来很接近,但实际意味却天差地别。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追封得来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23],而追赠爵位不能世袭。[1]

以尉景为例。尉景被追封为长乐王后,其子尉粲袭爵。

寻追封景长乐王。粲袭爵。位司徒、太傅,薨。[24]

而追赠就不同了,追赠所得的爵位是不能世袭的,仅相当于获得爵位者的一项荣誉称号。

二年,重赠大司马、尚书令、武威王。长子韶嗣。[13]

又要抬出典型案例段韶了。段韶的父亲段荣被追封为武威王,但没有段韶袭爵的记载。段韶被封为平原郡王,是因为他自己的功勋,与父亲被追赠为王爵无关。

显祖嘉其功,诏赏吴口七十人,封平原郡王。[13]

在北齐爵位制度体系下,另一个独特的现象则是允许异姓王的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允许异姓王的存在,到了后期,甚至还出现了异姓王泛滥成灾的现象。[25]

又诏封功臣厙狄干为章武王,斛律金为咸阳王,贺拔仁为安定王,韩轨为安德王,可朱浑道元为扶风王,彭乐为陈留王,潘相乐为河东王。[26]

高洋刚上位,便慷慨地分封了七个异姓王。此后,段韶、尉景等人又先后封王。北齐对于王爵的分封毫不吝啬,甚至有很多哪怕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也不甚熟悉的人都受封为王爵,例如海昌王尉摽[27]和白水王侯莫陈相[28]。

还有很多异姓王没有被史书记载,或者史书上的记载很少并且残缺不全,例如史籍中记载非常少,但是挖掘的墓葬补充了大量生平内容的武安王,徐显秀。[29]

到了后期,异姓王又大量增加。

庶姓封王者百数,不复可纪。开府千余,仪同无数。领军一时二十,连判文书,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知谁也。[30]

当然,这句话或许有一定程度的黑高纬,但综合来看,也差不了多少。

在北齐,并不是所有爵位都没有控制封地的权力。其根本原因便是,在当时受封爵位的,除了本国臣子之外,还有一部分的外国君主。

高成:高丽王、辽东郡开国公、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
金真兴:新罗王、乐浪郡公、使持节、东夷校尉
余昌:百济王、带方郡公、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31]

这些臣服于北齐,但地方高度自治的藩王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除朝鲜半岛之外,还有高洋在位早期的梁王。

实际上,除了实封爵和虚封爵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爵位,仅封授过一次,并且是追赠,这个爵位就是大楚皇帝。[32]

帝使启太后,临哭十余声,便拥入殿。明年三月,葬于邺西,赠谥曰楚恭哀帝,以慰太后。有遗腹四男,生数月,皆幽死。以平阳王淹孙世俊嗣。[30]

追赠死去的兄弟为皇帝,也并不是仅此一例。但这个例子特殊就特殊在,第一,人是高纬自己杀的,但是却给人家追封,第二,李隆基追封哥哥好歹是用的本王朝国号,高纬这个稀奇古怪的大楚皇帝算是怎么回事?

高纬发明爵位也并不是仅此一次。在北齐快灭亡时,他将皇位给了任城王高湝,自己自号为无上皇,封自己的儿子高恒为守国天王。

其日,幼主禅位于大丞相、任城王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禅文及玺绂于瀛州,孝卿乃以之归周。又为任城王诏,尊太上皇为无上皇,幼主为守国天王。[30]

守国天王算是什么?王爵的一种?

说了这么多,却一直没提北齐的爵位如何获得,以及爵位是怎样继承的,下文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在北齐,获得爵位的方式无非就以下几种:军功,血缘,以及恩幸。

首先是军功,这一条是封爵最多的,只要获得战功就可以封爵,显例就是段韶,通过军功获得了一个王爵和一大堆别封,前文已经详细论述过,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二个血缘也分两种,一个是皇帝的亲戚,这个封爵是毫无疑问的。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先例。

又诏封宗室高岳为清河王,高隆之为平原王,高归彦为平秦王,高思宗为上洛王,高长弼为广武王,高普为武兴王,高子瑗为平昌王,高显国为襄乐王,高睿为赵郡王,高孝绪为脩城王。[26]

当然,除了宗室,外戚也可以获得封爵,甚至是王爵。

弟祖勋,显祖受禅,除秘书丞。及女为济南王妃,除侍中,封丹阳王。[33]
娄睿,字佛仁,武明皇后兄子也。……皇建初,封东安王。[33]

甚至就连高洋的名臣杨愔,都是凭借外戚这一条路封的王。

另一个就比较特殊了:除了宗室之外,立有大功的武将的亲戚也可以获得封爵。

韶病笃,诏封深济北王,以慰其意。[13]

当然了,能有这样的待遇的,恐怕也就只有段韶了。

第三条路子在北齐后期,尤其是后主高纬当政时期比较常见。

(穆提婆)宠遇弥隆,官爵不知纪极,遂至录尚书事,封城阳王。[34]
后主即位,累迁并省尚书左仆射,封(高阿那肱)淮阴王。[34]

然后再来说一下北齐爵位的继承。关于这一点,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一般情况下,由嫡长子继承爵位。若无嫡长子,则以庶长子继承,例如上党王高涣以庶长子继承爵位;若无子,则以同宗的族子过继后继承爵位,例如永安王高浚无子,以彭城王第二子嗣;特殊情况下,也可兄终弟及,例如西阳王徐之才即以其弟徐之范继承爵位。[1]

这里还需要补充一点,徐之范能够继承他兄长的爵位,主要是因为他和他哥哥徐之才都是一世名医,医术高超,而徐之才的几个儿子又都不学无术,所以才获得了特许。

这里只分析了北齐爵位,不太符合题目中“各个朝代”的条件,期待其他答主补充其他朝代的爵位制度。


参考

^abcdefghij山海创作:《北齐爵位制度浅析》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26281185690126214

^李百药:《北齐书·库狄干附子库狄世文传》中华书局1972年

^无名氏:《乐陵王高百年妃斛律氏墓志》1917年河北磁县武城附近出土

^ab张鹤泉:《东魏北齐开国爵别封考》许昌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魏征等:《隋书·礼仪志四》中华书局1973年

^abc张鹤泉:《东魏北齐实封爵食邑问题的考察》东岳论丛2018年第5期

^李百药:《北齐书·裴让之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厍狄盛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韩轨附子韩晋明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高盛传》中华书局1972年

^ab张鹤泉:《论东魏北齐王爵的封授及元氏诸王的‘准例降爵’》人文杂志2016年第6期

^ab李百药:《北齐书斛律金附子斛律羡传》中华书局1972年

^abcdefghi李百药:《北齐书·段荣附子段韶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高湝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司马子如传》中华书局1972年

^山海创作:《如何评价段韶》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2456780/answer/1929328929765843063

^山海创作:《如中国古代如果只有一个女儿 可以让女儿传袭爵位嘛》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385887/answer/1925158561631147391

^北齐书编辑:《北齐书·暴显传》校勘记,中华书局1972年

^ab李百药:《北齐书·孙腾传》中华书局1972年

^ab李百药:《北齐书·暴显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元孝友传》中华书局1972年

^山海创作:《北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9085503/answer/1927484449752343132

^张鹤泉:《关于东魏北齐王爵封授的影响因素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6期

^李百药:《北齐书·尉景传》中华书局1972年

^山海创作:《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善终的异姓王》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1762231/answer/1929321724819767652

^ab李百药:《北齐书·高洋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尉摽传》中华书局1972年

^李百药:《北齐书·侯莫陈相传》中华书局1972年

^云鹤:《评论<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善终的异姓王>》知乎文章【历史上有没有真正善终的异姓王】评论区2025年

^abc李百药:《北齐书·高纬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

^山海创作:《中国的皇帝贵族有像西方国王贵族的又长又多的头衔么》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956335/answer/1924859903903765978

^山海创作:《历史上有哪些看着很高级实际上没什么用处的官职》知乎专栏【在历史的角落】2025年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1936158365103608/answer/1930293831749837230

^ab李百药:《北齐书·外戚列传》中华书局1972年

^ab李百药:《北齐书·恩幸列传》中华书局1972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