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舱的呼吸机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像钟摆切割着凝固的时间。林雪的右手垂在床沿,指尖离地三寸,皮肤下那抹紫色已悄然隐去,仿佛从未流动。秦烈站在门框投下的斜影里,没有再向前一步。他刚才听见了那句话——“如果我是他们计划的一部分,你会停手吗?”——而他的沉默本身就是答案。
他转身离开,脚步落在金属走廊上,声音被吸音层吞噬,只余下脊椎传来的轻微震颤。主控室的门在他身后闭合,密封圈发出低沉的排气声。屏幕群依旧亮着,数据流如星河般滑过,但最中央的界面已被锁定,标注着【S级禁忌】的文件在加密区静静悬浮,像一颗未引爆的炸弹。
秦烈坐进指挥椅,椅背自动贴合他肩胛的弧度。他调出李薇私藏的“R-07_唤醒信号_残片”,放大那段0.5秒的波形。低频信号被拉长,显现出锯齿状的脉冲峰谷,与遗迹符文的几何频率完全重合。这不是巧合,也不是自然演化。这是一种编码,一种跨越生物与机械边界的指令语言。
他闭眼,脑海中浮现林雪划出符文的那一瞬——她的动作毫无迟疑,像是肌肉记忆深处早已刻入的本能。而系统日志中的那句“检测到非地球源基因序列”,此刻不再是推测,而是铁证。
单靠他们,走不下去了。
他睁开眼,手指在终端轻点,调出陈浩构建的灰网协议架构图。这条链路是灾变前科学院内部用于紧急联络的离线网络,物理隔离,跳频加密,节点分散在废弃的卫星中继站与地下数据中心之间。三年来,它从未真正启用过,只在模拟推演中存在。
“启用灰网,三级权限认证。”秦烈的声音没有起伏。
系统提示音响起:【确认身份:秦烈,前国家科技研究院B级研究员,权限追溯至灾变前72小时有效。灰网协议激活中……】
进度条缓慢推进,绿色光点一格格亮起。三分钟后,终端弹出三个待选节点标识:
北境第七研究所:曾主导神经编码工程,灾变后信号断续,但每月仍有一次数据上传记录;
东海联合实验室:原属海洋生物基因项目组,末世初期曾发布过关于“记忆遗传”的争议论文;
西南高原观测站:名义上是天文台,实则长期研究地磁异常与意识波动的关联,秦烈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负责人有过短暂交集。
秦烈的目光在三个名称间停留片刻,最终选定。他开始编辑加密请求包:内容仅包含病毒非编码区的片段序列、符文共振图谱、以及芯片融合系统生成的量子纠缠模型框架。所有涉及林雪的数据被剥离,R-07的来源被模糊为“未知遗迹残留物”。
文件生成后,他逐行审阅。在即将确认发送时,光标停在一行被隐藏的附加信息上:【同步率78%】。
他的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静止了两秒。
然后,他调出独立加密模块,将该数据单独封存,标注为【S级禁忌】,并设置双因子动态锁——只有他本人与李薇的生物密钥同时验证才能解锁。
“发送。”他说。
【请求编号X-119已发出,目标节点:北境第七研究所、东海联合实验室、西南高原观测站。预计响应时间:72小时。】
终端屏幕暗下一瞬,随即恢复常态。整个过程无声无息,仿佛只是日常数据备份。
但就在信号发出的第37秒,通讯室的备用频谱仪突然跳动了一下。陈浩原本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猛然睁眼,调出原始波形图。
“秦烈。”他声音压低,“北境第七研究所的响应频率……和三年前那次被封锁的‘夜枭’实验频道一致。”
秦烈站在主控台前,没有回头。他知道“夜枭”——那是军方秘密进行的意识操控项目,因伦理争议被紧急叫停,所有参与人员被调离或“失踪”。如果那个频道重新出现,意味着什么?
“标记该节点,列入观察名单。”他说,“不主动回应,只监控信号活动。”
“明白。”陈浩快速操作,将该频段设为静默追踪模式。
秦烈重新看向主屏幕。芯片融合系统的底层日志正在自动刷新,一行极小的字符在角落闪过:
【检测到外部节点存在同类符文解析行为,匹配度83.4%,来源:未知】
他瞳孔微缩。
有人也在研究这个。
不是巧合,不是偶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在试图破译那套来自遗迹的符号系统——而他们,可能早已走得很远。
他调出空间界面,指尖划过虚影,取出那片沾有暗紫色液体的纱布。液体在密封袋中安静躺着,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冷光。他凝视片刻,将其重新封存,放入空间最深处的隔离区。那里,还存放着从实验室带回的R-07注射器残骸、林雪的旧手套、以及那枚从昏迷女人颈侧取下的徽章。
他不能冒险。
但也不能停滞。
他转身走向机械区,张峰正蹲在一台废弃的量子信号放大器前,拆解外壳。听到脚步声,他抬头:“有进展?”
“我发出了合作请求。”秦烈说,“只给了片段数据,没提林雪。”
张峰停下手中的工具,眉头皱起:“万一他们顺着符文反推,猜到我们手里有活体样本呢?”
“风险必须控制。”秦烈说,“但我们更不能闭门造车。符文与病毒的同源性超过91%,这已经不是生物学问题,而是某种……设计。”
张峰沉默片刻,点头:“那你打算怎么应对可能的反向追踪?”
“灰网是单向链路,信号经过七重跳频,物理路径不可逆。除非他们掌握量子监听技术,否则无法定位我们。”秦烈顿了顿,“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从现在起,基地进入二级静默状态——所有非必要通讯关闭,能源输出调至最低,机械组准备应急掩体。”
张峰站起身,拍了拍手:“我这就去加固地下通道。”
秦烈没动。他看着墙上挂着的末世地图,红点标记着已知的幸存者据点,蓝线是他们探索过的安全路径。而在西北角,一片空白区域被手写标注为“遗迹带”,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符文——正是林雪划出的那个。
他伸手,指尖轻轻触碰那道墨迹。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发出一声短促提示音。
【请求编号X-119:西南高原观测站已接收数据包,正在解析……】
秦烈迅速回身。屏幕上,进度条开始缓慢填充,绿色光点一格格亮起。与此同时,系统日志再次弹出一行小字:
【检测到外部解析行为中使用相似量子建模算法,匹配度72.1%】
不是巧合。
他们不仅在研究符文,还用了类似的方法。
秦烈立刻调出通讯加密层,准备切断回传通道。但就在他即将操作时,一条附加信息浮现在接收确认栏下方:
【西南高原观测站回复:数据有价值。我们有你们需要的东西。若愿共享更多,可开启双向通道。】
没有署名,没有身份验证,只有一串动态密钥作为凭证。
秦烈盯着那串数字,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方。
他知道,一旦开启双向通道,对方就可能顺着他留下的数据痕迹,反向追踪到基地位置。甚至,可能通过量子纠缠效应,捕捉到芯片融合系统的能量波动。
但对方说:“我们有你们需要的东西。”
是什么?是研究资料?是技术?还是……关于林雪的真相?
他闭眼,脑海中闪过林雪在医疗舱中抬起手的那一刻——她的眼神平静,却藏着某种不属于人类的清醒。
他睁开眼,输入密钥。
【双向通道建立中……】
终端屏幕闪烁,数据流开始双向涌动。秦烈盯着传输速率,心跳与字节同步。
突然,系统警报无声弹出:
【检测到外部数据包内嵌隐藏协议,正在尝试建立神经信号映射模型】
他猛然抬手,准备强制断开。
可就在那一瞬,传输完成。
最后一帧数据解码,屏幕上浮现出一张模糊的影像——
一个实验室,中央悬浮着一具透明容器,里面浸泡着一个人影。
那人影的右腕,赫然有一道“R”形疤痕。
影像下方,自动跳出一行文字:
“你们救出的,只是复制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