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跟踪与反跟踪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662字 发布时间:2025-07-28

晨光尚未穿透云层,地平线边缘泛着铁灰色的冷光。主控室的终端屏幕在秦烈指下缓缓熄灭,最后一帧画面定格在那串从旧址地下三层捕捉到的脚印轨迹上。他没有起身,只是将合金板重新收回空间接口舱,动作轻得像在封存一件禁忌之物。舱门闭合时发出细微的磁吸声,如同某种确认。


通讯频道里传来林雪的声音,平稳而清晰:“装备检查完毕,三人小队准备出发。”


秦烈按下应答键,声音没有起伏:“记住,只追踪,不接触。一旦暴露,立即撤离。”


“明白。”林雪顿了半秒,“我会带他们回来。”


信号切断。秦烈站在原地,目光落在控制台边缘的一枚微型震动传感器原型上——这是昨夜由芯片融合系统生成的最新版本,外壳还带着刚出炉的余温。他拿起它,指尖感受到金属表面细微的纹路变化,那是系统自主进化后新增的抗干扰蚀刻。他将传感器装入随行背包的加密隔层,随后关闭了所有对外联络通道。


与此同时,荒原边缘的风沙正掠过一片塌陷的沟壑。林雪蹲在一处断裂的水泥梁后,手套轻抚地面,指腹感受到沙粒间残留的压痕。她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做了个“三点推进”的战术手势。张峰伏在左侧斜坡,肩上的便携式频谱干扰器已启动,微弱的蓝光在设备边缘流转;陈浩则半跪在后方,掌心贴着地面,调试着刚部署的次声波监听阵列。


他们找到了那串脚印的延续。


泥沙中的痕迹显示,目标携带的设备重量约在十五公斤左右,行进速度稳定,路线刻意避开所有已知的监控残骸区。更关键的是,每一步落点都精准避开松软沙层,显然是经过训练的反侦察人员。


“不是普通搬运工。”林雪低声说,声音几乎被风声吞没。


张峰点头,目光扫过前方一片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入口。锈蚀的金属盖板半掩着黑洞般的通道,墙上残留着褪色的“危险·高压”警示标。他调出掌上终端的地形图,眉头皱起:“这片排水系统不在任何公开档案里,连军用地图都没标记。”


陈浩迅速接入干扰器,将4.7赫兹的模拟噪声注入周围环境。“启动被动掩护。”他说,“心跳和呼吸信号已经混入背景场。”


林雪率先滑入通道,动作如猎豹般流畅。她的作战服肩部嵌有微型吸震装置,落地无声。张峰紧随其后,陈浩最后进入,顺手将一块磁性伪装板扣在入口处,遮蔽了他们的进入痕迹。


隧道内部潮湿阴冷,空气中有腐烂电缆和地下水混合的气味。墙壁上的应急灯早已失效,只有几处断裂的线路偶尔迸出微弱电火花。林雪打开头盔上的低光成像仪,视野中浮现出交错的管道与坍塌的支撑结构。她突然抬手,示意停止前进。


前方三十米处,一道细如发丝的红外线横贯通道,连接两侧墙体。若非她眼角余光捕捉到空气中微尘的异常折射,几乎无法察觉。


“次声波感应阵列。”陈浩贴近墙面,用检测笔轻触一处隐蔽接点,“触发阈值极低,能分辨生物体表的微震。我们刚才的呼吸频率差点被锁定。”


林雪没有回应,而是从战术腰带上取下一枚扁平金属片——这是秦烈特制的信号干扰贴片,表面覆盖着由芯片融合系统培育出的纳米吸波材料。她将其轻轻贴在红外发射器旁,随即后退两步。


干扰贴片开始工作,空气中泛起一圈几乎不可见的涟漪。红外线消失。


“走。”林雪低声道。


三人继续推进,转入一条未标注的支道。这里的管道更为狭窄,顶部布满冷凝水滴,滴落声规律得近乎刻意。林雪忽然停下,右手缓缓抬起,指尖在空气中划过一道弧线——那是她作为特种兵时掌握的“气流辨位”技巧。她感知到前方有微弱的空气对流,方向来自右侧一处通风井。


她做了个“分进合围”的手势。


张峰与陈浩立刻会意,一左一右贴墙潜行。林雪则从背后取下折叠式战术无人机,展开后无声释放。微型螺旋桨几乎不发出声响,无人机贴着管道顶部缓缓推进,摄像头传回的画面中,通风井口下方悬着一台球形装置,表面布满微型麦克风阵列,正缓慢旋转。


“追踪无人机。”陈浩咬牙,“他们知道有人在跟。”


林雪眼神一凝,迅速调出掌上终端的反制程序。她没有直接干扰,而是让无人机携带一枚微型电磁脉冲弹,从上方悄然接近。三秒后,球形装置的指示灯骤然熄灭,坠入下方积水。


她伸手接住坠落的装置,拆开外壳,取出内部的导航缓存芯片。芯片表面有轻微烧灼痕迹,但数据模块完好。


就在此时,她的手指忽然一颤。


芯片边缘泛起一丝微弱紫光,与她手腕内侧的紫晕频率同步跳动了一下,亮度短暂增强,几乎能照亮指尖。她立刻将芯片塞入屏蔽袋,动作果断,但额角渗出一缕冷汗。


“你没事吧?”张峰低声问。


“继续前进。”林雪声音未变,只是将右手收进袖口,避开所有视线。


他们沿原路返回,途中在一处废弃泵站短暂停留。张峰检查巡检机器人自毁后的残骸,忽然发现信号发射模块的接地环未完全熔毁,残留的晶振仍在微弱震荡,发出0.3赫兹的脉冲信号。


“糟了。”他低声说,“这玩意还在发。”


“能彻底销毁吗?”陈浩问。


“可以,但一旦切断,他们就知道我们来过。”张峰盯着那枚残片,“断与不断,都是暴露。”


通讯器忽然亮起,秦烈的声音传来:“启用诱饵协议。”


三人没有迟疑。陈浩迅速从背包中取出一台仿真机器人——外形与张峰改造的巡检机完全一致,内部搭载了由芯片融合系统生成的虚假行进路线数据。林雪接过机器人,检查了外壳的磨损痕迹与旧址地面的沙土匹配度,确认无误后,亲自将其带出隧道。


黄昏降临,荒原被染成暗褐色。林雪将机器人放置在一条反方向的干涸河床中,启动程序。机器人开始匀速前进,履带碾过碎石,留下与真实设备完全相同的压痕。她退入远处沙丘后,静静观察。


十五分钟后,机器人行进约十二公里,突然停在一处低洼地带。摄像头最后传回的画面中,一双军用作战靴踏入画面,停在机器人前方。镜头被阴影覆盖,随即信号中断。


林雪关闭接收器,将设备收入屏蔽包。


“脱钩完成。”她向基地汇报。


秦烈在终端前沉默片刻,调出三台监测站的最终数据流。所有主动信号均已消失,基地周边电磁环境回归静默。他取出那枚从旧址带回的缓存芯片,放入扫描槽。


系统启动解析。


进度条缓慢推进,突然,一行小字在界面角落浮现:【检测到加密坐标段,标记时间:03:17】。


秦烈的手指停在确认键上方。


与此同时,林雪正穿过基地外层防护门。她摘下头盔,发丝被汗水浸湿,贴在额角。医疗区的灯光洒在她脸上,映出一丝疲惫。她抬起右手,看了看被战术手套包裹的手指,又缓缓放下。


她没有察觉,手套内侧,那道紫晕正以4.7赫兹的频率微微跳动,与地下深处某处未被标记的节点,同步闪烁。


主控室内,陈浩正在回放仿真机器人的最后影像。他放大画面,试图捕捉那双军用靴的细节。鞋底纹路清晰,边缘有轻微磨损,左侧脚踝处有一道划痕,形状如断线。


他正准备标记该特征,忽然发现画面右下角有一行极小的编号蚀刻在机器人外壳上——那是秦烈团队从未使用过的生产序列号。


陈浩的手指停在触控屏上。


编号前缀为:TK-7B。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