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序,插叙,长线伏笔,各种埋雷,剧情都被玩花了。
精通心理学的作者,真是各种卡读者心态,当我又一次不想看广告不想充钱后,果断退出再找下一本。
还是克制点吧,目前为了这本书,能看到现在这个剧情,氪了三百多了,总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不氪看不动啊。
用三百人民币看一本小说,还是看到半截的小说,无法想象作者多会撩,读者多沉浸。
好吧,以上只是茫茫评论印象较深的一条。氪金看小说?为一时上头的情绪?我很难做到。即便当时有被情绪抓到,可是退出的那刻就不记得写什么了,可能和吃的太杂有关系,忘记的太快,即便闭上眼睛刻意想,也很难把剧情进行完整串联。
串台的次数比较多。
作者要死啦,要看一千多条广告才能选想选的选项啊?
作者要钱要疯了吧,这么能要?
作者穷疯了吧?看一会剧情跳多少次选项了,动不动要钱,各种要钱。
看到这么多抱怨,抱怨越多,看的越多,评论区炸了。
呃呃呃,今年才让我发现,小说界还有一种更好玩的写法,叫做文字游戏,哇塞呀,图文并茂,好玩啊,可惜不愿意看广告,剧情有点云里雾里。
即便是这样也无所谓了,我不是想让自己上瘾,只是在想,作者怎样长埋伏笔不乱剧情。
读者叫骂的内容真的很羡慕。
好尬啊,被尬到了,原地扣出三室一厅,我是土狗我爱看,会写多写点。
读者这么会夸啊,小白爽点可不好写。
能直接让读者尖叫,对心理拿捏得当,才能精准把控节奏,剧情卡在哪里,人物怎样说话,浑然天成的一些技巧,和还在挤字数的新人作者相较,完全是降维打击。
那些重重叠叠的层次感,是埋雷过程铺垫出的一种氛围,文字的各种单薄感又是新人区的灾难。
那种高大上的感觉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一章随笔能比拟的,无形中的技巧,简单一句话的勾勒,转场的丝滑,故事逻辑的衔接密度。
被对比到剧情没有头绪,只是不懂的是,那些雷是自然而然埋而拆,拆而埋,还是有经过刻意的设计。
有些设计和简单的爽点前置后再打脸不一样,也许这只是最常见的一种套路模板。
深层次的设计,是即便伏笔埋的深远,也可以秒对上。
可以忘记人物是谁,剧情从不会平淡,惊险过后的一抹轻松好笑,才是最亮丽的一笔。
那样的作者,是能让你一秒哭一秒笑的存在,你的多巴胺开关,被攥紧喽。
挺佩服玩情绪的作者,情绪不是那么好玩的,玩开了也就放飞了,读者确实有那么一瞬间被抓到,是,读者的喜怒哀乐被紧紧抓牢的时候,那一刻的大家,情绪也许通感了。
我以为我可能不会看进去,慵懒的划过一段又一段流畅优美的文字。
直到我看到了作者的思想,酸涩复杂愤恨难言,莫名情绪汹涌而上,我被优秀作者拿捏了。
尽管我已经忘记那一刻的共感。
大多时候,人类的情绪是共通的,有关小说,这里的水是深的。
以后有了想法,再过来随笔两句,先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