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过去多久,在我听到评论区好友说的那句找AI帮你看小说之后,我就在堆评的过程学会了陌生朋友的这一技巧。
也许最近刷了太多优秀作品的缘故,我多少次想要把写过的内容清空,又喂给AI一章,指令简单粗暴,分析。
一长串文字看过后指令二找毛病。
然后我就看到了数不清的毛病。
有些不信邪,我一次和AI死磕一天,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按照它的分析和建议去改。
终于,经过漫长时间的调整,它一个毛病都不挑了,开始用词浮夸的夸,夸的人感觉这机器坏掉了,当时不想改了,稿子隔了一天后又来找AI聊天。
结果问题来了。
昨天刚被AI夸到顶级的文章,又出现了新的毛病,它又挑了一堆出来。
然后我问它之前聊过的角色设定,还有和它说过的一些剧情。
天塌了,它把上本小说的角色拿到这本小说说。
你记错了,昨天聊的那本。
好不容易绕回正规,结果细节狂错。
喂,你是不是失忆了,昨天那章,你不要拿八百年前和你聊过的来凑数啊,你闭嘴,别再夸了,你夸的我好恶心,能不能真实点了。
好的,咱们……
闭嘴闭嘴闭嘴!
我去挑了一些大卖的小说,用我的方法给它一些片段,挑毛病。
哗啦哗一堆毛病的挑,行,我信错你了,我就不该信你。
你果然就是个小机器,就是个混蛋,就是个闭嘴,给我滚!
有关AI它可能好用可能不好用,看使用者怎么用吧。
查资料,找它要环境,这些步骤可以信任,只是有关环境,又要和它扯半天就是了,或者干脆机器一关,去刷抖音,一刷一天。
教学者从来不缺,这不是一个缺少信息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需要筛选信息的时代,省着点精力吧,只能这样说。
动不动大几千上万块的课,卖课老师数不清,共同点每个都说的好听。
好点的老师给你讲两成基础资料,入行了就能轻易刷到的那种,浮夸的老师给人一种大甩卖啦,错过这村没这店了感觉,几乎全程打鸡血画饼给你说能赚多少多少钱。
这些老师数量已经看过非常多了吧,印象深刻的还是女性老师,说的内容让人很能同她共情,资本论,奶头乐,个人创业过程的艰辛,各种能引发人们通感情绪的内容,学员的逆袭改变,前后文字水准的对比,一个月,两个月,就能让你看到的惊天改变。
信息海的世界,免费的东西都看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去看不免费的课,不说收费的老师,免费的老师也非常之多,他们哪个都是有个人见地,一听都让人感到有道理。
核心点还是那个,不同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这样。
可运用娴熟不等于学进去,一个悟字难倒多少人。
都说小白爽点好写,或者讨厌小白爽点肤浅,只是感受过神级文笔后,还会那样以为吗?
评论区可能很粗俗,会让人误解了内容,虽说勾住读者的爽点还是很低俗,可是,看了框架的构造和血肉的填充方法后,可能会不那么觉得了。
高雅化的表达,是将一个简单的东西层层套壳,让每一句话都似乎话里有话,在这个不缺素材的时代,表达的方式,呈现的方法,是神级文笔沉浸锻造精品作的舒适区。
我就先尴尬着吧,毕竟做到和看到可能中间隔的是一辈子。
没看过多少东西,也没看过什么世界,我依赖的,只能是信息海里淘资料。
买实体书一样懒得看,和放收藏夹吃灰到底的资料差不多,收藏的一堆素材总觉得总会用上,却已经是收藏无期,无法翻到底了。
我……好像挺没有意志,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过还好吧,以后就和文字死磕了,起码这一秒钟是这样打算的,之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
尽管看着是继续的想要查资料码字,中间复杂的心路历程别人又怎么懂呢,也许一时同频,或者同频过的朋友,能感知一二类似的情绪。
碎碎念结束啦,真的是昼夜颠倒,有过睁眼写稿子,天黑写完一个故事发现还没吃饭,隔了几天果断淘汰稿子的经历。
也有过今天这样,刻意去收尾一个故事,勉强之后发现乱七八糟,圆不回来的感觉。
故事一定要短,或许差了精心的设计,也忘记了最初故事的样子。
短故事写好了,长篇也就不远了,长篇没意思,短故事可能写不了。
也许吧,目前的感受。
一定要对一个点产生感觉,锁定结局,再奔着终点去落笔,时间好晚了呀,资料越看越多,脑子反而越来越乱。
贪多嚼不烂吧,看懂了用不会,也是白瞎了,尝试短故事里复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