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有点难破。
高演是跟着高洋在北伐中真刀实枪打过仗的,立过军功,在军队中的威望肯定还是有的。
遣太师、咸阳王斛律金从显州道,常山王演从晋州道,掎角夹攻,大破之,斩首数万,获杂畜十余万,遂平石楼。
而他那帮战友肯定会选择支持他,在高演逼宫时,连北齐武力支柱之一的平原王段韶也参与了。
帝戎服与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入自云龙门,于中书省前遇散骑常侍郑子默,又执之,同斩于御府之内。
更重要的是,掌管禁军的高归彦也投了高演阵营。
在高演进入宫门之前,高洋的另一个亲信成休宁就已经有过一次抵抗了,但是因禁军接受高归彦指挥而失败。
帝至东閤门,都督成休宁抽刃呵帝。帝令高归彦喻之,休宁厉声大呼不从。归彦既为领军,素为兵士所服,悉皆弛仗,休宁叹息而罢。
但这时高殷不在场,无法验证若是高殷命令他们抵抗,这些禁军到底会听谁的。
时庭中及两廊下卫士二千余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纶,又被文宣重遇,抚刃思效。
到了昭阳殿,这里还有高殷翻盘的最后一张底牌,卫士二千余人。
注意这时候高殷的反应。
废帝性吃讷,兼仓卒不知所言。
所以,下面禁军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没有收到高殷指令下做出的行为。
太皇太后又为皇后誓,言帝无异志,唯去逼而已。
再看这一句,为皇后誓,言帝无异志,注意,这段文字出自高演的帝纪,故这里的“帝”指的应该是高演。
也就是说,此时禁军收到的信息是这样的:
【来自皇帝】不知所言。
【来自太皇太后】(高演)无异志,唯去逼而已。
也就是说,这就相当于太皇太后已经为高演背书,说高演不是要篡位。
注意,这些士兵是武人,很可能就信以为真了。
所以说,后面卫士的行为就合理了,在高归彦的指令下,他们没有做出反抗。
高归彦敕劳卫士解严,永乐乃内刀而泣。
同时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娥永乐的个人能力。原文中是这样形容娥永乐的:
武卫娥永乐武力绝纶,又被文宣重遇,抚刃思效。
再加上前面的成休宁,这俩连刀都拔出来了。
所以,题主,你要是只问能不能杀掉两个叔叔,那肯定可以。
毕竟高演的军功是领兵领出来的,我不认为他能打过武力绝纶、抚刃思效的娥永乐。
我同样不相信,高洋带兵多年,亲临一线,与将士同甘苦共死生,竟然连一两百个忠臣死士都找不出来。
是行也,帝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当时高演宫变时只带了八十多个人,都干掉也不是啥问题。
而娄老太太呢……
跟随高洋多年的娥永乐、成休宁,在高洋对娄老太太的花式折磨下,会没有任何启发……
当然, @柏阁旧话 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杀了政变的人,谁来领兵?北周打来怎么办?
但若是只为高殷本人考虑,肯定要拼死一搏,总比历史上的退位后窝囊被除掉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