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紫禁城被金桂香浸透了。林晓茶坐在御花园的暖阁里,看着宫女们将新采的桂花装进锦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台上那盆薄荷——这是从江南移植来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像极了她初遇萧煜那天,市集石板路上的水光。
“娘娘,这是太医院呈上来的脉案。”青禾捧着个紫檀木盒进来,声音放得极轻,“李院判说,您这胎相稳得很,就是夜里容易醒,让厨房多炖些安神的汤。”
林晓茶接过脉案,指尖落在“已足三月”四个字上,嘴角忍不住漾起笑意。她怀孕的消息刚传开时,萧煜正在朝堂上处理漕运改革,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红了眼眶,惹得御史们私下议论:“陛下这是被皇后娘娘的奶茶‘甜’化了。”
“对了,”她想起什么,“让奶茶坊送些新做的‘桂花乌龙奶冻’来,朕……本宫要给太上皇送去。”
青禾笑着应了。自萧煜登基后,便尊退位的先帝(注:此处为前文伏笔回收,原皇上晚年禅位后称太上皇)居颐和园,每月初三、十六,林晓茶总会亲自送些奶茶点心过去。
颐和园的秋光比宫里更盛。太上皇正坐在廊下看棋谱,见林晓茶进来,笑着放下手里的棋子:“朕就知道你来了,老远就闻着奶香味儿了。”
“父皇尝尝这个。”林晓茶将奶冻放在他面前,“用今年的新桂花做的,加了些蜂蜜,不腻。”
太上皇舀了一勺,眼睛亮了:“还是你做的合朕胃口。当年你母妃在时,也总爱在桂花树下煮奶茶,说这味道能让人忘了烦心事。”
林晓茶的心猛地一跳。关于母亲玉嫔的事,太上皇从未主动提起过,今日却……
“父皇,”她犹豫着开口,“您知道……我母妃当年的事吗?”
太上皇的动作顿了顿,叹了口气:“都过去了。但有些事,确实该让你知道了。”他从抽屉里取出个褪色的锦盒,里面是半块玉佩——与皇后临终前给她的那块玉兰玉佩,正好能拼合成完整的一朵。
“这是你母妃和皇后当年结义时换的信物。”太上皇的声音带着怅然,“她们俩啊,一个爱穿白衣,一个总戴玉簪,在宫里形影不离。后来你母妃怀了你,怕遭人暗算,才求朕把你送到乡下。”
林晓茶的眼泪掉了下来。原来母亲不是不要她,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护她周全。
“淑妃母亲当年害你母妃,朕不是不知道。”太上皇的声音沉了下去,“只是那时朝局不稳,淑妃母家手握兵权,朕只能忍着……直到你和萧煜查清真相,朕这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他握住林晓茶的手,眼神恳切:“晓茶,朕知道你受了很多苦。但你要信,这宫里不全是算计,也有像你母妃和皇后这样的情分。”
林晓茶点了点头,泪水中终于带了些暖意。
从颐和园回来,林晓茶径直去了奶茶坊。京城的“晓茶坊”早已扩成了三层的小楼,一楼卖散装奶茶粉,二楼设雅间,三楼是她的“研发室”,摆满了从各地搜罗来的茶具和食材。
“王妃!您可来了!”掌柜的拿着本账册迎上来,脸上带着喜气,“江南分号送来消息,说今年新推出的‘莲心珍珠奶茶’卖疯了,连海外的商船都来订货呢!”
林晓茶笑着翻了两页,目光突然停在一个名字上——王二麻子。账册上记着他每月采买的账目,字迹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很认真。
“王管事呢?”她问。
“在后面卸货呢。”掌柜的笑道,“现在可出息了,能独当一面了,前两天还跟我说,想把乡下的老娘接来京城。”
林晓茶走到后院,果然看到王二麻子正指挥着伙计搬货,腰间别着个算盘,嗓门洪亮:“轻点儿!这可是西域来的葡萄干,碎了要赔的!”
见她进来,王二麻子赶紧擦了擦手,有些局促地行礼:“王……王妃娘娘。”
“不用多礼。”林晓茶看着他,“听说你想接母亲来?”
“是……是有这想法。”王二麻子挠了挠头,“以前我不是人,总欺负您,现在……现在想好好过日子。”
林晓茶笑了:“好事。库房旁边那间空房闲着,让你母亲住进去吧,院里还有棵老槐树,凉快。”
王二麻子愣了愣,眼圈突然红了,“扑通”一声跪下:“谢谢您,王妃娘娘!我……我这辈子都给您守着奶茶坊!”
夜里,萧煜处理完政务回来,见林晓茶还在灯下翻看什么,凑过去一看,是本泛黄的小册子,上面记着各种奶茶配方,字迹稚嫩,显然是早年写的。
“这是……”
“刚从旧箱子里翻出来的。”林晓茶笑着指给他看,“你看这个,‘咸蛋黄肉松奶茶’,当年为了给你做这个,差点被淑妃陷害,现在想想,倒像上辈子的事了。”
萧煜握住她的手,指尖划过册子上的墨迹:“还有这个,‘归人奶茶’,我在边境时,总想着喝一口,就好像你在身边一样。”
两人相视而笑,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贫民窟的小推车,靖王府的密道,江南的画舫,宫门前的对峙……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如今都成了酿在奶茶里的甜。
“对了,”萧煜突然说,“赵安查到,当年给你换肉松的李公公,其实是皇后的人。皇后故意让他加巴豆粉,就是想让你看清后宫的险恶,学会自保。”
林晓茶愣住了。原来皇后的苦心,比她想的更深。
“还有那个送奶茶时‘失足’落水的小太监,是我让人救了,现在在江南分号当掌柜,娶了个本地姑娘,生了对双胞胎。”萧煜的声音温柔,“当年没告诉你,是怕你担心。”
林晓茶靠在他肩上,心里暖得发胀。原来那些看似孤立无援的时刻,总有双眼睛在默默守护。
冬至那天,奶茶坊推出了“团圆奶茶”,用黑芝麻、花生、核桃三种食材,取“阖家团圆”之意。林晓茶带着奶茶去了贫民窟,张大娘正坐在门口晒太阳,见她来了,赶紧拉着她的手:“丫头,你可来了!我这把老骨头,就盼着喝口你做的奶茶呢!”
巷子里的孩子们围上来,叽叽喳喳地喊“皇后娘娘”,林晓茶笑着给他们分奶茶,看着他们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沾着奶渍,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眼巴巴地等着母亲做一碗甜汤。
“张大娘,”她轻声说,“年后我想在这里开个分号,让街坊们也能喝上热奶茶,还能给大家找些活计。”
张大娘的眼泪掉了下来:“好,好啊……你娘要是还在,准得乐坏了。”
回宫的路上,马车经过当年摆摊的市集。林晓茶掀开窗帘,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曾给她送酱菜的江南妇人,正推着小车卖奶茶,车身上写着“晓茶坊分号”,生意很是红火。
“她怎么来了?”林晓茶惊讶地问。
青禾笑着说:“前阵子她男人的腿好了,就带着儿子来京城投奔您,您不是说让她来奶茶坊帮忙吗?她学东西快,现在都能自己开分号了。”
林晓茶看着那辆在寒风中冒着热气的小车,突然明白了——她的奶茶坊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铺子,而是一个念想,是给那些像她一样的普通人,一个靠自己双手活下去的希望。
除夕夜,宫里摆了家宴。没有文武百官,只有萧煜、林晓茶,还有从江南赶来的赵安一家,连王二麻子和他母亲也被请来了。张嬷嬷忙前忙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来,尝尝这个。”林晓茶给每个人端上一碗奶茶,“这是用今年的新茶做的,加了些桂圆,暖身子。”
萧煜喝了一口,看着满桌的笑脸,突然说:“明年开春,我们去江南吧。”
“好啊。”林晓茶点头,“去看看西湖的桃花,去断桥边摆几天奶茶摊,就我们俩。”
“还有我们!”赵安的儿子举着杯子喊道,奶声奶气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大殿里回荡,冲淡了宫墙的肃穆。窗外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晓茶坊”的招牌——那三个字在月色下闪着光,像一颗温暖的星。
林晓茶看着身边的萧煜,他正低头给她剥橘子,侧脸的轮廓在烛光下柔和了许多。她摸了摸小腹,那里有个小生命正在悄悄长大。
她知道,故事还没结束。未来还会有新的奶茶配方,新的分号,新的挑战。但只要身边有他,有这杯热腾腾的奶茶,有这些温暖的人,就足够了。
因为最好的时光,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而是眼前的人间烟火,是奶茶里的甜,是身边的人,是那些藏在岁月里,被温柔以待的旧时光。
奶茶的香气在殿里弥漫开来,甜而不腻,暖而坚定,像极了他们相守的日子,也像极了这太平盛世里,最动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