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铜钱密码
江南梅雨连绵不绝,陈默(柳明轩)的指尖在案头三枚铜钱上轻轻摩挲。铜钱在油灯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一枚是现代工艺的宋代官制钱,一枚刻着"柳"字的古旧铜钱,最后一枚则是永昌帝赐予的宫廷制钱。三枚铜钱摆放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竟在桌面投下奇异的阴影。
"大人,清赋局查到重要线索。"王守仁推门而入,脸色凝重,"镇南王在江南的密账显示,他通过'盐引案'贪污的银两,大部分流向了京城一家名为'天工坊'的作坊。"
陈默猛然抬头:"天工坊?"
"据查,这家作坊表面生产丝绸,实则暗中铸造兵器。"王守仁压低声音,"更可疑的是,瓦剌使团最近频繁出入此地。"
油灯突然爆出一个灯花,陈默脑海中闪过宣府城头改良火铳的场景。他迅速铺开江南地图,在运河沿线标出几个红点:"立即查封天工坊,派人盯紧瓦剌使团。"
正当此时,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亲兵统领赵铁柱浑身湿透地闯进来:"大人!漕运码头发现一具尸体,死者手里攥着这个!"
一枚带血的铜钱被放在案头,与陈默手中的三枚铜钱完全相同!铜钱边缘刻着一个模糊的"福"字——正是吴福家族的标记!
"保护现场,我要亲自去看看。"陈默刚起身,突然一阵剧痛袭来——肩头的旧伤在阴雨天隐隐作痛。他咬牙忍住,抓起油纸伞冲入雨幕。
漕运码头的灯火在雨帘中摇曳,仵作正在验尸。死者是天工坊的账房先生,胸口中刀,死状凄惨。陈默蹲下身,发现死者指甲缝里嵌着黑色火药粉末——这是改良火铳特有的配方!
"大人!"王守仁匆匆赶来,"我们在天工坊搜出了这个!"他展开一幅图纸,上面赫然画着火铳构造图,标注着"开花弹"三个字。
陈默心头剧震:"这比我们的改良版本至少先进三年!"他突然注意到图纸角落的一个印记——与吴福账册上的家族徽记一模一样!
"传令封锁天工坊,所有工匠带回衙门审问。"陈默刚下完命令,突然听见人群外传来熟悉的喊声:"柳大人!"
人群自动分开,吴福带着十几名青壮年快步走来。他的脸色苍白,眼中却燃烧着愤怒的火焰:"陈大人,天工坊是我父亲生前产业,绝不可能..."
"吴公子冷静。"陈默按住他的肩膀,"本官需要证据。"
吴福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本账册:"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密账,证明天工坊早已被镇南王的人控制!"他翻开账册,最后一页夹着一封残信——"若柳氏后人得见此信,速去金陵..."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脚步声。赵铁柱慌张来报:"大人,锦衣卫把码头围了!"
陈默迅速将两本账册藏入袖中:"吴公子,你带人从水路走,去金陵找..."他突然顿住,因为看见人群外缓缓走来的兵部侍郎吴澄——那个本该在京城大牢的人!
"陈大人好大的威风。"吴澄面带讥讽,身后跟着全副武装的锦衣卫,"私藏证据,勾结盐商,意图谋反...这些罪名够不够砍你的头?"
陈默将吴福护在身后:"吴大人,本官奉旨清赋,何罪之有?"
"奉旨?"吴澄冷笑,"永昌帝的圣旨可没让你与盐商勾结!"他突然抽出圣旨,"宣府大捷后,陛下就命本官接手江南事务。陈默,你被革职查办了!"
雨越下越大,陈默感到肩头的伤口在渗血。他悄悄将一枚铜钱塞给吴福:"去金陵找王守仁的兄长,他会帮你。"然后高声喝道:"本官行得正坐得直,任凭吴大人查验!"
锦衣卫冲上来搜身时,陈默的亲兵突然发难。赵铁柱带领十余人拔刀相向,与锦衣卫战作一团。趁着混乱,陈默被吴福拉上早已备好的小船。
"大人,我们去哪?"船夫问道。
陈默望着雨幕中渐行渐远的应天府,喃喃道:"金陵...或许那里才有答案。"他摸了摸袖中剩下的两枚铜钱,突然想起永昌帝说过的话:"...只有当两把钥匙合二为一时,真相才会大白..."
小船驶入迷雾,陈默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江南的烟雨中。而在他身后,吴澄正对着锦衣卫统领冷笑:"皇帝老儿还蒙在鼓里,那三枚铜钱才是真正的..."
话未说完,一支羽箭突然穿透了他的喉咙!锦衣卫统领脸色大变:"有刺客!保护大人!"
雨幕中,一个黑影迅速远去,手中握着的,正是第三枚刻有"柳"字的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