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九边之首
书名:吃赏人 作者:陋巷书生 本章字数:3038字 发布时间:2025-08-01

卓其华听后,微微一笑,道:“柳师兄,此间确有误会,我稍后与你分说。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说完,便互相引荐了几人。

这剑客名叫柳长云,是管涔山止澜派弟子。因止澜派掌门叶知远和施妍素来交好,所以两派的弟子之间关系也极为融洽。

几人互相见礼之后,卓其华又将来龙去脉说给柳长云,这才解开其中的误会。

原来,昨日柳长云办完叶知远交代的事情之后,在返回止澜派的途中,远远看到刚从杏花酒舍离开的卓其华。柳长云虽非“吃赏人”,但也知道这杏花酒舍是“吃赏人”的聚集之地,来此处的人,无非就是接取悬格或是发放悬格两种情况。“莫非,我下山的这几天,白草峪出了什么事情?”柳长云心下如此想着,待到想要追上去问明缘由时,卓其华早已不见了踪迹。无奈之下,柳长云只好迈步进了酒舍。

果然,在酒舍内的布告板上,柳长云找到了卓其华刚刚张贴的悬格,便想都没想地揭了下来。之后,柳长云便四处打听悬格上所载的尤列二人的行踪。没想到,还真打听出了一些消息,于是今天一早便赶了过来。却见到已经有两人与自己追踪的目标打在了一起,只当是前来劫单的,想也没想就冲进战团。这才有了刚才的一番乱战。

“在下刚才多有得罪,还望两位原宥则个。”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柳长云面色赧然,上前向岳照星和林惊风躬身赔礼。“柳少侠言重了。”岳、林二人也回了一礼,“不知者不怪。况且,柳少侠也是忠人之事,我二人更无责怪之理。”

误会既已解开,众人便返回山阴县城,同时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既然尤列的同伙确实是北元人,那他们二人下一步定然就是从大同府出塞。”岳照星道,“一旦出塞,可比不得现在,北元定然还会有人接应。而且,人数绝对不会少。所以,咱们得立刻动身,不能耽搁了。”

荀若冰点点头,看向一旁的卓其华:“我这次出来之前,师父交代过让你先回去。此间事情既已暂告一段落,不如你就先回谷复命吧。”卓其华沉默了片刻,想到自己武学不精,继续跟着也帮不上什么忙,倒不如回去先将此间事由告知师父,好让师父安心。便点头道:“好,就依师姐所说。”荀若冰上前一步,关切道:“从此处回白草峪还有些距离,你路上多加小心。”

卓其华点点头,还未开口,一旁的柳长云抢道:“此事既交于诸位,在下便要返回师门了。此行正好与卓师妹同路,请诸位放心,我会保护好她的。”荀若冰听后,便放下心来,向着柳长云福了一礼,以示感谢。

既已商定,众人便也不再耽搁,柳长云护着卓其华返回白草峪,岳照星、林惊风、祁蓉、荀若冰四人则出山阴县北门,直奔大同府而去。

大同,古称云中,为北方之门户,地处南北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在位期间,册封第十三子朱桂为代王,镇守此地。并置山西行都指挥使司,管辖范围东起居庸关,西至偏关,所辖卫所数量最多时高达二十六卫。范围之大,管辖之多为明朝九边之首。

此时,大同城南门——永泰门外,等候入城的人排着长队,接受守城军士的盘查。

“你们发现没有。”牵着马,排在队伍中的祁蓉突然说道,“自咱们从陕州渡河之后,越往北,各个城镇、隘口的盘查就越严密。”岳照星道:“我朝立国至今刚三十余载,在边塞地区仍时常会有零星战事。加之如今新帝即位,各路边军自是要加紧巡逻盘查,以防细作。”

林惊风,略略点头,突然低声问道:“那这样的话,尤列和接应他的那个北元人,岂不是插翅难逃了?”岳照星皱眉道:“怕是没这么容易。这个环节咱们能想到,他们势必也会想到。所以,他们定然不会像咱们一样,大摇大摆地从城门入城,再经由边关出塞。”荀若冰问道:“难道还有其他方式出塞?”

岳照星刚想说些什么,就看到两名边军已经检查完前面等待入城的百姓,向着自己一行四人走了过来。

一般说来,江湖与朝廷应该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因为江湖中人觉得那些高居庙堂的大人们只会高谈阔论,鲜有为百姓谋福之人;而朝廷中人则视江湖中人俱是“以武犯禁”的法外狂徒。所以,不论是各地官府还是一般的江湖中人,根本不愿意与对方有过多交集。

但事无绝对,岳照星和林惊风这样的“吃赏人”就免不了要和官府接触,长久下来,他们这样的人就成了夹在江湖和朝廷之中的“灰色人群”。这样看似尴尬的身份,却让岳照星和林惊风在面对官府时没有了一般江湖中人的敌意,也免去了很多麻烦。正如当下,那两名边军看到人群中携带兵刃的四人,眼神中自然多了几分警惕。直到这四人都极为配合地拿出名帖,并言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受人之托后,那两名边军实在找不出可以合理纠缠的借口,便放四人进了城。

刚过城门,林惊风便问道:“照星,你刚才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岳照星却是摆了摆手,低声道:“看到城门西边,茶棚下的几人了吗?”闻言,林惊风、祁蓉和荀若冰貌似无意地扭头向西侧扫了一眼,便看到西侧一间茶棚下,坐着几人,为首一人穿着一件银朱色曳撒,头戴一顶斗笠盔。这人周围或坐或站着七八名身穿石绿色贴里,头戴幞头,腰悬雁翎刀之人。

“那几人应该是锦衣卫,身穿红色袍服的那人应该是个千户。”岳照星低声说着,脚下却不停步“看来,这重兵严防,并不像咱们想的那样。”锦衣卫的名声,几人都是听过的,也都大概知道锦衣卫的前身叫仪鸾司,本是负责皇家仪仗等事务。后来其职责不断扩充划分,除了原本的侍卫皇帝,充任驾前仪仗以外,还有了秘密侦缉,监察百官的权力。如今这些人出现在这里,足可以证明此地发生了一件不便为人知道的大事。

所以,当下听到岳照星如此说后,其余三人也是面色沉重,便都不再多言,只是低头赶路。

同时,茶棚里,穿红色曳撒的那人,也注意到了岳照星等四人,便抬手唤来一名手下:“刚才过去的那四个江湖人你可看到了?”

“启禀大人,卑职看到了。”

“换了衣服,去盯住他们,不论有任何异动,速速报来!”

“是!”

四人在城内的归桑梓客栈安顿好后,林惊风问道:“照星,刚才在城门外,你想说什么?”岳照星却问道:“你们可曾听说过‘潜济’?”荀若冰道:“我听说过。是一些人在一些黑市商人的帮助下,不通过边关核验出塞。通过这种方式出塞的人或是因为躲债,或是因为避仇,也有逃刑的。总之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岳照星点了点头:“不错,帮助那些人‘潜济’的被叫作‘渡阴人’。正如先前所说,尤列和哈尔古楚克两人极有可能会通过‘潜济’的方式出塞。”

林惊风道:“可是,咱们也不认识那些‘渡阴人’吧。”岳照星笑道:“你不认识,我认识啊。你们在房间好好休息,我去见个人,打听打听消息。”随后,岳照星换了一身裋褐,又找店家借了一顶斗笠,便离开客栈,向着城北而去。

大同城北,一处偏僻的街巷内,有着许多荒废的民宅,荒烟蔓草,断壁残垣,与城内其他热闹繁华的地方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这里曾是大同城内一处保甲,原本与其他保甲一样,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直到多年的战火烧毁了这一切。明朝定鼎中原后徐达奉命重修大同城,此处却仍然少有人烟。如今在这里的只有城内的乞儿、游手好闲的泼皮,以及鲜为人知的黑市。

“把这个给薛瞎子。”岳照星对着一个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乞儿说道,随手扔出一个木牌。

那乞儿被人搅了美梦,正要发作,却看到怀里那个木牌,登时清醒。这木牌仅有食指大小的,一面雕着一条昂首吐信的蛇,另一面雕着一个薛字。用料虽是普通木头,但雕工极为精细。

乞儿又看了一眼岳照星,说了一句:“等着。”便翻身而起,向着院里的一间破屋走去。约莫两炷香后,那乞儿又折了回来:“跟我来吧。”说着,摆了一下手,示意岳照星跟上自己。二人又进到那间破屋后,乞儿三步并作两步,小跑到屋内的北墙根下,掀起地上的一块木板,木板下,有一个四尺见方的洞口,乞儿向着洞口指了指:“下去吧,薛老大在里面等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吃赏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