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穷人父母,不喜欢孩子快乐
书名:两性的真相 作者:灵雪衣 本章字数:2376字 发布时间:2025-08-02

最近看到了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发现孩子很平庸,自己难以接受,怎么办?


这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通病。而且是脑子极其不正常的通病。谁要是有“觉得孩子平庸,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观点,就证明这个人已经是个傻狗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穷鬼家庭最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了,他们自己很穷,物质极其不丰富,但是自己也有性需求,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再被某些传统文化所洗礼,一定要传宗接代,于是生下了一个孩子。


而因为他们很穷,所以就把所有的期望放在了孩子身上,期望孩子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都要比别人厉害,都要“出人头地”一把。


他们信奉的是:虽然,我自己生活在最底层,我是一个十足的屌丝,但我坚信我生出来的是一只凤凰,是一条龙。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基因非常劣质,但非得异想天开的想着自己的孩子能基因突变,基因变得非常好。


这就是很多蠢狗的通病。他们完全不把基因、遗传当回事。很多穷鬼家的孩子被生下来是有任务在身的,就是肩扛家庭的希望和期待,童年时期,要在数以千万的同龄孩子里脱颖而出,成年后,要在数以亿的社会人群中出人头地。只给他们沉重的压力和期望,但不给他们发放装备和武器。让自己没有爪子的手和别人有坚硬铠甲、装备精良的人去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而且,他们还不知道的是,读书本来就不是让你跨越阶层的,而是为了让你认清阶层。如果你还想要更犀利的说辞,那么我会说,90%的人读书,就是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人的,而不是让你出人头地的。


有人说了,那另外10%呢?另外10%是掌控那90%的人的。他们从小上贵族学校,从小享受美好的人生,有充足的物质条件,能够让他们不断地试错,能够加强他们独立的人格,能够让他们避免某些奴性教育和奴性文化,能够让他们在成为牛马文化的时代中逐渐成为牧马人……


我之前说过,如果你是个底层穷鬼,那么你就先不要考虑成家了,先立业。等你立业之后,再考虑成家。


另外,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本质上都是筛选。找工作是筛选、找老板是筛选、找员工是筛选、找配偶是筛选、中考、高考都是筛选。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中考淘汰懒学生,高考淘汰笨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那就得淘汰没有社会关系的学生了。


在目前这个时代,如果你没有家底,那么活得就会很难受。更不用说某些底层家庭还要在童年时期不断地“压榨”孩子了。我之前就说过,只有穷家庭才会非常看重高考,才会让孩子在那日复一日的环境里慢慢地被摧残。而且,很多学校压根不关心你孩子如何,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升学率如何,你的成绩如何,你孩子的成绩能否给学校带来光辉的利益,光辉的案例……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没那么重要,或者他们根本不会关注。


于是,就会出现家长和学校沆瀣一气,不断逼迫没什么天赋、拥有劣质基因的孩子天天熬自己的身体去学习,学那些不是赚钱知识的知识。他们自己没有本事,不想着鸡自己,总想着让孩子出人头地,不断地灌输孩子要争口气,我为了你怎么怎么样,你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你要在考试中超过同龄人,你要在工作时超过大部分人,你要出人头地,你要……


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已经扭曲。只要没有达成这些任务,那么孩子一辈子就得会活在愧疚和难过之中。我之前说过,让人活在愧疚当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药,但是,这碗毒药,被很多蠢货用来对付自己的孩子。


而且这些孩子一辈子不会让自己停歇,只会一辈子不停地干,不知道“享受生活”是什么,甚至想要的东西,只要价格高一点,都不敢花钱买。说到不敢花钱买东西,在我知识星球的伙伴说了这么一个情况,大概就是自己的家人在自己还未成年的时候就开始不管自己了,以至于自己犯了很多错,吃了很多亏,而现在每次想要买一些价格比较高的东西时,都会有一种负罪感……


其实,这就相当于进入到了父母的诅咒里。他们本应该过一个幸福的童年,或者有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他们投胎不太好,碰到了一些愚蠢的父母。以至于长大后还深深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人问了,那鸡娃难道错了吗?不鸡娃,以后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我想说的是,首先,你要不断地鸡自己,你自己都不奋斗,就想让孩子奋斗,很可笑。你即使想让孩子鸡娃,你得给他配一点兵器吧,你得做个榜样吧。


另外,你当然可以鸡娃,但要正确的鸡娃。不是让你整天把孩子当成个机器不断地运转,那样迟早会出问题。什么是正确的鸡娃?随便举个例子,你要细心的发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理解能力更快,对什么事情效率更高……


如果你发现不了,那么可以各方面领域去试一下,去“鸡”一下,看看孩子的天赋点在哪里。很多蠢货是什么?他们不管孩子如何,一股脑的把什么琴棋书画舞蹈全都扔过去,星期一到星期天都在忙,比社会人的996还要忙。


实际上,孩子对那些东西可能并不感冒,也没有天赋,没有兴趣。甚至有些长相继承了父母的缺点,不是那么匀称,还硬要去学芭蕾、舞蹈之类的东西。这就叫蠢。最后感动的只有你自己。你只是花钱买了两件事,一个是让自己心安,一个是让孩子难受。


再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智力一般,对逻辑也不敏感,那么你非要让孩子去学习奥数、编程、学理科……这些都是错误的鸡娃。甚至会导致孩子厌学、自我厌弃、自我放弃。所以,前期可以让孩子广泛尝试不同的领域,看看他对哪些领域比较感冒,或者能够展示出他的天赋。哪怕都不行,天赋都不够,也可以平常心接纳,哪怕不优秀也可以继续爱他。这才是一个正常父母该有的样子。


而不是像某些家长,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平庸,非要逼迫孩子做这事、做那事。结果孩子每天都活在痛苦当中,每天都笑不出来,生活就像机器一般,这个时候家长才会感到开心,家长才会觉得心安理得。


原因之一是他们觉得只有这样做,孩子才会变得优秀,原因之二是他们帮助社会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压抑情感)且好控制的“机器人”。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生出来,都有做人的权力,都有自主权,都有对自己100%的控制权和选择权。如果你已经成年了,那么,你一定要多为自己考虑,多跟随自己的内心,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更幸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两性的真相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