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到底值多少钱?
下山途中,那些掌柜的紧紧围着李铭和二胖,纷纷询问能否加入一股。
“这事儿得跟股东们商量商量,等股东大会那天,再给大家一个准信。”李公子向来会吊人胃口,自然不会一下子就把计划全兜底。
“那公子,西山矿业究竟有多少个能再次开发的废煤窑啊?”
李铭瞅了聂胖子一眼,说实话,他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数目。
要是掌柜的们晓得,这不过是李公子第二次登上西山,不知道会作何反应呢?
不过聂胖子倒是习以为常了。
毕竟卢沟桥煤场那边,公子统共才去了三五趟,经营步入正轨后,就直接撒手不管了,之后再也没露过面。
聂胖子默默宽慰自己一番,随后便果断宣布:“西山煤业眼下有能开采的煤窑,一共三千六百六十六口,而且其中绝大多数的状况,都比一号窑强多了!”
这还真得多亏小阁老帮忙,原本有不少家死死咬着一千两一个废煤窑的价格,丝毫不肯松口。
朝廷禁止西山采煤的消息刚一传出,卖家们便纷纷主动降价,开始挥泪大甩卖、清仓大处理,这可让两个胖子出了一口恶气,他们直接把收购价压到了二百两以内。
“天呐,这么多!”掌柜们全都愣住了,根本算不过账来。
不过,西山煤业的前景非常好,错过了肯定会后悔不已。
返程时,参观者们都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回京城。
能自己做主的人,开始琢磨怎么筹款。哪怕把生意抵押给当铺,把宅子卖了,也在所不惜。
不能自己做主的人,则绞尽脑汁想着如何说服自家老爷夫人,别错过这次搭顺风车、一日千里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以后肯定会被主子埋怨。
左都御史王廷,结束了公正廉明的一天,坐着大轿回到家。
府上的管事早已在院子里等着,看到老爷回来,赶忙迎上去,掀开轿帘。
“老爷回来了。”
“你也回来了?”王廷反问道。
轿夫把轿杆放下后,管事上前搀扶,王廷便稳稳地下了轿。
“是,是,是。”管事连声应道,那激动的样子十分明显。
“看来收获还不错。”王廷挑了挑眉头,连官袍都顾不上换,就直接进了书房。
一进书房,管事就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老爷您可真是太英明啦!幸亏您让我去了这一趟,不然肯定会遗憾一辈子!”
“哦?快讲讲。”王廷略显得意,他心里想着自己果然厉害,从西山煤业的卷宗里察觉到了不寻常之处。
不过王总宪没有进一步去深究里面是否存在见不得人的勾当,而是派自己的管事跟着去了西山,就是想看看能不能趁机赚一笔……
‘本宪为官清正廉洁,但合法赚钱的机会可不能错过。’王总宪在心里如此为自己的举动辩解着。
管事于是就把当天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了王廷。
王总宪听得有些发愣,好一会儿才出声问:“这西山煤业到底值多少钱啊?”
管事舔了舔发干的嘴唇说:“别的不清楚,那三千六百多口煤窑是明摆着的,大多是极低价钱收回来的,所有成本算进去,平均一个不会超二百两。我特地打听了,现在市面上煤窑平均价格四五千两一个,就算他那些都是别人挖过的,卖三千两一个都有人抢着要。”
顿了下,管事又讲:“而且西山煤业有技术助力,肯定比别人挖得更深更多,所以我觉得在他们手里,一口煤窑价值绝对超四千两。”
“那到底是多少呢?”王廷口干舌燥地问。
“最保守估计,就他们这些煤窑,价值就超一千万两白银了……”
在总宪府邸的王廷书房中,听到这话的总宪大人,惊得目瞪口呆。
“这还只是最保守的预估。”管事满脸信服地说道,“要是让我来估算的话,西山矿业能把生产运输成本削减一半,产量却能翻上一番,用不了多久就能垄断整个市场,就算估值两千万两,那也是绰绰有余。”
王廷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富可敌国啊,这都顶上太仓一年收入的八倍了。”
“不过,值这么多钱和实际有这么多钱,那可是两码事儿。”管事补充道。
王廷微微点头,近朱者赤,在这位善于算计、精通商业的管事影响下,他可比一般官员更具商业头脑。
这管事是苏北人,自幼在商业氛围浓郁的环境中长大,对数字敏感,算计精明,商业之道十分娴熟,想当年,王廷担任苏州知府时,一眼便看中了他的才能,将其招揽到麾下,成了得力助手。
在管事的精心经营下,王廷这些年两袖清风,既不贪污也不受贿,却也积累了百万家资。
有人或许会疑惑,权力寻租这种事,他真的从未涉足?没错,王廷压根就没听过这词儿,也不屑于走那样的歪门邪道。
“老爷,咱们取个中间数,就估它值一千五百万两吧。”管事一边说着,一边略带颤抖地给王廷分析,“皇家西山煤业一共十万股,照此推算,一股就值一百五十两银子。”
他微微一顿,情绪激动得几乎要说不出话来,“而其一股的价格,仅仅只需十两银子。”
“嘶……”王廷只觉心跳陡然加快,仿佛心都要跳出嗓子眼了,嘴巴张得老大,“那岂不是只要买到,就能有十五倍的收益?”
“第一批购买的不就是这样嘛。”管事的语气十分笃定,“估计这第二批,价格肯定会涨,但绝对不会涨到十五倍这么多。毕竟朝廷随时都有可能颁布采煤禁令啊。”
“不过就算涨到一百五十两买下来,也绝对不会亏,你瞧瞧京城内外,对煤炭的需求那是明摆着的,还有那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的三千六百个煤窑,就那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百年都采不完呐!老爷啊,光是这分红收益,少说能让五代人衣食无忧啊!”
说到这儿,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朝着王廷恭敬地拱了拱手:“老爷您不是一直嫌小人投资太过保守吗?现在小人可得极力建议老爷,西山煤业的股票,能买多少就赶紧买多少!”
“唔,听你这么一说,这西山煤业还真像那铁杆庄稼一般稳当。”王廷轻轻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起来。
要知道,文官的权力即便再大,那也是无法继承的,所以他们向来都极为看重为子孙后代谋划长远的利益。
那些朝廷高官啊,不管跟军事事务有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拼了命地想让子孙混个世袭的军职,他们真的是出于让子孙弃文从武、精忠报国的想法吗?别开玩笑了,其实就是瞅准了武官这个铁饭碗,想着就算后代再不成器,也能有个官当,有俸禄拿。
所以王廷一听到西山煤业能带来五代的收益,立马就激动起来,为了维持自己深思熟虑的形象,他还假模假样地思索了一会儿,才重重地点了点头说:
“行,筹钱吧!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哪怕一股要一百五十两,我也要买!”
管事的听后,笑着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