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请出主意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723字 发布时间:2025-08-10

第257章 请出主意
  即便李公子始终都未察觉还有对手这回事,可晋商们还是对他心怀崇高的敬意。
  要知道,晋商之所以能这般心平气和地认输并选择退出,原因是他们不但没亏钱,反而跟着李铭狠狠赚了一笔。
  常言说得好,对手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晋商就是最早察觉到西山公司股票价值的人。
  虽说他们没赶上原始股,但在钓鱼台举行的首轮招股会上,那可是收获满满。
  在那次招股会上,出价最高、认购份额最大的买家里,有大半都是晋商。
  就拿杨四和来说,他一下子就买了整整一千股,照现在的行情,已经浮盈二十多万两了。
  还有他们花十万两购置的煤窑,由于李铭将采矿技术毫无保留地开放,开采寿命至少延长了一兩倍,这么一算,这笔买卖预估也能赚个十万两。
  哪怕是在他们自认为不太顺利的煤藕生意上,晋商们也还是赚了万把两银子。
  一番盘算下来,这些在京的晋商惊讶地发现,这段时间赚的钱比之前一年挣的都多,刹那间,他们对李公子的怨气就化为深深的崇拜。
  再说了,就算在京里竞争不过,他们还可以回到老家去发展嘛。
  要说煤的产量,山西人可没吹牛,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就西山煤矿那点储量,在山西大地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在山西地界上,咱们就是地头蛇,就算李公子来了也得掂量掂量!
  要是能把李公子在京城里捣鼓的那套玩意儿原封不动搬回山西,咱还愁没钱赚?往后啥都不用干,在家数钱就成!
  几个老西儿一边唏哩呼噜扒拉着面条,一边美滋滋地畅想未来。
  不过这些话,杨四和可不敢跟李铭说。
  毕竟追了半天都没让人家注意到,传出去多丢人!
  “看着李公子生意做得红火,谁心里能没点痒痒?”杨四和挠挠头,“不过咱有自知之明,不敢在京城跟您抢蛋糕,寻思着回山西也搞个煤业公司,照您的路子来。”
  说到这儿,他叹了口气:“结果我们几个商量了好几天,发现这事儿真没那么容易,您这成功经验啊,换了地儿就不灵了。”
  他掰着手指给李铭算账:“您看,您在京城有贵人罩着,消息灵通,手底下那些人个个机灵,跑关系是把好手,更别提您那套新式机器,咱们见都没见过......”
  “具体怎么说?”李铭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是普洱茶。
  “第一点,西山煤矿的地理位置特殊,正好处在京城地下水汇聚的地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煤窑出现透水严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排水王’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杨四和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可我们山西就不一样了,那儿缺水啊,煤窑哪怕往下挖一百丈深,也都不会渗水,所以在我们山西,这排水王根本就派不上用场。”
  “派不上用场这是好事啊,说明你们山西的煤窑开采条件好,没有那么多麻烦。”李铭微笑着说道,算是对杨四和的一种安慰。
  “呵呵,话是这么说……”杨四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心里却想着,可这样一来,我们就没办法大赚一笔了。
  “还有别的原因吗?”李铭问道。
  “第二点,西山煤矿紧挨着人口多达百万的京师,而且水运交通十分便利,四通八达。这就打破了‘百里不贩樵’的常规,能够把煤炭卖到七八百万人口的地区去。”杨四和又说道。
  “我们山西,全省也就八百多万人口,而且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到处都是产煤的地方,你瞧,这煤炭多得都快泛滥了,根本卖不上价,就说那煤价吧,才四五十文钱就能买到一百斤,利润低得可怜,几十里地都很难把煤卖出去,毕竟‘百里不贩樵’嘛,距离稍微远点,加上运费啥的,根本划不来。”
  “还有啊,各地的流民都往京城那边涌,咱山西的老百姓也不例外,这就给西山煤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可咱们山西这边就不一样了,挖煤在大家眼里就跟种地似的,又脏又苦,好多人都嫌这活儿,根本不乐意干。”
  李铭听了,轻轻嗯了一声,算是认同,他之前做调研的时候就已经很确定了,北京在整个大明那可是最适合引发工业革命的城市,没有能跟它媲美的。
  山西当下的条件,和北京比起来,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么看来,晋商要是想单纯靠着模仿李铭的做法,达到他那样的成功,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说完这些,杨四和缓缓起身,朝着李铭恭敬地深深作揖,开口问道:“公子啊,古往今来,论起做生意,没人能比得过您了,您能不能给我们指点指点,传授点经验呢?”
  李铭听了,摆出一副苦苦思索的神情,说道:“哎呀,这做生意啊,得看地方,我都没去过你们山西,不太了解那边具体是个啥情况,让我说,还真不好说呀。”
  杨四和看向杨博,见伯父点头后,咬咬牙说道:“我们山西煤业愿意拿出半成干股,聘请公子担任我们的高级参谋!”
  李铭不禁微微挑眉,心中对山西煤业的这一举措有些意外,在他看来,出出主意就能拿到百分之五的干股,没想到这些山西商人还挺舍得投入本钱,怪不得日后他们在行业中能一家独大。
  “我们已经募集到一百万两银子作为股本了……”杨四和接着向李铭透露,“未来哪怕不跟西山公司相比,价值达到千把万两总还是有可能的。”
  “杨员外这话可就有点见外了。”李铭这时呵呵一笑,说道,“那我就随便说说,你就随便听听,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当是听个乐子吧。”
  “好好,您请讲。”杨四和赶忙走到桌前,取来纸和笔,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在山西开办煤业公司是有发展前景的,山西虽有着六大产煤区,还有上万家小煤窑,然而交通不便、技术落后,而且煤老板们的经济实力普遍不强,上面的监管部门又多,这必然会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煤炭价格低廉,利润自然就不会高。”
  “李公子真是行家啊!”杨四和猛地一拍大腿,先前伯父让他拿干股请李铭帮忙出主意,他心里还老大不乐意呢。
  “没办法啊,山西这煤窑的利润实在太薄,。所以咱们晋商宁愿不远千里走西口,奔赴北京闯荡,也压根不想沾老家煤窑的边。”杨四和无奈地叹了口气。
  心里暗自琢磨,还是伯父眼光长远、英明睿智啊,没想到这李公子对山西的情况竟如此了如指掌。
  “做生意讲究个策略,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李铭微微笑道,“我就琢磨着,要是山西的煤业能把资金、管理这些方面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把煤的售价往下压个一到两成,那很快就能在行业里形成垄断局面,要是一下子没那么大的实力和胃口,那就先从垄断太原的煤矿开始,一步步来。”
  “嗯,有道理。”杨四和连连点头,“太原也有西山,而且咱们西山的煤,那质量可比北京西山的煤强多了。”
  “不过,我不太建议在太原推广煤藕。”李铭轻轻摇了摇头。
  “为啥呀?”杨四和与杨博几乎是同时急切地问道。
  “你们想啊,山西的老百姓平时过日子,本来就一直烧煤,既然他们都习惯了这样,咱们干嘛还要费心思教他们省煤的方法呢?”李铭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耐心地解释道。
  “哦,哈哈……”杨博听到这话,爽朗地大笑起来,“贤侄啊,你可真机灵,不过我挺喜欢你这股子机灵劲儿。”
  “确实啊,煤藕跟散煤一比,能节省不少呢,之前我们还正为这东西的销路发愁,愁该怎么把它推广出去。”杨四和也跟着笑了,可笑着笑着又皱起了眉头,“只是这市场太有限了啊,就一个太原城,拢共就几十万人,能有多少销量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