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好兄弟有事一起扛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369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第272章 好兄弟有事一起扛

  此时,吴承恩在李公子的启发下,脑海中灵感的火花陡然闪现,他难掩心中的兴奋,朝着徐文长大声嚷道:“我要宣布一件事,取经路上到目前为止最精彩的情节,马上就要诞生啦!”

  徐渭一听,顿时激动得不行,连忙催着吴承恩说:“那你还等什么呀,赶紧写啊!”

  吴承恩却不紧不慢地白了徐文长一眼,说道:“急什么急,我得先好好构思一番,哪像你啊,张嘴就能来,提笔就能写。”

  说着,他又亲热地拉住李铭的手,热情地说道:“公子快请坐,咱们接着聊聊后面的故事情节。”

  徐渭撇了撇嘴,调侃道:“嘿,这会儿可算抓着救命稻草了。”

  不过,他那充满期待的目光也紧紧看向了李铭。

  李公子却摆出一副端着架子的模样,缓缓说道:“本公子确实很想和先生您好好畅聊一番,这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啊!不过,现在时间紧迫,我们马上要动身去昆山了。”

  徐渭听后,眼睛一亮,说道:“昆山?归有光和郑若曾不就是住在那儿吗?”

  吴承恩点了点头,坚定地说:“是啊,公子。我们陪你去昆山就是了。”他心里已然打定主意,就像牛皮糖一样紧紧黏在李铭身边,非要等他把《西游记》写完,绝不松手。

  对于一位专注于长篇连载的作家而言,长时间的创作那感觉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上于深夜独自航行,在这无尽的黑暗与未知中,若能有一盏可以指引方向的明灯,那该是多么幸福且无比奢侈的事情啊。

  “哎呀,到了昆山也不行啊。”李公子满脸愁容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你们也知道,我兄弟刚刚踏上仕途,就直接担任了一方的父母官,我这会儿心里愁得厉害,哪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呢?”

  吴承恩一听,立马精神一振,大包大揽地说道:“嗨,我当是多大的事儿呢!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老夫曾经给知县当过十年的幕僚,还在好些年里担任过县丞,对于衙门里的那些事儿,我可谓是一清二楚,放心吧,我来帮你爹把这些事情都妥善处理妥当,根本不用你为此发愁。”

  徐渭一听,急忙反对道:“那可不行啊!”他皱着眉头,有些着急地说:“你要是把时间都花在这些事儿上了,那哪还有时间写字啊!”

  李公子却笑着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办法:“这还不简单吗?让吴承恩先生赶紧把每天的差事都干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专心写书给你看了呀。”

  徐渭翻了个白眼,不屑地说道:“想得美!县里那点琐碎的事儿,哪有劳我大驾的必要,也不值得我亲自出马。”

  而李铭此时却好像没听见徐渭的话一样,自顾自地对吴承恩说道:“这样的话,本公子也能心情舒畅地帮着射阳先生出谋划策了。”

  “行,就这么定了!”吴承恩觉得这样的安排十分妥当,他随即朝着徐文长冷冷一笑道:“你要是不帮忙,那就别想再看到一个字!”

  徐渭一听,顿时满脸无奈,叹了口气道:“别啊,我帮忙还不行嘛……”哎,当个书迷可真不容易啊。

  赵公子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口舌,才把这两个老头从刑部大牢里请了出来,这里得说明一下,徐渭算是个小老头。

  等他们把所有手续都办妥,走出太平门的时候,衙门都快要下班了,当然,这也和衙门下班时间太早有关系。

  通常未时一过,南京城里的官员们就各自活动起来了,有的拎着鸟笼子,有的牵着狗,要么优哉游哉地往家走,要么急匆匆地赶去各处寻欢作乐。

  李铭原本打算带着这两个形象不佳的家伙直接回家,让家里的仆人好好给他们清洗梳理一番。

  谁知道徐渭却提出要去瓮堂泡澡。

  鲁晨听了欣然同意,还竖起大拇指笑着说:“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很符合老南京人的习惯啊。”

  吴承恩也有点心动,毕竟泡澡不仅能把身上的灰泡出来,说不定还能泡出灵感来。

  赵公子对跟一群大老爷们光着屁股进澡堂子这种事,压根就提不起兴趣。

  可徐渭却非要拉着他一起去,还振振有词地说白天吃了亏,非得在这事上找补回来不可。

  李铭无奈至极,最后只好在鲁晨的带领下,和两位老头一同前往聚宝门外的瓮堂。

  瓮堂位于大报恩寺旁边。

  当年,成祖皇帝为了纪念生母碽妃的养育之恩,特意安排郑和亲自监理,建造了大报恩寺。

  寺庙建成后,外国使臣以及达官贵人纷纷前来朝拜,而按照规矩,朝拜前需要先在瓮堂洗澡净身,所以,这里曾经是大明朝最为高级的澡堂子。

  虽说如今朝廷早已迁都北京,进入大报恩寺也不再有洗澡净身的规矩,但瓮堂依旧稳坐南京城顶级澡堂子的宝座,深受勋贵官员们的钟爱。

  那些老爷们常常在瓮堂里一泡就是一整天,把泡澡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的南直隶地区局势不太安稳,特别是苏州府一带,雨水一直下个不停,照这情形来看,洪涝灾害恐怕是在所难免了,而昆山县的情况更为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已经相当大了。

  李铭决定以昆山县作为他事业发展的起点,但如果不及时解决眼前的洪涝灾害问题,他的计划将难以顺利实施。

  而选择昆山县作为发展基地的原因,也正是该地区频繁遭遇洪涝灾害,且没有特别强大的利益集团在此扎根,这将为他的事业减少许多阻碍。

  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官员与本地势力勾结,官员在任职期间会被调往其他省份,而不是回到原籍担任职务。

  然而,隆庆帝认为既然已经让一个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人负责军队,再多一些违规行为也无妨。

  当然更重要的是隆庆帝实在是太缺钱了,西山公司赚得钱满足他个人需要是够了,但是想要填补国家财政的空缺远远不够,只要李铭能给他弄来钱,挨骂他也认了。

  该说不说隆庆帝对李铭还是很好的,当然也多亏有他老师和岳父大人在京城帮忙顶住压力。

  至于为什么做昆山知县的是鲁晨,因为正常状元郎起步远在知县之上,虽然违规的事隆庆帝也做了,但让一个刚刚帮他赚了钱的状元郎做知县隆庆帝觉得有折辱的意思,加上鲁晨和李铭关系好,所以就让鲁晨做了知县。

  让鲁晨过来做知县也有李铭自己的意思,主要是他现在太缺人了,找不到足够的值得相信的人才,只能委屈一下好兄弟和自己过一下苦日子了。

  鲁晨本人倒没什么意见,甚至还挺喜欢这样的安排,他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靠自己很难有大的成就,跟着李铭就不一定了。

  鲁晨已经跟各部报到完毕,只等着巡抚大人接见之后,就可以去苏州城拜见府里各位大佬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