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林巡抚的考教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155字 发布时间:2025-08-17

第273章 林巡抚的考教

  按惯例,拜帖递到巡抚衙门后,通常得等五到七天才有机会被召见。

  这天鲁晨回家,留守的人来禀报,说今日巡抚衙门有人来,命鲁晨明日一早去参见。

  徐渭听闻后,遗憾地说道:“本打算舒舒服服洗个澡,然后去秦淮河找乐子呢,这下没时间去了。”

  接着催促道:“赶紧收拾收拾,准备上任吧。”

  事情很明显,这次拜帖刚递上去一天就被召见,显然是巡抚大人跳过了其他求见的人,提前召见鲁晨,大家和巡抚非亲非故,应天巡抚也无需看任何人的面子,这般急切召见,必定是有急事要吩咐鲁晨去办。

  在这个关键时刻,几乎可以肯定,是汛情变得严重了。

  徐渭对鲁晨说道:“今晚别睡了,好好准备准备,明天可是一场大考,我听说现在的巡抚是林润,那人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做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鲁晨听后,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说道:“啊,这么可怕?”

  去年来应天府应考的时候见过林巡抚,但那时他们并没有长时间相处过,就见过几面印象不深,鲁晨没弄清林巡抚是个什么样的人,林巡抚估计也不记得他了。

  “徐文长所言并非危言耸听。”吴承恩在一旁劝道,“林中丞与一般的封疆大吏不同,是个狠角色,当年严世蕃、鄢懋卿、罗龙文等半数严党都折在他手里,且他精通政务,机敏过人,若不精心准备,他真可能让你摘了官帽,连上任的机会都没了。”

  “那烦请二位帮忙。”李铭说道。

  “义不容辞。”吴承恩对李铭的要求从不拒绝。

  徐渭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勉强应下。

  次日,阴雨依旧未停。

  鲁晨着装整齐,乘轿来到西长安街的应天巡抚衙门。

  衙门前的大坪上,矗立着一面三四丈高的带斗蓝色大旗,旗上用金色大字写着:“钦命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应天十府”。

  应天巡抚的管辖范围不止应天府一地,苏松常镇等江南九府的军政事务皆归其统辖,故而也称“江南巡抚”。

  应天巡抚辖区乃是大明最为富庶繁华的地区,赋税竟占天下三分之一,因此应天巡抚堪称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抚”。

  巡抚衙门前,那对石狮子威风凛凛地镇守着大门。

  此时大雨倾盆,紧闭的栅门后,十六名挎刀的巡抚亲卫身着雨披、头戴斗笠,在雨中稳稳站立,纹丝未动。

  鲁晨早早下轿,吩咐方文速去通报,自己则撑伞在后静静等候。

  两人于雨中又等了片刻,方才有门子出来,令亲卫打开栅门,放鲁晨入内。

  鲁晨不敢有丝毫懈怠,目不斜视地跟着门子,沿回廊穿过大堂、二堂与三堂,来到巡抚大人的签押房外。

  签押房外间的长随进去禀报后,不多时便唤鲁晨进去。

  鲁晨步入签押房,不敢四处张望,赶忙向巡抚大人行大礼。

  “鲁知县免礼。”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请坐吧。”

  鲁晨连忙称谢,在靠墙的官帽椅上半落座,随后正襟危坐,这才敢稍稍打量一眼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巡抚。

  鲁晨自觉相貌尚可,皮肤白净,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看着还挺年轻。

  与眼前这位身着正三品官袍的巡抚大人相较,顿时就显得逊色不少,光芒被完全掩盖。

  这位巡抚大人那模样,真可谓是出众至极——五官轮廓清晰分明,剑眉星目,气质丰神俊朗、超凡脱俗。

  鲁晨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几句诗:“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若不是鬓角有几缕斑白,说这位巡抚大人也就二十七八岁,恐怕没人会怀疑。

  但恰恰是那几缕斑白,为他增添了一种封疆大吏的威严气概,让人不敢直视。

  林润整理好袖口,目光如常落在案头公文上:“鲁大人应该明白,本院今日召见的缘由?”

   “是。”鲁晨忙答道:“下官妄揣,当因连日降雨,太湖水位一涨再涨,汛情愈发严峻了。”

  “不错,今早最新的马报是,太湖南岸的水位已经超过往年两尺了。”林润沉声道:“淀山湖、澄湖的水位也都超过了预警线。”

  太湖下游地区既是全国赋税重地,又是水灾最严重的地方,早就形成一套严密监控、迅速传递汛情的手段。

  信鸽是最快的传递手段,但连日大雨无法飞鸽传书,只能退而求其次,利用遍布江南的驿递系统,换马不换人,日行六百里禀报汛情!

  从苏州发出的汛情,第二天就能送到金陵的巡抚衙门。

  鲁晨闻言心中一紧。“这么快?听说前天才涨过一尺。”

  “不错,水位上涨超乎预期。”林润点点头,沉声问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鲁晨明白,巡抚大人的考校已然开启,他赶忙集中精神回应道:

  “这意味着……昆山有一半的区域已被水淹没了。”

  “具体是昆山的哪一半?”

  “吴淞江以南那部分,昆山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然而县境南面的淀山湖、澄湖围垦情况极为严重,调蓄功能早已丧失殆尽,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渍涝灾害便会发生。”

  所幸昨夜争分夺秒地做了些准备工作——徐渭预先列出了林润可能会问到的十六个问题,随后与吴承恩一同帮他逐一解答,鲁晨则将相关内容死记硬背了下来。

  “大水漫过湖面后,从南往北流淌,直至将南部县境全部淹没,才会汇入吴淞江。”此时他不过是照本宣科,所以回答得十分流利。

  “这种情况极大地加重了吴淞江的负担,吴淞江本是太湖流入长江的主干道,如今又承受着南岸的巨大压力,决堤的风险大幅增加。”

  “更为糟糕的是,吴淞江下游排水不畅,根本无法及时进行泄洪。”鲁晨说完,缓缓抬起头,满脸忧色地望向巡抚大人。

  “上游水流湍急形成压迫,下游水流不畅导致阻滞,而中间地段又过于狭窄拥挤,这正是昆山县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堤坝,却仍旧年年遭遇决堤灾害的根源所在。”

  “分析得透彻!”鲁晨的这番见解,让林润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宽慰,他赞许地点了点头,评价道:“赵知县在此事上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实际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