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交接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791字 发布时间:2025-08-20

第279章 交接

  在昆山县,有一条朝阳门内大街,想来或许是当年顾状元的一时趣味所致。

  沿着此街前行约一里地,便能看到一条与之交叉的横街,这横街便是天下诸多县城皆有的标配——衙前街。

  昆山县衙就稳稳地坐落在衙前街的中央位置。

  那鲁晨所乘的轿子,并未径直抬入县衙,而是特意兜了个圈子,由东向西而行,取“紫气东来”之意,待行至八字墙前,又绕着八字墙转了一圈,名为“兜青龙”。

  一番仪式过后,才点起鞭炮,将鲁晨抬进了他接下来数年生活与工作的地方。

  进入衙门后,鲁晨先是朝着仪门恭敬礼拜,随后来到戒石亭前,他驻足凝视亭中的石碑,那上面有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公生明”。这三个字主要是给寻常百姓看的,意在宣扬公正之道。

  鲁晨绕到石碑后方,那里刻着十六个大字,这才是专门写给县老爷看的。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四句可是太祖皇帝的圣训,正对着县衙大堂,日后县太爷审案时,一抬头便能瞧见,其目的就是警示县太爷们,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别以为能肆意妄为,上面可是盯着呢。

  在戒石亭东侧,另有一座土地祠,往昔,这土地祠可是知县上任途中必经的一处“景点”。祠内悬挂着数个被太祖皇帝处以剥皮充草之刑的贪官人偶,其用意便是警示后来者,莫要重蹈贪腐覆辙。

  不过,此时已至深夜,县里并未安排这一略带惊悚意味的参观项目。

  当下,曹县丞心底颇有些想让鲁晨入内参观一番,好杀杀他那略显张狂的威风,毕竟鲁晨初来乍到,却已隐隐透出几分锋芒,让曹县丞心生不满。

  然而,再仔细一琢磨,鲁晨此刻对自己已然十分不顺眼,若是强行安排此事,只怕会引发更多不必要的矛盾,思来想去,曹县丞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念头。

  拜过衙神之后,鲁晨依规换上朝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大堂,他面朝北方,行拜阙之礼,叩谢圣恩,这一系列举动,庄重而肃穆,彰显出对皇权的敬重。

  行礼完毕,起身之后,接下来便是拜印仪式,即将丁忧的霍知县身着白衣素服,头戴角帽,神情凝重,他双手小心翼翼地将一方裹在红绸之中的大印,稳稳地放置在大案之上。那方大印,象征着一县的最高权力,承载着无数期许与责任。

  鲁晨见状,不敢有丝毫懈怠,毕恭毕敬地向大印磕头,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表达着对这份权力的敬畏,磕头完毕,他便起身,从霍知县手中接过了那方沉甸甸的铜印。

  从这一刻起,权力与义务完成了正式交接,鲁晨深知,这方铜印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意味着一县百姓的命运从此交到了自己手中,他肩负起了重大的责任,每一步决策、每一份努力,都将关乎着百姓的生计与福祉。

  完成这关键的交接仪式后,鲁晨与霍知县互相见礼,随后,二人一同转到花厅。

  霍知县微微欠身,面露歉意道:“热孝在身,诸多礼数难免周全,还望公明兄多多海涵。”虽说言语间带着几分自责,可此刻他的神态却较之前松弛了许多。

  鲁晨赶忙回以安抚之色,语气诚恳地说道:“远山兄节哀啊,听闻令先君仙逝,我心中亦是不胜哀戚。”

  鲁晨随即露出同悲的神情,还递上了厚厚的一份份子,这份份子的钱自是李铭出的,既然拉着好兄弟来经历这番“受苦”之事,李铭自然不会亏待对方。

  霍知县见状,顿时深感汗颜,他暗自给鲁晨留下的那点小金库,与人家随的这份厚礼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鲁晨却是一挥手,洒脱地说道:“远山兄不必如此客气,丁忧这三载,你并无收入,这点银子就权当作贴补家用吧。”在他看来,送人银子的时候,那种感觉最为帅气。

  霍知县心中满是感动,连说话的语气都变了,真诚地说道:“这,实在不知该如何言谢,公明兄的美意,我记下了,只恨相见太晚啊。”

  “实不相瞒,愚兄在这昆山任职两年,此地本就贫瘠,平日里的收入也只是堪堪维持日常开销,根本未曾攒下什么家底,如今丁忧在身,往后的日子如何过,着实让人忧愁啊。”

  扮成助手静静立在鲁晨身后的李铭,听到这话,心里还有些不以为然,他暗自思忖,百姓再穷,也总不至于穷到不顾自己的老父母吧?除非是像海瑞那般,连合理合法的常例银子都一概摒弃的主儿……

  鲁晨在与霍知县的交谈中,了解到昆山县当前的艰难处境,仓粮青黄不接,库银入不敷出,全县官吏已有两个月未发俸禄,鲁晨听闻后心中一惊,他虽知晓昆山贫困,却未料到竟至如此地步,想到曹县丞两个月未得俸禄,还要面对自己的冷遇,鲁晨不禁心生歉意。

  霍知县对此似乎已习以为常,坦言本县常陷入此种困境,通常需待夏粮收成后,方能补发所欠俸禄。

  然而,今年夏粮又遭灾一半,霍知县面露难色,向鲁晨坦言不忍将这烂摊子交予他。

  鲁晨试图以幽默化解尴尬,指出尚有半个县未被淹没,霍知县却更为精确地纠正,实则是三分之一,他解释称,杨林塘以北地势低洼,阳澄湖来水已将其淹没。

  鲁晨闻言,心中一沉。

  “还算幸运的是,昆北那片地因为水患严重,已经荒废了。”霍知县赶忙安慰他:“所以也算不上什么大损失。”

  “没错。”鲁晨点点头,也笑着说:“本来什么都没有,又何必在意这些呢?”

  “所以现在能指望的,就是中部这四千顷地了,要是能坚持到夏收,大概还能收获十万石左右的粮食……按照惯例,今年的税赋是可以免除的,但也别指望朝廷会赈济了……这十万石粮食能让灾民吃三个月,应该能撑到秋收了。”

  “所以秋收之前,一定要让灾民出去要饭,晚了的话,就要不了多少粮食了。”他又低着头,絮絮叨叨地说着。

  鲁晨听了,心里有些瞧不起,暗想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去要饭呢?这知县也太过分了吧?

  谁知道霍知县一脸忧郁地接着说:

  “此外,本官也需得在这个时候前往府城一趟,苦苦求上几日,总还是能从府尊那里争取到万把石粮食的,回来的时候呢,一定得去吴江县走一趟,那帮家伙死活不肯开闸泄洪,给本县几千石粮食,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李铭父子瞧着霍知县突然像着了魔一般的状态,两人对视一眼,皆有些不知所措,这昆山知县的活儿,可真是能把人折磨得没了往日的模样啊。

  紧接着,便又听到他好似神志不清地继续说道:

  “还有下游的松江,若不是他们那儿的圩田修得太厉害,导致吴淞江水流得极为缓慢,咱们这儿又怎会涝成这般模样?所以啊,也得找他们讨要些粮食。”

  原来啊,这昆山连县令都得像叫花子一样四处求粮啊……

  “霍兄。”鲁晨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发酸,眼泪差点就流下来了,终究是不忍再看,轻轻唤了几声,“你已经丁忧了呀。”

  “呃,哦,啊!”霍知县的表情接连变换,过了好一会儿才弄明白当前的状况,紧接着,他淌下了看似解脱实则痛苦的眼泪。

  鲁晨叹了口气随后看向霍知县问道:“南京那边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呢?”

  霍知县苦笑着回应道:“南京户部很抠门的……”

  “霍兄,此地的风土人情怎么样啊?”

  霍知县回答道:“这里的民风比起邻县要淳朴一些,主要是因为那些精明的人全都搬到邻县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剩下的都是些脑子不太灵活的人。”

  霍知县无奈地轻叹一声,缓缓说道,“咱们这一方县境,周遭强敌环伺,就连其他府城的势力都能肆意欺压到咱们头上,这局面着实艰难呐。”

  鲁晨留意到李铭缓缓垂下眼睑,微微颔首,显然是没有问题了,便也跟着轻轻点头,表明自己也清楚了当下的严峻形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