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一众官吏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381字 发布时间:2025-08-22

第282章 一众官吏

  李铭静静站在鲁晨身后,毫不起眼,除了郑若曾,旁人几乎没留意到这个干练的小伙子。

  就在昨晚,李铭还对郑若曾讲,用不了几天,郑若曾就会见识到鲁晨的决心。

  谁能想到,今天上午,郑若曾就听到了鲁晨那令人震惊的宣言。

  不止郑若曾,顾大栋以及那些老绅士们,一个个都像被施了定身咒,呆愣在原地。

  亭子外的随员们按捺不住,纷纷交头接耳,都觉得新来的知县大人这是在做白日梦。

  “大人,江堤弯弯曲曲,全长足足六十里啊。”顾大栋实在忍不住,出声提醒鲁晨,要知道,哪怕是只修单堤,这负担对于县里来说,也是沉重得难以承受。

  “本官已经说了,修堤一事,既不用你们出钱,也不用老百姓掏腰包,本县自有解决的办法!”

  鲁晨又重重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话,随后目光坚定地看向一众富户,说道:

  “不过,有个条件,这个夏天,你们得全力配合本官,帮着本官把百姓组织起来,让他们乖乖听从本官的指挥,齐心协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九月份之前,谁要是跟我唱反调,可别怪我不客气!”他稍作停顿,眼神冰冷地扫向其中几个人,接着说道:“只要你们能做到不跟我唱反调,我也能说到做到!”

  顾大栋和郑若曾等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一同点头回应道:“能!”

  “咱们得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务必保住昆北今年不受水患侵袭!要是有人违背这个誓言,全县的人都可以声讨他!”

  这些士绅的家业、族人以及田产都在昆北。虽说一旦大水来袭,他们能够躲进县城里暂避。

  可是那么大的一份产业若是被水泡了,灾后还得救济那些没饭吃的族人和佃户,这损失可就太大了。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对待修堤这件事不积极,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县太爷会不会借着修堤这个机会,向他们逼捐敛财。

  现在知县大人自己把可能出现问题的口子给堵住了,大家的利益一下子就变得一致了,士绅们的态度自然也就端正了起来。

  这就是有钱人之间容易交朋友的原因。

  鲁晨又安排他们每家派一两个子弟,在整个汛期都跟在自己身边,目的就是要和各家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

  “好吧,只要县里能说到做到,我们郑家全族都会听从调配。”郑若曾吩咐两个儿子,“应龙、一鸾,以后你们就在县里大人身边好好伺候。”

  接着,他转向鲁晨介绍:“我抗倭回乡后,曾在苏松道担任幕僚,受兵备道大人之托,和两个儿子乘小船四处探查,辨别道路的通塞情况,调查地势的险要之处,整理成了一本《三吴水利录》,里面还有太湖下游最详尽的水文图,现在都献给您,供您参考。”

  李铭心暗自思忖,这郑若曾果然是个对地图极为痴迷的人。

  没错,就是郑若曾把钓鱼岛标注在了我国的海疆图上。

  “多谢郑先生。”鲁晨扶起郑应龙和郑一鸾,珍视地接过那本用油布包好的《三吴水利录》。

  顾大栋等人也纷纷安排自家子弟,跟随县里大人听候差遣。

  此次首次巡视,鲁晨并未急于提出具体的修堤策略……主要还是因为他身边的少年尚未想出对策。

  于是,他只命令各家分段巡查江堤,一旦发现险情立即报告。

  曹县丞带着县里一众官吏匆匆赶来,鲁晨见状,便让那些疲惫不堪的士绅们各自回家歇息去了。

  平日里这些士绅一个个眼高于顶,旁人与他们打招呼都爱答不理的,可如今到了大老爷面前,一个个却仿若换了个人一般,低眉顺眼得很,甚至还纷纷留下自家子弟跟着大老爷悉心侍奉。

  这般情景,让曹县丞等人心里直犯嘀咕,实在想不明白这位拧巴大老爷究竟哪来的这么大魅力,竟能让这些士绅如此态度转变。

  来不及细琢磨,曹华赶忙带着众人恭恭敬敬地向大老爷行礼,随后又是一连串的请罪话语。

  “是本官先前没叫你们过来,你们又何罪之有呢?”鲁晨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

  众人赶忙谢恩起身,而后在草亭中依照次序分班站定,这也算是把早晨该有的衙参给补上了。

  鲁晨神色从容,大刀金马地坐在马扎上,目光不慌不忙地缓缓扫过在场的一众佐贰杂官属吏,嘴角微微上扬,淡淡一笑道:

  “几位大人昨日已然聊过了,至于其余诸位,看着还面生得很呐,那不妨都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遵命!”众官吏听闻此言,暗自松了口气,只觉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了些。

  “下官乃是本县典史陈峡!”那位被前任知县评价为不好惹的陈典史,此时率先出列,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在县衙的官员体系中,典史虽未入流,却有着独特的地位,他拥有正式的官廨,且分管一县至关重要的刑名事务,所以在众多官员里,即便有比他官阶高的,他也无可争议地排名第四。

  县丞、主簿和典史,构成了一县的佐贰官,而其余的则都属于杂官范畴。

  杂官之中为首的,是昆山县学的正副校长,即吴教谕和罗训导,伍教谕是举人出身,陆训导为贡生,尽管县学的处境相对清苦,在地方事务中也并非关键核心,但学官乃是通过正途出身的,凭借这一身份,他们的地位自然高于其他所有杂官。

  在两人退下之后,两位从九品的官员,巡检司巡检郑乾和副巡检华谦,上前行礼,巡检司的设立,是为了维护远离县城区域的治安秩序,其麾下统领着三十到五十名弓兵,主要负责稽查往来的行人,严厉打击走私活动,全力缉捕各类盗贼。

  本县巡检司位于县城最南端的锦溪镇,此地位置偏远,仿若有“山高皇帝远”之感,平日里,巡检司的人作威作福,日子过得颇为舒坦。

  锦溪镇地处昆南两湖之间,如今遭遇大水,水位已没过胸口,在这种情况下,锦溪镇派出所的正副所长只能带着手下的弓手撤回县城,听从知县大人的调配。

  接下来说说本县的三位大使,其中一位是专管商贾、侩屠、杂市类征收的课税局朱大使。另一位是专管茶叶和食盐转卖的批验所牛大使,还有一位是专管征收鱼税的河泊所杨大使。这三人皆是不入流的杂官,但却人人艳羡,只因他们的差事油水颇丰。

  再看看本县驿官队伍,包括昆山驿的驿丞、急递铺的铺司以及递运所的大使。

  驿站的作用是接待过境官员,类似于官方招待所;急递铺专门负责送信,就如同大明的邮局,像八百里加急这样的紧急信件传递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递运所则是国有快递机构,主要协助军用物资和贡品的运输。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需要看人眼色、伺候他人的苦差事。

  这些便是一个县里所有享有一命之荣的杂佐官员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