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办法
书名:穿越大明落榜娶娇妻 作者:落魄小书生 本章字数:2733字 发布时间:2025-08-26

第290章 办法

  “哎呀,你这家伙可真够无耻的。”等那护卫一出去,吴承恩就指着徐渭,忍不住笑骂起来,“居然想出没收犯罪工具这一招,也就你能琢磨得出来。”

  徐渭却一副经验十足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好多时候啊,就这么一件事儿,换个说法,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咯,就好比说吧,你要是看上哪个姑娘,心里头馋人家的身子,要是直愣愣地说我想跟你睡觉,那妥了,别人肯定觉得你就是一色中恶棍,可你要是换种说法,比如说我希望明早一睁眼,就能看见你在朝阳里对着我微笑,听听,这感觉就不一样了吧,那就成了深情浪子啦。”

  吴承恩可一点儿情面都不留,直接戳破徐渭那点儿自我陶醉,说道:“可就你现在这副模样,撑死就是个猥琐胖子,还深情浪子呢,你可拉倒吧。”

  徐渭一听,心里头那叫一个郁闷啊,心想着自己这会儿也就这么点儿念想了,还被说得一无是处,而且自己还只剩一个蛋呢,越想越觉得委屈,便侧过身子朝着墙躺着,气呼呼地说:“写书的人就没一个厚道的,哼。”

  吴承恩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打趣道:“厚道人怎么写书啊,写书就得把那些个事儿都如实写出来,可不就得显得不厚道嘛,不过话说回来,你赶紧跟我讲讲,到底怎么平息外头那些谣言啊,你可别在这儿藏着掖着的。”

  徐渭却不买账,哼了一声道:“我就不说,急死你,看你能咋办。”

  吴承恩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忙说道:“你要是现在把那法子说出来,我立马就去写一千字出来,绝对不含糊,你呀,就别在这儿跟我较劲儿了,赶紧说说呗。”

  徐渭听到吴承恩的询问后,立刻来了精神。他直起腰板,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这事儿简单,前人早就有办法,按旧例处理就行。”

  “什么办法?”吴承恩追问。

  “一个叫‘董卓进城’,另一个叫‘刘秀赚城’。”徐渭故意卖关子,嘴角微微一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简要解释了一下这两种方法的精髓,听得吴承恩频频点头。

  “高明!”吴承恩竖起大拇指,转身准备去安排。

  “赶紧写书啊!”徐渭见他磨蹭,忍不住催促道。

  “知道了,知道了。”吴承恩嘴上应付着,脚下却没动,“正事儿还没办完呢。”

  徐渭翻了个白眼,重新瘫回椅子里,心里暗自决定下次一定要让吴承恩先交货再给他出主意。

  与此同时,东塘街上的气氛却紧张得多,金科接到蔡家巷护卫的消息后,立刻派人将几个米店老板捆了起来。

  “为什么绑我们?”米店老板们挣扎着喊道。

   “尔等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违反了抗洪禁令第一条!”金科冷哼一声道:“按照禁令当枷号十日,名列耻辱碑!带走!”

  干枪手营的都是穷人,乐得见这帮黑心粮商倒霉,每年越是饥荒,他们就越是故意不卖粮食,早就该治一治了。

枪手们马上扑上去,把几个米店老板按在地上,用麻绳五花大绑起来。

然后金科将一个捕快叫到一旁,小声问道:“没收作案工具什么意思?暴徒都是空手的啊?总不会把他们手砍下来吧。”

“呵呵,营长想岔了。”捕快却奸猾奸猾的,便小声道:“上头的意思,怕是指米商们囤积居奇的作案工具吧?”

“哦。”金科恍然直拍额头。“肯定没错了。”

这种时候,大米比银子还有用。

他便又一挥手,下令道:“将囤积的物资没收充公!”

“是!”枪手们便将几家米店的粮食搬出来,又推来大车往预备仓里运。

五家店加起来,居然足足有三千石,比县里的存货还多,一直运到天黑还没完事儿。

老百姓全都跑到街上看热闹,对着那一辆接一辆的粮车指指点点,大骂奸商不是东西,居然囤了这么多粮还涨价惜售。

  铛铛的敲锣声响起。有衙役沿街高声道:

“本县粮食充足、供应稳定,每日都有两千石粮食送到,足够全县百姓食用,无需惊慌,无需抢购!”

仿佛为了证明衙役的话一般,五艘四百料的大粮船缓缓从留晖门驶入,沿着至和塘穿城而过。

  看到那些堆满粮食的平底货船,吃水线几乎要与船舷齐平了,岸边的老百姓如释重负的欢呼起来。

  南山寺,已经被改造成了抗洪指挥署。

正殿,佛祖跌坐莲台,悲悯的注视着写在照壁上的八个大字‘守土有责,保卫家园’!

大殿侧面墙上,悬着一张硕大的江防图。

那张图足有一丈多长,七尺多高,是徐渭根据郑若曾所绘的吴淞江昆山流域图,同比例放大出来的。

此时那蜿蜒曲折的吴淞江道上,已经被密密麻麻贴上了五十二张小纸片,纸片上只写了鲁晨、曹华、尤程、陈峡四个名字,其余的四十八张仍然空着。

吴淞江在昆山县的河道一共六十二里,鲁晨将其分成了四大防区,他与曹县丞、尤主簿、陈典史各领一防区。

每一防区又分成数量不等的十来段,每一段都设置一名段长。

段长负责组织分给自己的民夫,对相应江段堤坝进行修筑、维护和巡视,出现险情要及时向区长禀报,并听从区长和总指挥的调遣,必要时对兄弟区段进行支援。

但大老爷没有自行指定段长,而是命各区长在杂职官、书吏和士绅中,自行招募任命。

这样可以让关系好的人抱成团,避免有矛盾的凑在一起。

且每个防区对士绅们的重要性截然不同……好比郑家的田产庄园都在南山寺以北,自然最着紧鲁晨的防区了。

而顾家的产业都在上游的姚家堰,南山寺就算决堤,也淹不着顾家,所以顾大栋肯定会选尤主簿的防区。

这些微妙的区别,只有每个人自己最清楚,所以还是让他们自由搭配,才能尽心尽责。

待到分组完毕,鲁晨便让所有人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然后带着他们给佛祖上香,又在佛祖面前一起发了誓。

“绝不擅离职守,麻痹大意!绝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绝不知情不报,见死不救!绝不不遵号令,临阵脱逃!”

“如违此誓天打雷劈,死后永坠阿鼻地狱!”

话音未落,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人都看到佛祖金身彩光大盛,让整座大殿都蓬荜生辉!

“啊,佛祖显灵了……”

曹华、顾大栋等人纷纷惊呼起来。

看着那忽隐忽现,投射在殿顶各处的七彩毫光,官员士绅们或是惶恐,无不顶礼膜拜。

这下再没人敢不把自己的誓言当回事儿了。

佛祖已经聆听显灵,违背了在佛前发过的誓言,是真要遭天打雷劈、下阿鼻地狱的……

待到异象消失,大殿中恢复如常,鲁晨才带着官绅们起身。然后鲁晨转过身来,神情严肃的对众人道:

“诸位,佛祖悲悯,不忍看我们昆山百姓继续受苦了。此番有佛祖保佑,我们一定能守住江堤!保住我们的家园的!”

“人在堤在,堤亡人亡!”情绪激动的士绅们高喊出了比鲁晨更激进的口号。

“在堤在,堤亡人亡!”众人都跟着大喊起来。

大殿中的气氛马上不一样了。

所有人看着写下自己名字的江防图,蓦然生出一种与江堤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神圣感和责任感。

激动之余,顾老爷当即宣布,要捐出三百石粮食,以供工食!

郑若曾也跟上,宣布捐两百石赈灾。

戴家老爷子戴高也捐了两百石,另外两大家毛家和周家同样认捐了两百石。

这注定是要写进县志中的,八成还要立碑作传,岂能居于人后?

何况还是在佛祖面前认捐,有大功德、大福报的呀。

其余十八家也纷纷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五十。

各家加起来,一共捐了两千三石粮食,虽然依旧杯水车薪,但多多少少都尽了心力。

跟之前一毛不拔的吝啬样,态度已是截然不同了。

佛祖含笑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