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亲得和亲人一样
午宴结束后,李铭与二王一同移步至那座名为“仓山”的人造山上,继续着他们之间的交谈。
这座仓山,花木繁茂,错落有致,其间流水潺潺,仿若奏响了一曲自然的乐章,山上还建有一座精致的八角亭,名为“兰亭”。
人处于兰亭之中,整个州城的景色便尽收眼底。就连不远处的知州衙门,里面的一举一动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想来,若是知州大人升堂时,偶然抬头瞥见仓山上有人正朝着自己指指点点,心中想必不会畅快。
可那又怎样?王家此刻自是惬意非常,哪会去在意知州大人的感受。
三人坐在兰亭内,悠然品尝着新上的西山云雾茶,此时,外面雨声悦耳,与潺潺流水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构成了一首美妙的旋律。
李公子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难怪那些士大夫常常动不动就辞官回家呢,这般如神仙般的逍遥日子,实在是太具吸引力了。
李公子回过神来,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对着王梦祥和王世懋说道:
“刚才在众人面前不方便说,二位打算向昆山捐粮这件事,还得再考虑考虑。”
“哦?有什么不合适的吗?”王梦祥问道。
“二位的好意我当然很感激,但要是收了二位的捐献,难免会让其他人家有压力。”李铭解释道,“再去别人家的时候,人家是捐还是不捐呢?没有人愿意被强迫做决定,哪怕是他本来就想捐,也会心里不痛快的。”
二王对视了一下,不太好再坚持了。
“还有,昆山有十几万灾民需要养活,推行以工代赈之后,消耗的粮食会更多。”李铭接着严肃地说,“现在刚进六月,夏收能不能保住还不确定,秋粮能不能种下去也是个问题,几十上百万石的粮食缺口,光靠募捐根本没用,而且大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象征性地捐一点就行,再多真没必要。”
“还是贤侄考虑问题全面。”王梦祥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又关心地问,“如果不让他们捐献的话,你打算怎么办?全靠你自己买吗?”
“我可不想做沈万三第二。”李铭果断地摇了摇头,然后搬出江南公司当作挡箭牌,“我和别人一起成立了一个江南投资公司,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借给县里钱,这样县里就有钱买粮食了……”
李公子正准备详细讲讲公司的盈利模式时,却发现二王露出了像色狼看到美女一样的眼神。
“公司?”
“江南公司?”
王梦祥和王世懋急不可耐地问道:“是不是就像西山公司那种?”
“可以这么理解。”李公子点了点头。
做生意,诚信是最重要的,李公子向来不说谎。
虽然他这个公司的名字,是昨天为了应付吴承恩临时取的。
至于公司股东,目前还没办法确定。
“现在还能不能入股啊?”王梦祥抓住李铭的左肩膀,激动地问道。
“最多能给我们多少股?!”王世懋抓住李铭的右肩膀,呼吸急促地问道。
王如龙瞧见这情形,微微一顿,脚步迟疑着,没有径直冲进亭子去解救公子。
“疼疼疼,快放开我。”李铭此刻的模样,颇有些哭笑不得。
那两人听到这话,这才略显尴尬地讪讪笑着,缓缓松开了手,可眼神里依旧热切,直勾勾地盯着李公子,满脸期待。
“快讲讲!快讲讲!”两人急切地催促着。
“难道二位不打算先问问,这位公子究竟是做什么的,能不能赚到钱吗?”李铭苦笑着问道。
“用不着问!先加入再说!”王梦祥猛地一拍大腿,神色坚决。
“就凭李公子的名声,那也得毫不犹豫地先入为敬!”王世懋同样一拍大腿,语气笃定。
两人不仅言语一致,动作也出奇地同步,真不愧是本家,行事风格都这般相似。
“这,这……”李铭被两人如此捧场,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心里暗自思忖,看来这还真是个看脸的社会啊,不过这里的“脸”,倒不是指自己长得帅,而是感觉脸上仿佛写着“我会挣钱”四个字。
兰亭之中,气氛静谧。
李公子思索片刻,缓缓伸出四根手指,神情严肃地说道:“江南公司总共有四百万股份,每股的面值是一两银子。”
他屈起三根指头,缓缓说道:“我能以票面价格给你们总共最多四十万股,不过要求至少有一半得用粮食来支付。”
“好,没问题!”二王一听,顿时喜出望外,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铭会如此大方。
“就这么定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其实,他们此前早已对西山公司做过一番细致深入的研究,经过仔细梳理,他们发现除了李铭和长公主之外,其余各家在西山公司的占股比例都不超过百分之一。
而如今,李铭竟愿意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与他们分享,这让王梦祥和王世懋感到十分意外,自然也是受宠若惊。
在他们看来,李公子这是把咱们当作自己人啊。
李公子却有些无奈地摸摸鼻子,心里想着这和西山公司的情况可完全不同好吧?
两人担心李铭会突然反悔,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告罪起身,随后,他们撑着伞急匆匆地来到山后提水的水车旁,开始商议起具体事宜。
“贤侄,咱们就五五分账吧。”王梦祥略作思考后,主动提议道。
“十万两银子,五万石粮食……”王世懋皱着眉头,只觉得一阵头大如斗。“我家目前一下子实在拿不出来这么多啊。”
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哎,今年在海上折了两批货,我家的经济状况是元气大伤啊,不然的话,我哥也不会选择躲出去当官,躲避这一时的难题。”
王世贞在文坛颇具影响力,堪称盟主级别的人物,且出手极为阔绰,为人十分慷慨,如此一来,平日里总有一大帮人围绕在他身旁,吃穿用度都由他提供。
毕竟,若不是冲着他的这份慷慨,谁会整天围着他转,百般奉承呢?
后来,王世贞寻了个借口躲了出去,这一躲,家里顿时安静了许多,开销也显著减少了。
要知道,一般人出去当官,都能想办法为家里赚些钱回来,可王世贞出去当官,倒有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家里省了不少钱。
虽说一个是开源,一个是节流,但在这经济账上,效果倒是差不多的。
此时,王梦祥却爽朗地开口了:“这有什么难的,缺多少银子,老夫借给你们家便是,等过段时间赚了钱,再还我家不就成了。”
“北京那些买了西山公司原始股的人啊,可都赚得盆满钵满了。”王梦祥进一步解释道,“咱们也别贪心,要求别太高,能赚个三五倍,总归是没问题的吧?”
王世懋听了,不禁轻轻点了点头,他们兄弟二人在经营之道上,着实没什么天赋和本事,这些年,全靠着王梦祥在一旁指点,家中的经济状况才得以维持,没有衰败下去。
若是没有王梦祥这般极力地怂恿、出谋划策,就算王世懋眼馋西山公司股票那令人咋舌的丰厚收益,也是绝对不敢下这么大的血本去投资的,毕竟,这其中的风险,对于不擅经营的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以承受了。
不过,王梦祥既然有这样的想法,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他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总能嗅到一些别人察觉不到的商机,就像这次的西山公司原始股,他既然认定能赚钱,那多半是有几分把握的。
而王梦祥这边,他之所以如此热心地想要帮着王家投资,也是有他的打算的,他觉得王家兄弟虽然不擅经营,但人品可靠,与他们合作,自己也能从中受益,而且,若是这次投资成功了,不仅能让王家对自己更加感激,自己在生意场上的名声也会更响亮。
“多谢伯父的这份心意了。”李铭微微颔首,随即说道,“还请借给我家两万两银子以及两万石粮食,关于股份呢,咱们就按照四六开,我占四成,您占六成。”
王梦祥听后,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行,就这么定了。”随后,他便吩咐下人去拿纸笔和印泥,准备跟李铭订立字据。
瞧那架势,仿佛要掏钱的不是他们,而是李公子一般。
在兰亭之中,氛围静谧而闲适,李铭神色从容,云淡风轻地看完面前摆着的两张转让文书。
其中一张写着,甲方李铭将江南公司的二十四万股转让给乙方王梦祥;另一张则是甲方李铭把十六万股转让给乙方王世懋。
接着,李铭面露一丝歉意,向两人解释道:“实在不好意思,我此次出来得比较匆忙,连江南公司的印章都忘带了。”
“无妨,只要公子签上名,再盖上私章,我们就认可。”王梦祥和王世懋倒是丝毫不在意,异口同声地说道。
从仓山上下来之后,三人的神情愈发显得亲密无间了……毕竟如今大家有了共同的利益牵扯,在这利益的纽带之下,仿佛就成了世上最亲的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