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西山岛
“好啊,原来是把我诓来当免费劳力!”潘季驯身为水神,脾气却火爆得很,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转身就要离开。
“快拦住中丞大人!”鲁晨没能拉住他,急得直跺脚。
躺在泥地里睡觉的人被吵醒,揉着眼睛不明所以。
鲁晨刚要上前,人群中突然窜出一条沾满泥巴的身影,单膝跪地,双手挡住潘季驯的去路。
“中丞,请留步!”
潘季驯吓了一跳,瞪着这个满脸是泥的男子。“你是谁?”
“下官是昆山典史陈峡。”那人抹了一把脸,依稀能看出是在龙王庙坚守了六天六夜的陈典史的模样。
“你是个好官,让开。”潘季驯一瞪眼。
“请中丞先听大老爷讲完。”陈典史却一动不动。
“中丞息怒,不知如此荒谬的说法从何处听来?”鲁晨赶紧追上去,连连作揖。
现在潘季驯是他的定海神针,可不能就这么放走。
“你好兄弟亲口说的啊!”潘季驯吹胡子瞪眼,语气不善道,“若不是他信誓旦旦地说那事,把老夫的兴致勾了起来,我何苦跑到这昆山来?”
“那是为民解难嘛。”鲁晨小声回应道。
“少跟老夫来这套。”潘季驯啐了一口,接着说道,“现在雨停了,水流也缓了,老夫得走了。”
“中丞请留步,我想再确认一下,真是我那兄弟跟你说他要修一条石头堤坝的事?”鲁晨又追问了一遍。
“还能有假?”潘季驯冷淡地回应:“他给我的信还在南山寺放着呢,你要是不信,大可以自己回去瞧瞧。”
“哈哈哈……”知县大人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鲁晨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李铭还悄悄准备了这么个惊喜。
哈哈哈哈,昆山也要有石头江堤了,以后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羡慕吴江县了!
“你笑什么呢?”潘季驯被笑得一头雾水,满脸疑惑地问道。
“我是笑他,心里根本就藏不住事儿。”鲁晨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他就是怕说出来大家不信,所以才憋着不说,想给大家个惊喜呢。”
“惊喜?你给我好好解释解释,这到底什么叫惊喜?”潘季驯目光上下扫视着鲁晨,满脸都是不信任的神色,“我看啊,你这家伙又是在想着法儿诓人呢!”
“哎呀,哪能呢。”鲁晨急忙摆手,“我兄弟的想法就跟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我可以用头上这顶乌纱帽担保,要是修不出这条堤来,我自己就主动辞官走人。”
在旁边听着的老百姓们一听这话,顿时都被吓坏了,一个个赶紧爬起来,朝着鲁晨“砰砰”地磕头,苦苦哀求起来。
“老父母啊,您可千万不能丢下我们不管啊……”
“是啊,咱们昆山这一天都离不开大老爷您啊……”
“要是没了您,我们可怎么活下去呀!”
要知道,昆山县都已经好多年没遇上一位能真正为大家着想,让大家都能吃饱饭,还能带着大家把堤坝守好的清官了,好不容易才来了鲁晨这样的好官,怎么能刚来就让他走呢?就算使劲儿绑,也得把他牢牢绑在这县太爷的位置上,好歹干满三年再说啊。
“各位父老乡亲别着急,别慌。”鲁晨赶忙出声安抚众人,“我刚刚刚上任,怎么可能就这么走了呢?我啊,是用这种办法,求潘中丞留下来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
老百姓们这才恍然大悟,紧接着又赶紧围到潘季驯身边“砰砰”地磕头,央求起来……
潘季驯在众人的劝说下,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心中暗自咒骂鲁晨,觉得他表面忠厚,实则狡猾,竟用民意来逼迫自己。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潘中丞狠狠地瞪了鲁晨一眼,闷声说道,“我就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要是到时候修不起那道石头堤,你就等着我参你一本吧!”
鲁晨却信心满满地回应:“放心,一定可以。”其实,他也是刚刚才听说李铭要修这样一道石头堤。
看到大老爷和潘中丞都不走了,老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一旁的郑若曾却只是苦笑,他心里清楚,本县地势平坦,恐怕连修堤所需的石头都凑不齐,难道要把本县唯一的玉峰山给敲了吗?那可是昆山县的风水宝地,曾经一连出了三个状元,是这里的文脉所在啊……
“这地方确实不错,华大哥。”李铭踩了踩脚下的巨石,说道,“这种东西,整个苏州也就只有这里才有。”
李铭蹲在那块灰白色的大石头旁,仔细地观察着,一个月的大雨冲刷让这块石头变得一尘不染,呈现出一种莹白的光泽,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李铭站起身,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对着身边的人说道:“这是石灰岩,更准确地说,是水泥用石灰岩!整个太湖周边都是石灰岩,但只有西山岛的石灰岩适合用来烧制水泥!”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难掩激动地说道:“而且在整个江南地区,只有西山有煤矿!”
周围的人都专注地听着,李铭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有珍贵的黄铁矿!这里简直就是一方天赐的宝地,不过只有在本公子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所以,西山必须归我所有!”李铭坚定地说道。
要知道,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是非常适宜耕种的冲积平原,也正因如此,整个长江中下游平原山脉稀少,矿产资源更是极度匮乏。
像煤矿、石灰石矿这类在北方或者西南地区很常见的矿产,在苏松地区却很难找到踪迹。
而唯独这西山岛上,两样矿产都有,并且还有提炼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黄铁矿。
西山岛,是大自然对江南地区一份独特的馈赠。它地处太湖之中,与陆地隔绝,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忽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
在民国时期,从西山走出去的实业家们,将家乡特产的煤和石灰石送到德国进行化验。经过专业的检测分析,证实了这些资源是可以进行开采和使用的,在此之后,岛上陆续建立起了煤矿和水泥厂。
解放后,西山依旧持续不断地为苏州乃至上海供应着大量的煤和水泥。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由于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煤矿和水泥厂最终被关停。
虽说李公子在北京成立了西山煤业,并且垄断了京师八成以上的煤炭资源,但是受到“百里不贩樵”这一传统观念以及实际运输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北京的煤炭很难供应到江南地区,即便北京的煤品质再好,也难以拉到苏州来使用。
在现有的煤炭产区中,距离苏州相对较近的徐州,也在千里之外,而马鞍山距离苏州只有五百里,李公子去年还专门去那里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那里根本就还没有进行开发。
李铭没有其他选择,必须拿下西山,以此为根基逐步发展壮大,之后再做其他谋划。
“是江南公司发展需要的?”华伯贞确认了一遍。
李铭点了点头。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华伯贞一听立马答应下来。
“多谢大哥,不过钱就不需要大哥费心了,只需要大哥帮我搞定地契还有附近的势力就好。”
“小问题。”华伯贞直接答应了下来,这就是李铭拉拢这些地头蛇的目的,搞定了他们自己想要做事就会容易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