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舱壁上的蚀刻纹路在低光下泛着冷调的银灰,像一道尚未闭合的伤口。秦烈的手指悬停在扫描仪边缘,没有按下启动键。那一声“嗒”仍在耳膜深处回荡——不是错觉,是某种结构在真空环境中自发断裂的实感。他缓缓抽出通信模块,重新封存进空间隔离层,转而取出一枚新制的抗干扰合金外壳,表面螺旋纹路与前夜生成的无人机完全一致。
他没有多言,只是将外壳递向张峰。后者接过时,指尖感受到一丝异常的温热,仿佛金属内部有微弱电流在循环。
“最后一次测试。”秦烈说,“三分钟后发射。”
控制室内,空气凝滞如铅。李薇站在神经监测终端前,目光锁定林雪的生命体征曲线。心率稳定,呼吸频率正常,但脑波图谱边缘已出现细微毛刺,频率正缓慢向89赫兹靠拢。她将脉冲贴片贴合在颈后预设节点,胶质层自动吸附,微电流渗入皮肤。
“贴片激活,阻抗匹配完成。”她低声汇报。
林雪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瞳孔收缩了一圈。她没说话,只轻轻点头,动作幅度极小,像是怕惊动体内某种潜伏的东西。
陈浩的手指在离线终端上滑动,调出无人机的最终校准参数。屏幕右下角倒计时归零,一声几乎不可闻的震动从地底传来——微型穿地机已启动穿层程序。
“进入第一断层,深度183米。”张峰盯着三维地质模型,“传感器关闭,仅保留触觉反馈。”
画面切换为机械臂的力觉模拟视图:岩层挤压合金外壳,裂缝在压力下缓慢延展。无人机像一条金属蠕虫,沿着断层缝隙无声爬行。温度、湿度、气流方向的数据流开始回传,每一帧都经过加密压缩,直达空间内嵌系统。
突然,热成像图上闪出一点红斑。
“异常热源。”陈浩声音绷紧,“坐标偏移0.4度,疑似主动扫描阵列启动前兆。”
秦烈立刻抬手:“暂停空间所有非必要设备运行。”
空间接口舱的指示灯逐一熄灭。就在那一瞬,林雪的右手猛地抽搐了一下,腕部作战服下透出一丝微弱紫光,持续不到半秒,随即隐没。
“共振初同步。”李薇盯着监测屏,“脑波上升至87.6赫兹,仍在可控范围。”
秦烈没有看她,只盯着全息投影中那点红斑。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人体能否在意识被牵引的瞬间,仍保持最后一丝自主。
“继续蠕行。”他下令。
无人机缓慢挪移,机械臂探出,在井道盲区的岩壁上刮取一层尘埃。样本舱自动密封,内部气压平衡。就在准备返程时,机械臂夹缝中勾住了一缕细丝——银灰色,带有金属光泽,形态接近毛发,却无毛鳞片结构。
陈浩放大图像,瞳孔微缩。他没出声,只将该帧画面标记为“待分析”,随即触发无人机自毁协议。合金外壳在高压电流下熔解,残骸沉入断层深处。
“外部侦察完成。”张峰松了口气,“路径确认,入口安全窗口为11分钟。”
林雪站起身,战术匕首在指尖翻转一圈,稳稳插回腿侧刀鞘。她走向地表伪装点——一座废弃的地下变电站,外表锈蚀严重,内部已被改造为临时渗透通道。
陈浩紧随其后,背包中装着由无人机改装的信号中继装置,外壳涂覆抗干扰涂层,内部无主动发射模块。
两人在夜色掩护下抵达入口。铁门后是一条倾斜向下的混凝土通道,尽头被一道生物识别光栅封锁。蓝光扫过空气,等待活体组织触发。
林雪抬起左手,指尖划过掌心。血珠渗出,滴落在感应区。光栅闪烁两下,发出一声低频嗡鸣,缓缓开启。
“初级验证通过。”陈浩迅速释放伪装信号包,模拟日常维护机器人的数据流,“系统未报警。”
他们贴墙前行,脚步压到最低。通道内无照明,仅靠战术目镜捕捉微光。空气潮湿,带着铁锈与腐土混合的气味。每一步都踩在时间边缘——下一次能量脉冲将在6分37秒后到来。
3分12秒时,他们抵达第一中继点。陈浩将信号牵引装置嵌入墙体预留槽,激活离线链路。绿色指示灯亮起,短暂闪烁三次,确认连接稳定。
“中继建立。”他低声说。
林雪靠在墙边,呼吸节奏未变,但右手无意识地抚过左腕。就在光栅验证后,她的伤口并未凝固,血液在皮肤表面延展成一道短暂的紫色纹路,持续五秒,随后如墨迹入水般消散。
她没看,也没提。
可陈浩看见了。他盯着那片皮肤,喉结动了动,最终将视线移开。
倒计时还剩2分18秒。
秦烈在控制室收到中继确认信号,手指在终端上轻点,调出脉冲周期模拟图。曲线本应稳定上升,却在即将进入峰值前出现一个微小突刺——提前了1.2分钟,强度超出预测18%。
“脉冲异常。”他立即下令,“李薇,准备二级抑制剂。”
话音未落,监测屏上林雪的脑波曲线猛然跃升至89.1赫兹。
她正靠在墙边,右手突然抬起,指尖不受控地敲击混凝土墙面。节奏稳定,每秒三次,与空间接口舱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林雪!”陈浩抓住她肩膀。
她猛地睁眼,瞳孔收缩如针尖,嘴唇抿成一条线。下一瞬,她咬破舌尖,鲜血从嘴角溢出。剧痛让她短暂清醒,喉咙里挤出一声低吼:“别开芯片……我能控住。”
她抽出匕首,在墙面上快速刻下一段波形——正是当前脉冲的频率图谱。每一划都深而急促,像是在对抗某种无形的牵引。
刻痕完成的瞬间,凹槽中渗出一滴液体。
紫色。
它顺着刻痕缓缓滑落,在混凝土表面留下一道湿痕,随即被干燥的空气吸收。
林雪靠回墙边,呼吸急促,但手指终于停止了敲击。她抬手抹去嘴角血迹,眼神恢复清明。
“数据……传回了吗?”她问。
陈浩点头:“已加密上传,直达空间系统。”
秦烈在终端前沉默片刻,手指在阻断芯片的激活键上悬停一秒,最终移开。
“继续推进。”他下令,“目标第二中继点,距离87米,预计耗时4分12秒。”
通道前方,灯光依旧熄灭。只有战术目镜中的绿色轮廓在延伸。林雪站直身体,右手再次按在左腕,这一次,她的动作不再是压制,而是感知。
她能感觉到——某种频率在体内回荡,像钟摆,像心跳,又像一句低语,在神经末梢反复回放。
“它在叫我名字。”
声音极轻,仅秦烈通过骨传导耳机捕捉到。
他没有回应,只将那段音频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存入空间隔离数据库。
前方通道拐角处,一道新的光栅静静等待。比前一道更窄,扫描频率更高,且带有动态识别机制——不是简单的血液验证,而是需要持续的生命信号维持通行。
林雪看着那道蓝光,忽然说:“我不能停。”
“什么意思?”陈浩问。
“如果我在里面失控,别等指令。”她转头看他,“切断链路,毁掉中继,自己撤。”
陈浩摇头:“我们是一起进来的。”
“这不是情分问题。”她声音冷了下来,“是任务。我如果变成他们的‘钥匙’,你们谁都出不去。”
陈浩盯着她,最终点头。
他们再次前行。距离光栅还有十米时,林雪突然停下。
“等等。”
她抬起右手,指尖在空气中轻轻一划,仿佛触摸到某种无形的屏障。
她的瞳孔微微扩大。
“它知道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