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北齐历代皇帝,除去开国皇帝高洋,和末代后主高纬,以及高殷、高恒两小只,其余的孝昭、武成二帝得国都算是不正的,但孝昭帝在位时间很短没有什么恩幸,最喜欢重用恩幸的是武成帝一系。
考《北齐书·恩幸传》,不难发现,虽然第一个入传恩幸是高欢时期的郭秀,但北齐皇帝大规模任用恩幸,确是从武成帝高湛开始的。(至于高演重用的王晞,准确来说不能算是恩幸。)
至于为啥就高湛高纬父子重用恩幸,这是一个值得说一说的话题。
高湛继位时,北齐的局势极其动荡,先是乾明之变高演篡了高殷,然后高演没多久也死了,高湛又取代了高演的太子高百年。
而北齐宗室的力量是强大的,高洋在位时期能压得住,高湛就未必可以了,更何况还有个前任太子高百年;而鲜卑武将在乾明之变中捞到了不小的利益,高湛也未必镇得住场子。
高湛不像高洋或者高演,高洋高演都是在军队中真刀实枪打过来的,有军功,镇得住场子,而高湛在面对段韶、斛律一家这样的顶级军阀时肯定会发慌的。
而高湛去世后,留给高纬的更是一个烂摊子。军方那帮人可不可靠真的是个未知数,与大一统时期不同,这种乱世奉行的观念一直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高纬又只是个小孩,而且宗室也不是什么善茬。
琅玡王高俨起兵一事,对高纬的震动应该是巨大的,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打进来杀了父亲最倚重的和士开,更令他震撼的是很多宗室、军方对这件事就是看着,一点动作都没有……
广宁、安德二王适从西来,欲助成其事,曰:"何不入?"辟疆曰:"人少。"安德王顾众而言曰:"孝昭帝杀杨遵彦,止八十人,今乃数千,何言人少?"
高纬在平定这件事之后,便有了不少动作,因为他是真的看到宗室和军方对自己的威胁了。
杀斛律光、杀高肃,宗室和军方都平了一个遍;因为高俨的原因,他还对自己的兄弟有了阴影,别说给个官当了,全都关在宫里不让出去。
这些事当然大幅度削弱了北齐的国力,但是高纬本人的控制力却加强了。
打压宗室军方而出现的权力真空里,他见缝插针地安插自己的亲信,高阿那肱懂点军事,穆提婆、陆令宣弄去玩政治,其余的韩凤、韩宝业、卢勒叉、齐绍等等等等,全都给高官显职,无论是太监、胡儿、苍头还是装神弄鬼的术士,只要对他有利,他一概重用。
但他最终玩脱了。
高纬始终不明白,为何他叔叔高洋宁愿自己的孩子被篡位也不肯杀掉高演高湛一了百了,他的眼里始终只有自己,没有北齐的社稷。
搞笑的是,高纬冤杀了斛律光,但在北周打来时却想着斛律光显灵替他抵抗敌军。
时又有开府薛荣宗,常自云能使鬼。及周兵之逼,言于后主曰:"臣已发遣斛律明月将大兵在前去。"帝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