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得很晚,当我用手机写完文章时,时针已悄然指向12点。困意如潮水般涌来,眼皮沉重得想要合上,可思绪却像脱缰的野马,在脑海中肆意驰骋。
睡前,我又一次点开班级群查看信息:“各位考生,自明天起,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顺利入场,缓解考点附近交通压力,经县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在滨湖学校路口对机动车辆实行交通管制,设专用送考车,除两轮电动车、自行车之外,其他车辆一律禁行。给各位考生和家长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读完这条消息,我忍不住轻轻推开儿子的卧室门。屋内灯光柔和,空调嗡嗡轻响,儿子盖着夏凉被躺在床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到我进来,他像找到了依靠般说道:“妈,我睡不着。”
“我知道,也许你很多同学此刻也和你一样辗转难眠。你是想让妈妈陪陪你,还是自己安静待一会儿?”
“妈,你陪我10分钟吧!”
人美心善的弟媳同样牵挂着儿子的高考,特意送来另一个手机叮嘱道:“姐,两个手机都定上闹钟,可别耽误了孩子考试。”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放心吧,我肯定能准时醒来。”
我将闹钟设定在6点,儿子还特意嘱咐我到时候叫醒他。想到平日里好学上进的儿子,心里满是欣慰与自豪。高考不过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无论最终成绩如何,都无法定义未来的无限可能。就像马云、任正非、琼瑶:他们当年高考虽未发挥理想,却依然凭借努力与坚持,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或许是心里装着事,整夜都睡得不踏实。闹钟还未响起,我就已清醒。给手机充满电后,我仔细检查昨晚写好的文章,反复修改了两次才发送出去。可发送后又发现不少错字,即便再次修正,仍有疏漏。虽然有些懊恼,但也只能释然——人生不也如此吗?总有些不完美,却也正是这些遗憾,让生活多了几分真实与温度。
厨房早已飘来阵阵香气,妈妈精心准备了手工挂面,细细长长的面条,在沸水中舒展身姿,盛在碗里热气腾腾。我和儿子坐在风扇前,慢慢品尝着这份温暖,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餐桌上摆放着四个煮熟的鸡蛋,儿子吃了一个便不想再吃,妈妈温柔地劝道:“再吃一个吧!挂面吃不完没关系,鸡蛋可得多吃个,有营养。”一个鸡蛋容易让人联想到零分,而两个鸡蛋配上一碗面,饱含着长辈对晚辈最朴实的祝福与期许。
妈妈有些着急,不停催促:“东西都收拾好了,没别的事就早点出发吧,别误了考试时间。”弟弟却在一旁淡定地说:“现在还不到7点呢!7点40出发都来得及,这么早去也没什么事。”
7点30分,我准备出发,儿子却依旧气定神闲。见他不慌不忙的样子,我也跟着安心下来:“那你说咱们几点走?”“再等10分钟吧!”既然儿子听舅舅的建议,我便也选择相信。
骑着电动车很快来到中原加油站,往东拐的路上,七八辆醒目的高考专用公交车整齐排列。鲜红的警戒带将私家车与送考公交车分隔开来,一辆又一辆公交车载着怀揣梦想的学子,驶向他们人生的重要战场。我和许多骑电动车送考的家长一同前行,畅通无阻的道路,让这份奔赴多了几分从容。
目送儿子走进考场后,我将电动车停在树荫下。烈日炎炎,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痒痒的触感,恍惚间竟让我想起儿时在田间劳作的时光。考场外,商家、警察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不停,为等待的家长们免费送上清凉的饮用水和甘甜的西瓜。卖手机的、卖电脑的、提供志愿填报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往来其间,让这片等待的区域充满了烟火气。
考试期间,亲戚朋友的祝福短信和电话接连不断。此刻的考场,不仅是孩子们的战场,也是家长们的考场,我们虽无法替他们执笔答题,却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陪伴、全力支持。
十辆公交车在校门口一字排开,司机招呼着陪考的家长进来。车里的空调凉凉的,人们在车上随意地交谈,司机不停地开关车门,人们在车上自由出入,不知不觉快到了考试结束的时间。
穿着红色志愿服的青年们,双手捧着长方形竹板,竹板里整齐码放着切好的西瓜。西瓜红瓤绿皮,色泽鲜艳。他们面带微笑,眼神专注,随时准备迎接走出考场的学生来品尝西瓜。
看到出来的儿子,我载着他回家,一路上有人给递西瓜、递水。儿子被阳光包围,忍不住说了句:“真好!”
是啊!看着这些随时为考生服务的人们,有你们真好。有机会我也要接过这份温暖,让爱一代代接力传下去。
曾几何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校园里耳熟能详的调侃。但如今我更愿意相信,高考是青春赠予的一份特殊礼物,它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愿所有怀揣梦想的考生,都能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考场上绽放光芒,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