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之后,日子反而有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李不凡开始像一个真正的“居士”那样,在栖云观生活。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学着分辨药圃里的草药,虽然记住名字比记住函数库还难。
他跟着道士们一起打扫庭院,笨拙地挥舞着扫帚,扬起的尘土总比扫掉的落叶多。
但他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院中那个身影所吸引。
持恒,这个被大家叫大师兄的人。
每日天色未明,当观里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中时,持恒的身影便已准时出现在庭院中央。
剑光如水,在微曦的晨光中,拉出一道道清冷的银线。
他的剑法,没有一丝烟火气。
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凌厉,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仿佛每一个角度都经过千百次的计算。
那是一种纯粹的、为了杀伐而存在的技艺,却又在动静开合之间,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李不凡看不懂招式,但他看得懂“系统”。
在他的眼中,持恒的剑法不是一套武学,而是一段正在运行的复杂程序。
每一剑的刺出,是函数的调用。
每一次的格挡,是异常的处理。
每一次的辗转腾挪,是算法的优化。
然而,作为一个顶级的程序员,他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本能。
他看到了一个BUG。
一个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却又客观存在的BUG。
在持恒一套行云流水的剑招中,有一式由守转攻的关键衔接。
长剑回撤格挡后,紧接着便是一记迅猛的直刺。
但在格挡与直刺之间,持恒的重心会有一个极细微的、向左侧的偏移,然后再瞬间回正,发力前刺。
这个动作极快,甚至为整套剑法增添了一种顿挫的美感。
可在李不凡的脑海里,自动生成了一张力学分析图。
那多余的偏移,就像一行冗余的代码。
它消耗了微不足道的能量。
它造成了毫秒级的延迟。
在普通人眼里,这无伤大雅,甚至是精妙。
在一个追求极致效率的系统里,这就是瑕疵。
这个发现,像一只小虫,开始啃噬他的内心。
他想指出来。
这种看到BUG不指出来就浑身难受的冲动,几乎是刻在程序员基因里的。
但他又不敢。
对一个剑术大师指出他剑法里的“瑕疵”,这无异于当面质疑一个大厨的盐放多了。
尤其对方还是那个看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持恒。
这几天,李不凡感受得清清楚楚。
持恒的冷漠,像山里万年不化的冰。
终于,在一个清晨,当持恒收剑而立,胸膛微微起伏,额上渗出细密汗珠时,李不凡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
他走了过去。
持恒的目光扫了过来,依旧是那种审视的、不带任何感情的眼神。
“有事?”
声音比剑锋还冷。
李不凡喉咙有些发干,准备了一路的开场白忘得一干二净。
他只能硬着头皮,用最谦卑的姿态,微微躬身。
“持恒道长,我……有个地方看不明白,想请教一下。”
持恒的眉毛几不可查地动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他继续。
李不凡的心跳得有点快,他小心翼翼地组织着语言,确保每一个词都听起来像是求教,而不是挑衅。
“道长,我刚才看您练剑,其中有一招,长剑收回之后,再向前刺出。”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抛出了那个困扰他几天的问题。
“为何那一招之后,您的重心要先向左偏移半寸,再回正发力?”
持恒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李不凡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但他必须把话说完。
“从……从‘力’的传递来看,这似乎会造成一个微小的能量损耗和时间延迟。”
静。
死一般的寂静。
连风似乎都停了。
持恒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冰冷之外的表情。
那是一种混杂着错愕与不悦的神情。
一个连马步都站不稳的外行,一个来历不明的异人,居然在跟他谈论剑法中“力的传递”?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李不凡那句“能量损耗”和“时间延迟”,却像两根细小的针,精准地扎进了他固有的认知体系里。
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
师父教的,便是如此。
传承下来的,便是如此。
这一招,讲究的是“蓄势”,是“破而后立”,那半寸的偏移,是势的起点。
可……损耗?延迟?
持恒没有斥责,也没有发问。
他只是缓缓举起了手中的古剑。
他重新演练了一遍那个动作。
格挡。
重心微移。
回正。
前刺。
这一次,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了李不凡所说的那一瞬间。
他清晰地感觉到,在重心左移再回正的过程中,一股积蓄的力量,确实有那么一丝难以察觉的……泄露。
而那个为了蓄势而存在的停顿,无论多么短暂,它依然是一个……停顿。
如果对手是与他旗鼓相当的高手,这一丝的泄露,这一瞬间的停顿,意味着什么?
持恒的额头,冒出了更多的冷汗。
李不凡看到他的神情变化,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在我们……我的家乡,做事情讲究一个‘最优路径’。”
“就是说,每一步都要为最终的目标服务,要尽量减少中间所有不必要的变量和步骤,这样才能用最小的力气,最快的时间,达成目的。”
他用自己最熟悉的逻辑,去解释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您的剑法,就像一个……一个完美的程序,但那个小小的偏移,像是一个可以被优化的变量。如果能将格挡的力量,直接转化为前刺的动能,路径最短,效率或许会更高。”
持恒沉默地站在原地,手中的剑,仿佛重逾千斤。
最优路径。
减少变量。
效率。
这些陌生的词汇,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入他那片名为“剑道”的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涟漪。
他练了三十年的剑。
第一次有人告诉他,他的剑,可以更“快”。
不是招式的快,而是逻辑的快。
许久。
持恒缓缓将剑归入鞘中,发出“噌”的一声轻响。
他转过身,第一次正眼看向李不凡。
那眼神里,冰冷的审视褪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沉思,甚至还有一丝……敬畏。
“你说的‘理’……”
他顿了很久,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有点意思。”
说完,他便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却让李不凡感觉到,有什么坚固的东西,在那一刻,被敲开了一道裂缝。
李不凡站在原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清晨的凉风吹过,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