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传位都是传
书名:在历史的角落: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北齐千秋几度春 本章字数:1034字 发布时间:2025-08-05

055.为什么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传位都是传长不传贤?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伪命题。

传长不传贤本身并不适用于所有封建王朝。奴隶社会商朝兄终弟及那一套不说了,毕竟商朝也不算封建王朝。

就从有皇帝开始算,同时仅统计帝位的传承,独立王国不计算在内。

第一个重灾区是魏晋南北朝,随便举两个例子,北齐肃宗高演将帝位传给高湛,北燕的开国君主高云和后来的冯氏甚至压根就不是一个姓的。

另外,蒙元的选举大汗应该也属于这个范畴。

若是以上都能被忽略掉,那还有一个例子能够让题主无话可说——哒清的秘密立储制度。

虽然秘密立储就施行了几代,而且很多时候选出来的皇帝还是长子,但这起码能体现哒清的态度。

而哒清的前几任皇帝,皇太极福临都不是嫡长子,康麻子的太子那是废了又立立了又费,九子夺嫡不完全是玩笑。

而“立长不立贤”最大的缺陷,就是贤的那个人,如果真的足够强大,你又不给他皇位,他是真的会自己来抢的。

李唐便有这样的传统,太宗开了个好头,此后李隆基又将这个传统继承了下去。明太宗朱棣算是二凤的精神传人,主打一个你不给我皇位我就自己来拿。

就以我最喜欢讲的北齐来说,高洋在历代君主中也算是有能力的了,结果知道高演会篡位后还执意将皇位传给高殷,不仅没了皇位,还白白丢了高殷的性命。

高演死前就明白多了,他能力没有高洋强,在位时间更是极其短暂,再加上还有高殷的前车之鉴,他没有能力让自己的儿子高百年坐稳皇位,就干脆直接把皇位传给弟弟高湛。

高湛就聪明一些了,感觉自己身体不行,就提前退位让儿子高纬先把皇位坐稳,最大可能的抑制宗室篡位的可能。

尽管这样,还是有高俨这样的“贤”者起兵,虽然失败也算是给了高纬当头一棒。

所以,题主所说的传长不传贤,是建立在皇帝拥有较大权威,但是还没有完全集权“朕即国家”的情况下的。

君主权力少,对朝廷的掌握程度不够,这种情况立谁就不是皇帝能决定的了。

而若是君权过于膨胀,显然秘密立储、不立太子才是最佳选择。

立长不立贤,能有效稳定政局,这一点很多答主都提到了,但这个制度并非贯穿封建时代的始终,而是时断时续,中间夹杂着一些兄终弟及、秘密立储,甚至是君主选举。

但立长不立贤还是主流。

因为封建时代皇帝很少一家独大,大多数时候都有各方势力与之制衡,立长不立贤能在使政权基本稳定的同时,制衡牵制君权,更符合各方势力的共同利益。

还有答主提到的,如何判断谁有能力,这一点反倒简单,直接一个奥斯曼继承法,谁也不立直接开启吃鸡大赛,谁赢了谁就是皇帝。

这样保准五代明君起步,选出来的肯定都是有能力的,但是对国力的损失有点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