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老巷故人 情真意切
李中阳与王效祖正欲动身去寻找二皇子,陈淼淼拖着病体来找李中阳:“我听说,三皇子成了太子,你怎么办?”
李中阳故作轻松的说:“一如既往。”
陈淼淼因为自己做不成太子妃,有些恼怒,她说:“你应该尽力争取,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李中阳何尝不想争取呢?但是对手是一奶同胞的皇弟,他不能为了争位,不顾兄弟情谊。
这个道理,王效祖也懂,他见李中阳神情中透露出无奈,便知他内心的纠结,于是帮他解围:“陈姑娘伤势未愈,不宜走动,赶紧回房歇息吧,我跟李大哥还有要事,失陪了。”
说着,王效祖便拉着李中阳离开了。
走到半道上,李中阳突然对王效祖说了一句“谢谢!”
王效祖自然明白他为何道谢,便说:“我还是喜欢以前那个高傲清冷的李中阳,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李中阳这才意识到,他跟王效祖认识这么久,以前总是打心底里瞧不起他,所以极少说感谢之类的话语。
如今,王效祖已经成长了许多,他不计前嫌,一次次的提供帮助,这些恩情,单靠“谢谢”二字是还不完的。
李中阳便在心里盘算,既然这小子对当官那么上瘾,以后局势稳定了,定要为他讨个官。
该去哪里找二皇子呢?李中阳一时没有头绪,他跟王效祖在皇城转悠,希望找到一点线索。
走到一条名为“沐恩巷”的胡同时,李中阳停住了脚步,他看着巷子口石匾上镌刻着‘恩深暮色重’五个大红字,喃喃说道:“不知道奶娘现在怎么样了。”
身后的王效祖走到巷子口,问道:“这是哪里?”
李中阳指着“沐恩巷”三个字说:“这不是写着吗,沐恩巷。”
王效祖说道:“哎呀,我认字,我是问,住在这里的都是什么人?刚刚听你念叨什么奶娘。”
李中阳说:“这里住的是到了出宫年龄,却无处可去的宫女太监们,听说,我的奶娘也住在这里,我却从来没有探望过她,不知如今是否安好。”
王效祖说:“进去看看呗!也不差这一会儿时间。”
李中阳犹豫稍许,带头进了胡同。
胡同里面死气沉沉,门扉多是紧闭的,漆色褪尽,露出木头的原色,有些门环早已锈蚀,铜绿斑斑,像是许久无人叩动。
偶有一两扇半掩的,从门缝里隐约能听见几声咳嗽,或是碗筷轻碰的声响,却又很快归于沉寂。
脚步声响起,缓慢而拖沓,像是鞋底蹭着地走。许久,一个佝偻的身影转过巷角,缓缓经过李中阳、王效祖二人身旁,稍作停顿,揉搓着浑浊的老眼,端详着两个年轻人。
李中阳问:“老人家,你可知道李秋香住在何处?”
老人尖着嗓子说道:“秋香啊,她住在里面,门口有棵大槐树。”
李中阳循着老人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巷子深处,一株老槐树歪斜着,李中阳跟老人道谢,随后继续前行。
来到树下,只见枝干虬曲,树皮皲裂,树下散落着几块磨得发亮的青石,想必是有人日日在此闲坐。
木门虚掩着,李中阳叩响了门环,但是没有人出来。
王效祖说:“我估计你那奶娘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了,门又没关,直接进去便是。”说着,上前推开了大门。
李中阳不喜欢王效祖这种冒冒失失的性格,但是也很无奈,只能跟着他一同走进院子。
院子里坐着一个老妇,她一手拿着铜镜,一手拿着木梳,正在梳头,每梳一次,木梳上就会多一些头发。
李中阳望着老态龙钟的奶娘,有些不敢认,在他印象里,奶娘一直是少妇模样,如今已变成了老妪,头发脱落的所剩无几,脸也变得松松垮垮,完全没了当年的美貌。
“奶娘?”李中阳的声音有些颤抖。
听到声音,李秋香停下手中动作,回头张望,看见突然出现在家中的两个年轻人,显然吓了一跳。
她慌忙站起身来,一边将头发拢起来扎好,一边问:“二位公子是?”
李中阳上前握住李秋香的手,激动说道:“奶娘,我是阳儿。”
李秋香身子一颤:“太子?你是太子殿下?”
李中阳说道:“奶娘,如今我已不是太子,叫我阳儿便是。”
李秋香老泪纵横:“菩萨保佑,阳儿还活着,我就说那些人胡说八道,他们非说你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每次听见有人这样说,我就使劲骂他们。”
对于宫中发生的事情,外面的人有所耳闻,但不是十分清楚其中缘由。
李中阳跟李秋香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李秋香恋恋不舍,说道:“阳儿啊,有时间常来看看啊,奶娘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听了这些话,李中阳心里难受的很,胡同里住的人,几乎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皇宫,晚年竟落得如此孤独境地,甚是可怜。
李秋香将二人送出院子,望着他们渐远的身影,深深叹了口气,随后坐在树下的青石上,呆呆望着眼前时不时飘落的黄叶。她在心里感叹,终有一天她也会像这叶子一般,埋于尘土。
李中阳刚走出胡同口,突然,迎面匆匆忙忙走来一个男子,不偏不倚正好撞进他怀里。
李中阳眉头一皱,马上后撤,与那人拉开距离,刚要责备对方,却发现来人是小德子。
而小德子也认出了李中阳,扑通一声跪下:“殿下饶命!奴才不是故意冲撞。”
李中阳惊讶道:“怎么是你?你何时回来的?公主呢?”
小德子说道:“我们刚回来,公主现在已经去了太子府。”
李中阳又问:“你来此地做什么?”
小德子扬了扬手中的包袱,说道:“我来给干爹送点安县特产啊。”
李中阳恍然想起,小德子从小入宫,总会被别的太监欺凌,后来,御膳房的老太监孙留福收小德子为义子,有了干爹撑腰,小德子才摆脱了被欺凌的命运。
后来,听说孙留福出宫回乡了,为何会住在‘沐恩巷’呢?
小德子长长叹了口气,跟李中阳讲了孙留福的遭遇。
原来孙留福的老家在朝阳县,父母早已离世,只给他留下一处老宅。
那一年,孙留福出宫后,开开心心回到朝阳县,盘算着用自己的攒下的银两将老宅修葺一下,安度晚年。
谁知,回到朝阳县后,孙留福发现自己的老宅被村里的财主霸占了,他讨要无果,一怒之下,去县衙状告财主。
孙留福没想到,县令跟财主交好,二人串通起来,不但让孙留福败了官司,还白白搭上了不少银子。
孙留福气不过,日日到县衙讨说法,最终被冠以扰乱县衙治安,关进大牢三个月。
出狱后的孙留福变得身无分文,无奈之下,只好一路乞讨,又回到京都皇城,到‘沐恩巷’投奔了昔日老友。
王效祖听小德子说到朝阳县,气不打一处来,问道:“你说的朝阳县令是不是叫陈初廷?”
小德子略微沉思,而后说道:“对!是叫陈初廷,这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但是背景却不简单,我之前找人,想教训他一顿,谁料,人家去了一趟,回来告诉我,这事还是不要计较了,陈初廷的保护伞不是我们这等人惹得起的,我干爹也说不要再招惹麻烦了,于是就不了了之。”
李中阳想到之前王效祖说过关于陈初廷的一些事情,隐约觉得此人背后的大人物与皇室有关,但是现在还顾不上调查此事,暂且搁置。
李中阳对小德子说:“你赶紧把东西送过去,我在这里等你,我需要你帮我找人。”
小德子二话不说,一溜烟跑进胡同里,不多时,便跑出来,气喘吁吁问道:“主子,咱们要找谁?”
李中阳说:“二皇子。”
小德子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说道:“找别人,我不一定能找到,但是这个二皇子,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在哪里?”
李中阳急切问道:“在哪里?”
小德子说:“望春楼啊!那可是二皇子的秘密产业。”
李中阳脸色阴沉,心想,原来皇城最大的青楼竟是二皇子的产业,一股莫名的羞耻感袭来,这是皇室的耻辱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