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港的空气,永远带着咸腥的海风、隐约的鱼获气息,以及夜市喧嚣过后沉淀下来的、混合着油脂与糖分的甜腻。顾笙站在港区边缘,望着西北方向那片被薄雾笼罩的海平线。那里,就是父母口中那个“神秘而危险”的国度,大陆。
“阿笙,看什么看得那么出神?”邻居阿嬷拎着菜篮子路过,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了然地点点头,“又在想对岸哦?听你阿爸阿母的话啦,那里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
顾笙回过神,露出一个惯常的、带着点腼腆却坚定的微笑。“阿嬷,我只是在看海风今天往哪里吹。”她没有解释,解释总是徒劳的。从小到大,“危险”、“不一样”、“不能去”这些词,像一层无形的膜,包裹着关于海峡对岸的一切描述。父母紧张的神情、新闻里刻意强调的差异、学校里模糊的边界感,都在加固这层膜。但膜的另一边,对她而言,却像《味旅》杂志里那些诱人的图片一样,散发着无法抗拒的、关于“未知味道”的致命吸引。
她叫顾笙,一个在高雄盐埕区长大的女孩。家里的海产干货铺子是她味觉最初的启蒙,咸鱼干的浓烈、干贝的鲜甜、柴鱼片的烟熏气息,是她童年的底色。但她的心,早已被那些描绘着大陆广袤土地上千滋百味的文字和影像填满。四川火锅翻腾的红油里藏着怎样的热烈?山西老陈醋的酸香能刻进骨子里吗?新疆孜然烤羊肉的烟火气是否真能让人起舞?还有那些深藏在不知名小巷、可能连地图都不曾标记的小店,它们守护着怎样的祖传秘方和人间至味?
她渴望踏上那片土地,用自己的舌尖去丈量,去挖掘,去感受。这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压倒了所有被灌输的恐惧。恐惧源于未知,而消除未知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亲自去了解吗?
于是,“久笙”诞生了。这是她为自己这趟寻味之旅准备的笔名,也是她内心深处的祈愿。“久”,是长久,是天长地久地行走、品味、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笙”,是她名字里的“笙”,更是“竹笙”——一种珍贵的菌菇,生于土地,长于幽静,其味鲜美,其形优雅。她希望自己能像竹笙一样,在脚下这片陌生又向往的大陆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根基,汲取丰富的养分,最终绽放出独特的风味。头上的竹(笙),脚下的土(台湾),连接成她存在的姿态。
“他们为什么对我的国家如此渴望?”这个问题曾在她年少的心中盘旋。政治课本上的话语冰冷而遥远,新闻里的交锋激烈却模糊。她无法完全理解那些宏大的叙事和复杂的历史经纬。但作为一个热爱美食、渴望和平的普通人,她更深的愿望是:“我更希望他们能了解,我们更希望和平。”了解彼此的日常,了解锅碗瓢盆里的喜怒哀乐,了解食物里蕴含的同样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许,舌尖上的共鸣,比任何口号都更能拉近人心的距离。
这个念头,最终化作了手中这张薄薄的机票——高雄飞往厦门。
收拾行李时,母亲担忧的目光几乎凝成实质。“阿笙,真的要一个人去?听说那边……”父亲则沉默地抽着烟,眉头紧锁,最后只重重叹了口气:“万事小心,遇到不对劲就马上回来!”
顾笙用力抱了抱母亲,又看向父亲,眼神清澈而坚定:“阿爸,阿母,别担心。我是去‘找味道’的,不是去找麻烦的。我会每天报平安。”
飞机引擎的轰鸣声盖过了心跳。当机身挣脱地心引力,冲上云霄,高雄熟悉的灯火在舷窗外渐渐缩小、模糊,最终被云层隔绝。顾笙深吸一口气,手心微微出汗,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巨大的期待和一种踏入未知的轻微眩晕感。
穿越海峡的时间比想象中短。当飞机开始下降,穿越云层,一片截然不同的海岸线撞入眼帘。更广阔的城市轮廓,密集的建筑森林,繁忙的港口吞吐着巨大的船只,一种磅礴的生命力扑面而来。广播里响起空乘温柔的双语播报(普通话和闽南语),熟悉的乡音让她心头微微一暖,随即又被一种奇异的陌生感取代——她真的来了。
踏上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地面,一股混合着人群、消毒水、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庞大人口聚集地特有的复杂气息涌入鼻腔。耳边是四面八方涌来的、带着不同口音的普通话,快速、响亮,充满活力。指示牌上的简体字对她来说有些许阅读障碍,但并不完全陌生,像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变体。
“久笙……”她低声念出自己的新名字,像是在确认一个咒语,也像是在这片新的土地上第一次留下自己的印记。拖着行李箱,她随着人流向出口走去,目光好奇地扫过周围的一切。机场大厅里琳琅满目的特产商店,飘出茶叶、馅饼、肉干的香气,这是她踏上这片“神秘大陆”闻到的第一缕具象的“味道”。
走出机场,南方初夏潮湿温热的风包裹了她,带着海的气息,却又与高雄的风有着微妙的不同——似乎更厚重,掺杂了更多陆地的尘土与植被的芬芳。出租车司机用带着浓重闽南口音的普通话热情招呼:“阿妹,去哪里?”
“去……去轮渡码头吧。”顾笙报出第一个目的地,声音因为紧张和兴奋而有些微颤。她要去鼓浪屿,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岛,据说那里藏着最地道的闽南小吃。
车子汇入车流,窗外是快速掠过的、陌生的街景。高楼大厦与市井小巷交织,巨大的广告牌闪烁着陌生的品牌,路边摊飘来炸物的焦香。这就是父母口中“危险”的地方吗?此刻映入眼帘的,是活色生香的、充满烟火气的日常。
她摇下车窗,让更浓郁的风吹进来,闭上眼睛深深呼吸。各种气味分子争先恐后地涌入:新铺柏油路的微呛、路边绿化带里栀子花的甜香、不知哪家餐馆飘出的炒菜锅气、还有海风永恒的咸涩……复杂,混沌,却又生机勃勃。
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在顾笙(久笙)心中升腾。恐惧的薄冰在真实的感官接触下开始悄然融化。她打开手机备忘录,手指飞快地敲下落地后的第一条笔记:
> 「厦门,初见。空气的味道像一杯混合了海盐、尘土、热油和花香的鸡尾酒,浓烈得让人眩晕。耳朵里灌满了陌生的喧哗,像潮水。眼睛不够用了。危险?尚未感知。饥饿感……和对未知美味的兴奋感,正迅速占据上风。久笙的寻味之旅,始于此刻的鼻尖与心跳。」
她收起手机,望向车窗外不断变化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神秘的面纱正在揭开,而她的舌尖,已经准备好迎接第一场来自海峡对岸的、真实的味蕾风暴。她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是惊艳还是平淡,是热情还是疏离,但她知道,她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用自己的双脚,踏上了这片渴望已久的土地。寻找味道,也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