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伦理准则筑防线
书名:究极进化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798字 发布时间:2025-08-06

第303章:伦理准则筑防线

 

星尘号返航的第三十七天,月球指挥中心的圆形会议厅里,三十七个席位座无虚席。穹顶的全息投影正实时渲染着翡翠星云的能量流数据,那些翡翠色的螺旋纹路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与下方进度条上代表地球维度屏障修复率的绿色光柱形成奇妙的共振——每当进度条攀升0.1%,星云纹路就会泛起一阵银蓝色的涟漪。在这些流动的数据间隙,一行醒目的红色标题悬浮在中央:《跨维度共生伦理白皮书(草案)》,标题边缘跳动着细碎的星髓光芒,那是林野团队用星尘号带回的晶体粉末特制的投影效果。

 

江哲的手指在虚拟批注板上悬停了足足半分钟,老花镜的镜片反射着数据流的蓝光,将他眼角的皱纹切割成细碎的光影。他面前的全息屏被一道无形的线分为两半:左侧是昆仑号船员意识碎片与星髓共生的监测报告,那些蓝色的意识波纹如同沉睡的潮汐,每7.3秒就会与翡翠星云的脉冲频率同步起伏;右侧则是林野团队提交的“意识备份可行性研究”,其中一张三维图表正演示着虫后信息素的作用机制——淡金色的粒子像萤火虫般钻入大脑模型,将一团混沌的意识能量压缩成规则的六角形粒子,图表下方的小字标注着“保存期限:700±30地球年”。

 

“这两条准则存在根本冲突。”他突然开口,声音带着老派学者特有的沙哑,打破了会议厅里只有呼吸声和数据流嗡鸣的寂静。他抬手推了推下滑的老花镜,指节因常年握笔而有些变形:“如果严格禁止意识跨维度转移,那我们该如何定义陈砚祖父与翡翠星云的共生状态?是自然演化,还是技术干预?”

 

陈砚下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藤蔓手环,手环表面的螺旋纹路突然发烫,投射出的微型星图恰好覆盖了会议厅中央的钛合金圆桌。星图上代表翡翠星云的绿色光点与地球的蓝色光点之间,正有一条金色的细线在缓缓成形。她抬手在半空虚划,祖父的意识波动记录立刻在全息屏上展开——那是从星髓晶体中提取的能量印记,呈现出温暖的橙黄色,波峰与波谷间有细微的震颤,像是老人在低声絮语。而旁边昆仑号黑匣子里的最后记录,则是一片躁动的赤红色波动,其中还夹杂着金属摩擦般的尖锐杂音。

 

“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主观干预。”她的指尖轻点橙黄色波动中一处0.3秒的停顿,那里的波形突然变得平缓,“光人告诉我们,祖父是在昆仑号解体前主动将意识导入星髓网络的,这个停顿就是他的神经信号与星髓能量建立连接的瞬间。”她抬眼看向众人,束起的黑发在耳后露出一小片泛红的皮肤,那是在翡翠星云时被能量流灼伤的痕迹,“更重要的是,这种共生没有对矿脉网络造成任何扰动——你们看,他的意识波纹与星髓脉冲始终保持着0.1赫兹的安全差值。”

 

她突然切换画面,艾拉团队的神经学报告立刻占据了整个屏幕:“但林野的方案不同。”报告上的三维模型显示,当虫后信息素接触活体大脑时,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会像被狂风撕扯的蛛网般崩解,原本密集的绿色节点在三十秒内就消失了72%,只剩下几缕残破的神经纤维在徒劳地颤动。“艾拉发现,这种提取本质上是用信息素强制剥离意识与肉体的量子纠缠,98%的实验体都会出现永久性认知衰退——最严重的案例,实验鼠连基本的趋光性都丧失了。”

 

全息屏突然切换到实时画面,艾拉正站在生物安全柜前操作。她今天穿了件银灰色的研究员制服,平日里总是随意散落的栗色长发被一丝不苟地梳成麻花辫,垂在肩头,露出光洁的额头和小巧的耳垂。她戴着超薄防护手套的手指正捏着一根纳米探针,探针尖端闪烁着冷蓝色的微光,缓缓刺入实验鼠的大脑。旁边的监测屏上,绿色的神经突触网络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像被沸水浇过的蛛网。

 

“这就是为什么准则必须加入‘非自愿者绝对保护’条款。”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带着实验室特有的冷静,只有紧抿的嘴角暴露了她的情绪,“翡翠星云的共生是两个意识体的双向选择,但我们的技术还做不到平等对话。”她突然放大画面,实验鼠的瞳孔在屏幕上占据了半个穹顶,“你们看,它的虹膜一直在收缩,这是典型的应激反应。即使是低等生物,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抗拒。”

 

会议厅后排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社会学家李默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手稿。他头发已经花白,但梳理得异常整齐,深蓝色西装的袖口露出一截老式机械表,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手稿被投影到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发出了低低的惊叹——那是十九世纪人类学家记录的亚马逊原始部落图腾,用炭笔绘制的藤蔓图案与星髓晶体中昆仑号船员的意识印记几乎一模一样,连纹路分叉的角度都精确到0.7度。

 

“伦理的核心永远是‘己所不欲’。”他用激光笔在两幅图之间画了条红线,“1876年,殖民者认为这些图腾是愚昧的象征,强行烧毁了部落的圣树;现在我们会不会也犯同样的错误?”他调出一组三维柱状图,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文化在百年间消失了68%,每个消失的文化图标上都标注着具体的年份,“当强势文明用‘进步’定义伦理时,就是灾难的开始。翡翠星云的星髓比我们古老数十亿年,谁能保证我们不是那个‘殖民者’?”

 

“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马库斯突然展开机械翼,钛合金翼骨上的灵能藤蔓发出柔和的绿光,在舱壁上投射出七维联管会的徽章——一个由七个星系组成的环形图案,每个星系都用不同颜色标注了文明等级。他银灰色的短发上还别着片星髓晶体制成的胸针,那是光人赠送的礼物,“矿脉核心的光人明确说过,他们需要人类的情感逻辑来完善共生网络。”

 

他调出一组能量同步率曲线,蓝色的人类思维波与绿色的星髓脉冲在图上交织成螺旋状,交汇点处迸发出金色的火花:“数据显示,当人类与光人进行意识交流时,双方的创新思维活跃度提升了43%。完全封闭等于切断这种互补可能。”他的机械义眼突然切换到热成像模式,众人的轮廓在屏幕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准则应该像生物金属装甲,既能防御危险,又要允许必要的能量交换——就像我的翼骨与灵能藤蔓的共生。”

 

争论如同星尘号穿越的暗能量流般激烈地碰撞着。天体物理学家张恒主张建立文明等级评估体系,他认为不同维度的文明应该有不同的权利边界,说这话时他下意识地摩挲着下巴上新长出的胡茬;而社会学家周明则反驳说这种等级划分本身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她激动地站起身时,藏青色长裙的裙摆扫过地面,带起一阵微小的气流。

 

时间在争论中缓缓流逝,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月球指挥中心的观察窗,在地面投下细长的光影时,白皮书的最终版终于投影在穹顶。陈砚注意到其中三条准则被特殊的星髓能量包裹着,泛着金色的光芒:

 

- 共生自愿原则:任何跨维度接触必须获得双方意识体的明确同意,同意过程需通过第三方监测,确保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胁迫——包括利用技术优势制造信息差。监测周期不得少于7个地球日。

- 最小干预阈值:对其他宇宙的改造不得超过其自我修复能力的15%,改造前需提交包含500个地球日模拟数据的影响评估报告,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前必须进行全面体检。

- 可逆性验证:所有跨维度技术应用必须保留恢复原状的可能,林野培育的“修复型虫群”被指定为执行载体,其分泌的生物酶能在百年内降解人类留下的所有技术痕迹,降解过程需实时上传至七维联管会数据库。

 

江哲的手指在虚拟批注板上停顿了最后一次,然后轻轻落下,在“禁止意识移植”条款旁添加了一行小字:“自然形成的共生状态除外,但需持续监测其对双方意识的影响,监测周期不得少于一个文明代际(以被共生文明的生命周期为准)。”他抬头看向陈砚,眼中的疲惫被一丝欣慰取代:“你祖父当年在昆仑号日志里写过:‘真正的伦理不是写在纸上的规则,而是每个决策者在伸手触碰异质存在时,心中那点犹豫。’现在看来,你们做到了。”

 

会议厅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全息屏切换到地球的实时画面。亚马逊雨林上空的绿色能量漩涡正在消散,露出重新变得湛蓝的天空。几只金刚鹦鹉从漩涡中钻出来,它们的羽毛呈现出奇异的蓝绿色,翅膀边缘还沾着星髓的微光——艾拉认出这是已经灭绝三十多年的蓝喉金刚鹦鹉,它们在全息屏上盘旋三周,发出清脆的鸣叫,仿佛在向宇宙宣告回归。

 

陈砚的藤蔓手环突然轻轻震动,投射出的翡翠星云影像中,核心晶体的藤蔓上正绽放着一朵新的七色花。花瓣上浮现出白皮书的三条金色准则,与地球的经纬线重叠在一起,像给两个星球系上了同一条安全带。更奇妙的是,花瓣边缘还闪烁着三十七个光点,恰好对应着会议厅里的三十七个席位。

 

“七维联管会的第一艘监测舰已经出发。”李默的声音带着一丝庄严,他调出监测舰的设计图——那是一艘银灰色的流线型飞船,舰体表面没有任何武器系统,取而代之的是无数个透明的传感器,像一只温顺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星辰大海。“舰名定为‘犹豫号’,就是要时刻提醒我们,面对宇宙的未知,保持敬畏比彰显勇气更重要。”

 

陈砚走到观察窗前,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在阳光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阴影,那些阴影的轮廓竟然与翡翠星云的能量流纹路隐隐吻合。远处的地球像一颗蓝色的宝石,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上空,一道绿色的光带正在缓缓消散,露出底下重新变得郁郁葱葱的植被。她知道,这些伦理准则就像星尘号的能量护盾,或许不能阻止所有危险,但能让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路上,始终记得自己是谁。

 

这时,她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林野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他今天没穿制服,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连帽衫套在身上,额前的棕色卷发乱糟糟地翘着,只有琥珀色的瞳孔因兴奋而异常明亮。“陈砚舰长,你看这个!”他把镜头转向身后的培养皿,里面的藤蔓幼苗已经长到半米高,淡绿色的叶片上清晰地浮现出与白皮书条款对应的金色纹路。

 

“这些藤蔓好像能感知到我们制定的准则。”他用镊子轻轻触碰一片叶子,叶片上的纹路立刻发出微弱的光芒,在培养基上投射出缩小版的七维联管会徽章,“刚才白皮书最终版确定时,它们突然加速生长了0.5厘米,根系还自动排列成了‘共生’两个字!”

 

陈砚的心中泛起一阵涟漪,她突然意识到,伦理准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约束人类的行为,更在于与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建立一种无形的共鸣。就像这些藤蔓幼苗,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人类的选择。

 

会议厅里的人们陆续离开,张恒边走边和周明争论着什么,两人的声音越来越远;艾拉正将实验数据上传至中央数据库,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的速度快得几乎出现残影;李默则在整理那份泛黄的手稿,动作缓慢而郑重。陈砚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厅,她回头看了一眼穹顶上的白皮书投影,那些金色的准则在阳光下闪烁着,仿佛在向宇宙宣告着人类的决心。

 

回到自己的休息舱,陈砚将祖父的意识波动记录存入个人终端。全息屏上,橙黄色的波纹与她的脑电波产生了奇妙的共振,那些温暖的波动让她想起小时候在祖父的实验室里,他用星髓粉末给她讲故事时的样子——老人总是把粉末撒在手心,看着它们在灯光下变幻出各种形状,说那是宇宙在低语。

 

窗外,月球的环形山阴影正在缓慢移动,像大地的呼吸。远处的地球越来越清晰,蓝色的海洋与白色的云层交织在一起,南美洲的位置有一抹醒目的绿色正在扩散。陈砚的藤蔓手环再次发烫,这一次,它投射出的不再是星图,而是一幅模糊的影像——无数个不同形态的文明在宇宙中相遇:硅基生命用晶体搭建的城市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能量生物与恒星耀斑共舞,机械文明的齿轮间生长着金色的藤蔓……它们共同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而人类,正站在这张网络的一个新节点上,小心翼翼地伸出自己的手。

 

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伦理准则的建立,不是结束,而是人类真正迈向宇宙的第一步。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人类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会面临更多的选择,但只要心中那道伦理的防线不崩塌,人类就一定能在宇宙的舞台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充满尊重与和谐的道路。

 

夜渐渐深了,月球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艾拉的实验室里,蓝喉金刚鹦鹉的基因序列正在被破解,屏幕上闪烁的碱基对像一串神秘的密码;林野正观察着藤蔓幼苗的生长,培养皿上的“共生”二字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江哲则在整理昆仑号的日志,老花镜后的眼睛里,映着祖父与星髓共生的温暖波纹。

 

而《跨维度共生伦理白皮书》的投影,依旧在穹顶上闪烁,那些金色的准则边缘,正有细碎的星尘不断凝结又消散,像宇宙在轻轻点头,认可着这份来自年轻文明的承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究极进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