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书名:胡来 作者:闪灭 本章字数:2103字 发布时间:2025-08-06

 

微悟看了看胡问答,问道:“文达先生似有异议?”

有什么问题吗?

胡问答:“若物产已恒,人丁恒兴旺。”

如果物产恒定了,人口一直增加。

 

微悟秒懂,说道:“如所言,人丁必过旺,而土地不增,彼时需额限人丁数。”

这么说的话,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不增加,那时就得限制人口数量。

 

微悟又自问自答的说道:“限婚?限育?必有限法。”

限制婚姻?限制生育?必得有个限制。

 

微悟笑起来,说道:“此可谓笑谈,自古未闻。”

这个还真是笑话,从来没有听说过。

 

确实,这个事,还真是历史罕见,历史上一直是人口不足,一直是鼓励生育的。

 

然后,微悟又收起笑容,说道:“人兽共生于天地之间,兴族望类本为常理,然人非兽,人终必自限族量,以顺天地阴阳。”

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里,对本族本类的兴望成了共同追求,但是,人不同于动物,人终究会限制人自身的生产,这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微悟进一步解释说:“若天下太平经久,民数必壮而难自养,此言必成真。”

如果天下太平的时期很久了,人口数量必然过剩而导致人类养不起自己,这个说法一定会成真。

 

胡问答想,确实,人类必须得控制自身的数量,否则真养不起自己。

 

微悟又继续说道:“彼时必有限育减民之策,一妇育子不过三,可否?”

那时,政府必然会出台限制生育的政策,一对夫妇生育不超过三胎,可以吗?

胡问答说:“一妇育一子,一户一子。”胡问答补充道:“一妇育一胎。”

微悟眼睛瞪得大大的,说道:“当真以此法,嗯,若真,六十年内,民数锐减如旱年之江河,似又必推次子、三、四子以镇锐减之势。”

这种一户一个孩子的政策,如果当真,六十年内,人口数必然像久旱的江河,宽度大大减少,那时又得推行两孩、三孩、四孩政策了。

 

微悟想了想,又说:“彼时,人口之策以甲子为期正反迭出。”

那正好以一个甲子为期,鼓励生育和限制生育交替进行。

 

微悟再想了想,说道:“不可,不可,此计不可,户户只育一子,若为女,此户、此姓恐绝矣。”

不行,不行,如果一户只有一个孩子,那要生个女孩,这户的姓氏就绝断了。

 

胡问答说:“彼时,民风已改,民不以姓氏、家传谱系为尚,在于老庄之思,思宇之理、宙之道,在乎及时之乐,一户三口,颇具小国寡民之怡。”

那时,社会文化已经不同了,民众不在乎姓氏、家谱这些传统,人们的思想水平普遍提高,人们思考哲学,享受快乐,一家三口,颇有点小国寡民的感觉。

 

胡问答接着又说:“天下之大,容不下人丁叠增,居者恐无其屋。”

天下再大,也容不下人口的不断增加,到时,住房都成问题。

 

实际上,现在已经成问题了,胡问答继续说道:“近得《鸟房歌》一首。”

微悟:“哦,走一个。”

 

鸟房歌

 

江水边,小坡上,

居如鸟笼,底顶相叠。

楼高高,窗亮亮,关门闲户成茧房。

 

 

江边小坡上,

家家户户像鸟笼一样,一层一层的叠着。

楼挺高,窗也亮,关门闭户,少了些烟火气,邻里间少有来往。

 

 

微悟一听就知道是仿《敕勒歌》,微悟眼睛瞪着,问道:“院坝之乐何在?小院虽不必高墙,藩围可承乡梓之气。”

院坝的乐趣呢?小院虽不必建高墙,也得有个篱笆墙吧,这样才更便于亲近乡亲们。

 

胡问答在想,微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矮矮的篱笆墙不仅亲近乡亲们,也亲近大自然,可当今人口太多了,这种小院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胡问答问:“天下之生民数几何为宜?”

天下的人口数多少为宜?

微悟回答道:“无混居之楼高高,可登自家小楼以穷两三里远径。”

没有各户共居的楼,可以登自家的小楼,看看两三里外的风景就行了。

 

也就是说各家都是独栋,意思就是,人口的多少以没有当今那种混居的居民楼为宜。

 

胡问答:“此甚好。”

这样的状态很好。

 

看来,胡问答是同意微悟关于减人口的意见的。

 

微悟说:“钱物之流通,粮税之征取,戍边之兵士,皆以人众为宜,民户之锐减,恐于国不利。”

消费、税收,征兵,都是以人口多更有利,人口大减,对国家可能不利。

 

还真是这样,人多了事多,人少了,事也不见少,没点人口,各种社会问题都出来了。

 

胡问答:“今人户之众已至社稷所承负之限,欲福禄于子孙,必限子孙之额数,减人减户乃人道,实为天道,所谓存天理,灭人溢,善之善者也。”

今天的人口数已经到了大自然难以承受的地步,为子孙的幸福作想,就要限制子孙的数量,这才是人道,实际是符合大自然的天道,要存天理,就不能让人口数太多,这才是善中最善,好中最好的做法。

 

确实,人这么大个的生物的数量已经远超地球生态能承受的数量,人的数量已占用了太多其他生物的生存名额,当其他生物灭绝得差不多的时候,或者说,当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的时候,人也活不长了。

 

微悟很严肃的样子,说道:“如此言,今民额堪甚,众利似已不及减额之利,众利皆短利,不及减丁户之长利。”

这么说的话,当今人口太多了,其他各种利益都比不上减少人口的利益大,其他各种利益都是短利,减少人口数才是长利。

 

胡问答又想到另一个问题,问道:“若一国人户巨减,诸外帮人等势必涌至,此口可开否?”

如果某国的人口大减,外国人可能就会大量涌入,要不要开这个口子?

微悟知道胡问答所说的一国是指中国,微悟说:“宽出严进,此当为天字号之国策,文化互惠当重,然文化之纯重于血脉之纯。”

出国条件可以放宽,进来的条件必须严格,这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文化间的交流很重要,但是,文化的纯洁比血缘的纯洁更重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胡来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