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琳出身富商之家,见多识广。她似乎自幼就有烹饪的天赋,又跟着府中的厨子学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曾昭琳虽无金庸金大爷《射雕英雄传》中所塑造的人物聪明伶俐的丫头黄蓉之能,随口把自己烹制的美味安上一个什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四桥明月夜”,以及“鲜菱荷叶羹”等极为文雅的名字,可是,她所做的海鲜面以及胶东小炒却独具一格。
承蒙大汉奸“杀人精”“程大牙”程金龙和毓璜顶医院护士何秀莲和病理室主任肥之藤信三鼎力相助,曾昭琳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笠原四郎暂居的马公馆,可以实地侦察清楚笠原四郎住的地方,以及笠原四郎身边的安全保卫情况,完成李稼轩交给她的艰巨任务了。
曾昭琳很兴奋。原来笠原四郎以及随他前来烟台的四个小鬼子关东军军医就居住在烟台山东坡的马公馆内。马公馆是盎格鲁在烟台的第一任总领事马礼逊的官邸,是典型的近代亚洲盎格鲁殖民地式早期建筑,建筑特点普遍采用外廊式。这种形式是18世纪盎格鲁侵占东南亚后,盎格鲁风格的建筑才传入东南亚一带。为适应当地的炎热气候,建筑设计师将外廊设置在眺望景观最好的方向。这种外廊有单面廊、双面廊、内仓廊和环廊等。
马公馆坐西向东,建筑平面呈方形,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是砖石结构的平房。有两个小鬼子宪兵站岗,紧闭房门的房间,应该就是笠原四郎的卧室。这是间主卧,据说就是马礼逊当年曾经居住过的卧室。除了笠原四郎带来的两名警卫之外,马公馆内驻有小鬼子一个分队的宪兵,也就是一个班。由小鬼子宪兵队警备分队队长吉冈树人大尉亲自率领,负责担任笠原四郎的警卫。在马公馆外,还有一些来历不明的小鬼子便衣特务来往巡逻。
负责笠原四郎保卫工作的吉冈树人,在苑少卿家中是见过曾昭琳的,见曾昭琳突然出现在笠原四郎暂居的马公馆内十分惊异。经询问,肥之藤信三添油加醋的把笠原四郎如何想吃丹桂街筱舞台辕门里的东头一家叫做“老四海鲜面”小饭馆的海胆面。内科护士何秀莲却说老四海鲜面小饭馆的卫生条件极差,又给保卫工作增加了难度,实在不是笠原四郎这种身份的人去的地方,就建议曾昭琳来笠原四郎暂居的马公馆厨房里做饭。既满足了笠原四郎的口腹之欲,又能使得笠原四郎饮食的卫生得以保证,安全保卫工作也不会出什么纰漏。
曾昭琳来马公馆这件事很突兀,吉冈树人总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他又想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既然曾昭琳是宪兵队翻译官苑少卿家中的女佣,又是笠原四郎礼请而来,冢本敬壱郎也知道这件事,也许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吉冈树人也就没有多问。
经曾昭琳口述,肥之藤信三书写了一份采购清单,交给两个宪兵前往市场采购。笠原四郎虽然交给宪兵几张军票,足够买下采购清单两三份的食材了。可是,哪个小商小贩的胆子那么肥,卖点食材给小鬼子宪兵还敢收钱?那不是老虎胳肢窝里挠痒痒,自寻死路吗。
在宪兵去买食材期间,笠原四郎在肥之藤信三的陪同下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和曾昭琳闲聊起烟台城当地的风土民情来。笠原四郎经不住曾昭琳的忽悠,主动提出来带领曾昭琳参观一下美轮美奂的马公馆。有笠原四郎亲自带路,马公馆内站岗的小鬼子宪兵自然不敢阻拦。
曾昭琳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对马公馆内的一切都透着新鲜,不停的东问西问一些外行的话。曾昭琳发现,在笠原四郎的卧室内有一个硕大、精美的芬兰制造Kaso保险柜,保险柜的钥匙笠原四郎从来不离身。这个Kaso保险柜表面有精美的浮雕,黄铜制作的金属密码锁。任谁看起来,这个保险柜本身就是个古老的艺术品。据说,这个没有两吨,也有一吨半沉重的Kaso保险柜是盎格鲁在烟台的第一任总领事马礼逊当年曾经用过的。
曾昭琳还发现,笠原四郎还随身携带有一个棕色的牛皮包,也从不离身,就连他的助手也从来没见替他拎过。曾昭琳判断,皮包内拎着的就是笠原四郎在毓璜顶医院病理室所做实验的原始记录。曾昭琳虽然不知道笠原四郎到底在从事什么实验,但肯定会对根据地军民造成极大的危害。曾昭琳灵机一动,她要向李稼轩建议,由她设法窃取笠原四郎卧室内保险柜中的资料。曾昭琳已经下定了决心,笠原四郎对根据地军民的危害极大,只要能窃取到保险柜中的资料,她牺牲了也值得。曾昭琳认为,如果能获得Kaso保险柜中隐藏的资料,远比得到笠原四郎本人更有利于揭穿笠原四郎身上的秘密,其真实性也足以令任何刁钻的记者信服。
宪兵采购食材回来之后,笠原四郎和几个小鬼子医生闲聊几句,颇为不耐,就去看扎着围裙的曾昭琳是怎么做出来令自己馋涎欲滴的海胆面。
笠原四郎看得兴致盎然,对曾昭琳“叽里咕噜”的说道:“刘福晋,这面可真白!”
正在揉面的曾昭琳笑呵呵的说了一句什么,笠原四郎挠了挠头,尴尬的转身去看肥之藤信三。肥之藤信三笑着翻译道:“刘福晋说,这面当然白了,而且很筋道!因为这面是石磨磨的头麸面,是当地老百姓把小麦用清水淘好后晾干,再上石磨磨,再用箩把头麸面筛出来。”
曾昭琳将面团又揉了几遍之后,这才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面饼。曾昭琳边擀,边往面上撒一些面粉,防止面粘到一起,直到将面擀成一张厚薄均匀很大的面皮。笠原四郎越看越感觉到神奇。忽然见曾昭琳用擀面杖将擀好的圆面片卷起,来回折叠,将面片一层一层地叠成宽大约八九厘米的长塔形。笠原四郎忍不住问道:“刘福晋,这是准备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