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味旅 > 15
15
书名:味旅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4486字 发布时间:2025-08-06

火车的节奏单调而固执,车轮碾过铁轨的“哐当”声在密闭的车厢里规律地震荡。窗外的景色飞快地倒退,连绵的绿色山丘逐渐被更开阔的田野、偶尔掠过的城镇边缘取代。海风的咸腥味早已消失殆尽,空气里弥漫着空调送出的干冷气息,混杂着车厢里泡面、汗水和消毒水的复杂气味。


顾笙靠在椅背上,背包放在脚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帆布表面,指尖似乎还能感受到霞浦滩涂那冰凉黏滑的泥浆触感。胃里那块生紫菜留下的、带着原始海腥味的咸鲜感,早已被胃液消化干净,只余下一种空荡荡的、被风浪冲刷后的疲惫,以及一种奇异的、劫后余生的清明。


霞浦像一场短暂而剧烈的风暴,在她味觉和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翻涌的紫菜森林,狂怒的台风夜,劫后清晨滩涂上沉默坚韧的身影,还有舌尖那块生猛咸鲜的碎片……都与之前寻访的市井小吃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更宏大、更原始、也更脆弱的力量。


下一站去哪?那个问题在风暴平息后,随着身体的疲惫一起沉入了短暂的休眠。直到昨夜,在拾光海居那个被巨大落地窗框住海天的小房间里,她才重新点开手机地图。目光掠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福州。省会。地图上一个巨大的点。好像……有佛跳墙?那道在无数美食传说中被神化的、汇聚山珍海味的坛子菜。


念头一起,就像一粒种子落进湿润的土壤。佛跳墙。名字本身就带着传奇色彩。据说香飘十里,能引得高墙内的僧人弃禅跳墙。真的有那么神?还是只是被过度美化的传说?一种属于“久笙”的、近乎偏执的探究欲被勾了起来。它足够“名”,但顾笙想尝的,是它最本真、最不浮夸的那一面。


于是有了这张从霞浦到福州的动车票。此刻,动车平稳地行驶着,窗外的天空是水洗过的灰蓝,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大片的光斑。车厢广播响起,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报站:“前方到站,福州南站。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


车厢里响起轻微的骚动,有人开始起身拿行李。顾笙也背上背包,随着人流往车门移动。车门打开,一股截然不同的、带着城市喧嚣和尘土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包裹了她。站台上人声鼎沸,拉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各种口音的普通话混杂在一起。


走出车站,视野骤然开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宽阔的马路上车流如织,引擎声、喇叭声、轮胎摩擦路面的声音汇成一片巨大的、永不停歇的噪音背景。空气里有汽车尾气的微呛、尘土的味道、还有城市绿化带里修剪过的青草气息。与霞浦悬崖边那纯粹的风声浪吼、廉村清晨的溪水鸟鸣、泉州巷弄里的市井烟火,都截然不同。这里是庞大、高效、带着金属和水泥质感的现代都市。


顾笙站在车站广场巨大的遮阳棚下,一时有些恍惚。背包里那点霞浦带来的、带着海腥味的“野性”,似乎瞬间被这城市的热浪蒸发了。她掏出手机,点开预订APP,上面显示着她在动车上仓促订下的一家位于三坊七巷附近的快捷酒店。距离不远。


她走到路边排队等出租车。队伍很长,阳光毫无遮挡地晒在头顶,皮肤很快感觉到灼热。一辆辆出租车载着乘客驶离,空气里弥漫着尾气的味道。终于轮到她,拉开车门坐进去,一股混合着皮革、香薰和空调冷气的复杂气味涌来。


“师傅,去三坊七巷,如家酒店。”她把手机上的地址给司机看。


司机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瞥了一眼地址,操着浓重的福州口音普通话:“好嘞!三坊七巷那边,游客多,热闹!”车子汇入车流,空调开得很足,吹散了外面的燥热。


车窗外的景象飞速掠过:高架桥、巨大的广告牌、玻璃幕墙的写字楼、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一切都带着大都市特有的速度和规模感。顾笙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陌生的街景。胃里空空的,霞浦生紫菜的咸鲜早已是遥远的记忆,此刻被城市的喧嚣勾起一种新的、对食物的渴望。


佛跳墙。这个名字再次跳了出来。去哪里找?那些金碧辉煌的大酒楼?还是藏在小巷深处的老店?她点开手机搜索,信息流瞬间涌来,各种推荐、攻略、排行榜,眼花缭乱。价格更是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看得人咋舌。


“师傅,”她忍不住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车厢里显得清晰,“福州……哪里的佛跳墙比较地道?不用特别贵的。”


司机从后视镜看了她一眼,笑了:“佛跳墙啊?那东西,贵的要死!都是外地人吃的多!”他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要说老福州人吃的……嗯,鼓西路那边,有家‘老福记’,开了几十年了,做的是家常版的,没那么花哨,汤头倒是一绝!好多老福州都认那口。”他咂咂嘴,像是想起了什么味道,“不过,也得看运气,他家佛跳墙是限量做的,去晚了就没了。”


家常版?限量?老福州人认?这几个词像小钩子,精准地钩住了顾笙的神经。比起那些浮夸的、价格高昂的“传奇”,这种带着烟火气和时间沉淀的“家常”,似乎更接近她想要挖掘的味道。


“鼓西路……离三坊七巷远吗?”


“不远!就隔着两条街!”司机熟练地打着方向盘,“你先去酒店放东西,再走过去都来得及!不过,”他看了看时间,“现在都快一点了,不知道他家今天还有没有剩……”


车子在一条略显狭窄、但绿树成荫的老街边停下。“到了,阿妹。前面巷子口进去就是酒店。”司机指着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巷口。


顾笙付钱下车。巷子不深,几步路就看到了快捷酒店那熟悉的招牌。大堂里冷气开得很足,弥漫着消毒水和廉价香氛混合的气味。前台快速办理了入住。房间在四楼,很小,但干净整洁,窗户对着另一栋楼的后墙,光线有些昏暗。


她放下背包,只拿了手机和钱包。时间紧迫,她甚至没坐下歇口气,就匆匆下楼。按照司机指的方向,快步穿过三坊七巷外围喧闹的游客街区——仿古建筑、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店、各种小吃摊飘来的混合香气——拐进了相对安静些的鼓西路。


鼓西路两旁是上了年纪的居民楼和小店铺,路面不宽,人行道旁种着高大的榕树,浓密的树冠投下大片荫凉。空气里有老房子特有的气息、路边小吃摊的油烟味、还有隐约的……一种沉静的、带着岁月感的味道。她边走边留意着店铺招牌。


没走多远,就看到一个门脸不大的小店。门楣上挂着一块旧得发黑的木质招牌,刻着“老福记”三个朴拙的大字。招牌下沿,用红漆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小字:“佛跳墙限量供应”。此刻,店门半开着,门口支着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一个空的大号不锈钢保温桶。


一个穿着白色汗衫、系着深色围裙的阿伯正坐在门口的小竹椅上,摇着一把破蒲扇,脚边趴着一条毛色油亮的黄狗,懒洋洋地吐着舌头。


顾笙的心沉了一下。她快步走过去,指着那个空桶:“阿伯,佛跳墙……还有吗?”


阿伯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扫过她,又看了看那个空桶,慢悠悠地摇着蒲扇:“卖完咯。今天份的,早上就订光了。”


“啊……”顾笙失望地张了张嘴,像被戳破的气球。奔波了一路,又错过了?胃里的饥饿感此刻更清晰地涌上来。


阿伯看着她失望的表情,蒲扇停了停,用下巴指了指店里:“汤底倒是还有一点,捞点料给你煮碗线面?也是我们福州特色。”


汤底?顾笙的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佛跳墙的灵魂,不就是那熬煮了无数精华的汤头吗?


“好!麻烦阿伯了!”她立刻点头,声音带着点失而复得的急切。


阿伯慢吞吞地起身,掀开半截的门帘走进店里。顾笙跟了进去。店里很小,只摆着三四张油腻腻的方桌,光线有些暗。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其复杂、极其诱人的浓香——那是无数种食材经过长时间炖煮后,融合、升华、沉淀下来的极致香气!醇厚的肉香、浓郁的海鲜干货的咸鲜、还有各种菌菇山珍的芬芳……层层叠叠,交织缠绕,霸道地占据每一寸空间,比外面街上的任何气味都要浓烈百倍!


这香气,让顾笙瞬间理解了“香飘十里”的传说!它不像霞浦生紫菜那样原始生猛,而是一种被时间精心雕琢、被火候完美融合的、内敛而深厚的奢华气息。


阿婆走到最里面的灶台边。灶上坐着一个巨大的、深褐色的粗陶坛子,坛口盖着厚厚的湿布。阿婆掀开湿布一角,一股更浓郁、更滚烫的香气如同实质般喷涌而出!她拿起一个长柄的漏勺,探进坛口深处,小心地搅动、捞取。顾笙踮着脚,勉强能看到漏勺里捞上来的东西:深褐色的、颤巍巍的花胶;几块炖得酥烂、泛着油光的蹄筋;一只小小的、饱满的鲍鱼;还有几片厚实的香菇和一朵小小的、完整的羊肚菌……每一样都浸润着浓稠油亮的深褐色汤汁,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阿婆把这些珍贵的“残渣”倒进旁边一个冒着热气的小锅里,又拿起一个长柄勺,从那个巨大的陶坛里舀出小半勺同样浓稠、色泽深沉的汤汁,浇进小锅里。灶火调大,锅里很快“咕嘟咕嘟”翻滚起来,那浓缩的香气更加剧烈地蒸腾弥漫!


接着,阿婆抓起一把雪白纤细的线面,丢进旁边滚开的清水锅里。线面一入沸水,瞬间散开、软化。她麻利地用长筷子捞起,沥干水,倒进一个厚实的粗瓷大碗里。最后,将小锅里那滚烫的、浓缩了无数精华的汤汁和珍贵的“残渣”,连汤带料,一股脑儿地浇在雪白的线面上!


“滋啦——”


热气裹挟着那无法形容的浓香猛地腾起!顾笙感觉自己的唾液腺瞬间失控了。


“喏,趁热吃。”阿婆把那个沉甸甸、冒着滚滚热气的粗瓷大碗放在顾笙面前的桌上。


碗里,雪白纤细的线面被深褐色、浓稠得如同琥珀般的汤汁完全包裹、浸润。汤汁表面浮着金黄色的油花。花胶、蹄筋、鲍鱼、香菇、羊肚菌……这些曾经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珍贵食材,此刻就堆在碗里,在浓稠的汤汁中若隐若现,散发着温润诱人的光泽。那霸道的、融合了山珍海味精华的香气,毫无遮拦地冲击着鼻腔。


顾笙拿起筷子,指尖都在微微颤抖。她先小心翼翼地挑起几根线面。线面吸饱了汤汁,变得饱满而沉重。送入口中,几乎不用咀嚼,那极致顺滑的面条就裹挟着滚烫、浓稠、鲜香到无法形容的汤汁滑入喉咙!那味道……无法用语言描述!是无数种顶级鲜味经过漫长时间炖煮后达到的完美平衡与融合!猪骨的醇厚,火腿的咸香,海参花胶的胶质鲜甜,鲍鱼的弹嫩鲜美,干贝的浓缩海味,菌菇的山野芬芳……所有你能想象和想象不到的鲜味层次,如同汹涌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味蕾,霸道地占据整个口腔和鼻腔!鲜得浓郁,鲜得醇厚,鲜得让人灵魂都为之震颤!舌根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大量唾液,却又被那滚烫的浓鲜瞬间淹没。


她忍不住又夹起一块颤巍巍的花胶。花胶炖得极其软糯,入口即化,只留下满口黏滑的胶质和更深沉的鲜甜。蹄筋酥烂而弹牙,饱吸了汤汁的精华。小小的鲍鱼,一口咬下去,软嫩弹牙,鲜味十足。香菇厚实,吸饱了汤汁,菌香浓郁。那朵小小的羊肚菌,更是将山野的独特鲜香发挥到了极致。


每一口,都是极致的味觉享受。每一口,都带着时间沉淀的奢华和匠心的温度。这哪里是“残渣”?这分明是佛跳墙最浓缩、最精华的灵魂!


她埋头吃着,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因为美味和滚烫而泛红。碗里的汤汁浓稠得挂壁,她用小勺一点点刮着,舍不得浪费一滴。直到最后一点汤汁被刮干净,她才放下碗勺,长长地、满足地呼出一口气。胃里被这滚烫浓香的“精华”填得满满的,四肢百骸都透着暖意,一种被顶级美味彻底征服的饱足感和幸福感弥漫开来。


店里只剩下她一个人。阿婆已经坐回门口的小竹椅,继续摇着蒲扇。黄狗依旧趴着打盹。那口巨大的粗陶坛子沉默地蹲在灶台上,盖着湿布,像一个守护着无尽美味的古老秘密。


顾笙坐在油腻的小桌旁,看着碗底残留的一点油亮汤汁,指尖还残留着粗瓷碗滚烫的余温。窗外的城市喧嚣仿佛被隔绝了。她忽然觉得,没吃到完整的佛跳墙,似乎……也没那么遗憾了。这碗用坛底精华煮出的线面,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奢侈,比任何传说中的“跳墙”都更真实地,击中了她的味蕾和心灵。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味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