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味旅 > 16
16
书名:味旅 作者:余静雨 本章字数:2371字 发布时间:2025-08-06

老福记门口那盏昏黄的白炽灯,在渐深的暮色里晕开一小团暖光。顾笙坐在油腻的小方桌旁,胃里那碗浓缩了佛跳墙精华的线面还在散发着滚烫的余韵,浓稠的鲜味像一层温暖的膜,包裹着四肢百骸,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城市的疏离感。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粗瓷碗边缘残留的一点油亮,触感温热。


店里的香气依旧霸道地盘踞着,与门外街道上渐起的市井烟火气交织。摇蒲扇的阿伯不知何时已经起身进了后厨,门口只剩那条黄狗还趴着,偶尔甩一下尾巴赶走脚边的飞虫。


胃是饱足的,心却像被那碗浓鲜彻底打开了闸门,反而生出一丝更空落的、对烟火气的渴望。她付了钱,对后厨方向喊了声“谢谢阿伯”,掀开半旧的塑料门帘走了出去。


鼓西路的夜晚比白天更显烟火本色。路灯次第亮起,光线透过浓密的榕树冠,在路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临街的店铺大多还开着,灯光昏黄。卖鱼丸汤的、卖捞化(一种细粉)的、卖拌面扁肉的小摊支在路边,热气腾腾,散发出猪骨汤、花生酱、蒜蓉醋混合的、更接地气的香气。行人三三两两,多是附近的居民,穿着随意,步履悠闲。


顾笙漫无目的地顺着人流方向溜达。刚才那碗线面的极致奢华感还未完全散去,此刻被这更日常、更嘈杂的市井气息包裹着,有种奇异的交融感。她路过一个卖炸物的摊子,油锅里翻滚着金黄的芋粿和海蛎饼,焦香扑鼻;又经过一个卖花生汤的小铺,甜腻的香气勾人。胃里明明很饱,舌尖却蠢蠢欲动。


前面拐角处,灯光更亮些,围着一小圈人。顾笙好奇地凑过去。是个极小的摊子,只一辆半旧的推车。车头挂着一盏明亮的白炽灯泡,照亮了推车玻璃罩子里的东西——一边堆着烤得金黄焦脆、撒满芝麻的光饼!另一边,则是一大盆深翠色、油亮亮的、切得碎碎的腌雪里蕻(雪菜),里面还拌着星星点点的炸花生米和油渣碎末。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身形瘦小的老头,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外套,戴着一副老花镜。他动作不紧不慢,正用一把小刀,熟练地将一个光饼从侧面剖开,露出里面紧实的面芯。接着,用一个小勺舀起满满一勺油亮翠绿的腌雪里蕻,夹带着喷香的花生碎和油渣,塞进剖开的光饼里。最后,用手掌稍稍一压,一个鼓鼓囊囊、冒着热气和香气的光饼夹就递给了等待的客人。


“阿公,来一个。”排在顾笙前面的中年男人接过,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发出满足的“咔嚓”声,嘴角沾上了翠绿的菜末和芝麻。


那香气!光饼纯粹的焦香芝麻味,混合着腌雪里蕻特有的、带着发酵感的咸鲜酸香,还有炸花生米的酥脆油香和油渣那点动物油脂的丰腴感,热腾腾地弥漫开来。这组合简单、粗犷,带着一种直白的诱惑力,瞬间击中了顾笙刚刚被佛跳墙“洗礼”过的味蕾。


轮到顾笙了。“阿妹,要一个?”老头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片看她,声音带着点沙哑,口音却有些……特别?不是纯粹的福州腔。


“嗯!”顾笙点头,递过零钱。


老头接过钱,动作依旧慢条斯理。挑了一个烤得格外焦脆的光饼,小刀利落地剖开。雪里蕻腌得恰到好处,翠绿油亮,碎而不糜,散发着清爽的咸鲜和微酸。他舀起满满一勺,花生碎和油渣末均匀地裹在菜叶间,稳稳地填进光饼的“肚子”里。压实,递过来。


入手温热沉甸。光饼外壳焦脆,芝麻粒粒分明。顾笙学着别人的样子,低头咬了一大口。


“咔嚓!”


焦脆的外壳应声碎裂!紧接着,牙齿穿透紧实微韧的面芯,触碰到里面温热的、油润的馅料。腌雪里蕻的咸鲜酸爽瞬间在口中爆开,带着发酵蔬菜特有的、开胃的活力!炸花生米提供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坚果香,油渣碎末则在咀嚼中释放出动物油脂特有的、令人满足的丰腴感。几种味道和口感在口中激烈碰撞又奇妙融合:光饼的干香质朴,雪里蕻的咸鲜爽脆,花生油渣的油香酥脆……简单,直接,充满力量!与刚才佛跳墙线面的极致奢华和复杂,形成了最强烈的反差,却又同样带来最原始、最踏实的满足感。


“唔!”顾笙忍不住发出一声含糊的赞叹,腮帮子鼓动着,眼睛亮了几分。


老头看着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他一边给下一位客人做夹饼,一边慢悠悠地问:“阿妹,不是本地人吧?吃得惯我们这‘光饼夹’?”


顾笙咽下嘴里的食物,擦了擦嘴角的芝麻和油光:“好吃!又香又脆!”她顿了顿,看着老头熟练的动作,忍不住问,“阿公,您这光饼……是福安那边那种吗?”她想起了廉村祠堂前那口老炉子烤出的霸道焦香。


老头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小刀停在光饼上。他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目光在顾笙脸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有些复杂,带着点审视,又似乎有些……遥远的追忆。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口音里的那点异质感更明显了:“像,也不全像。做法差不多,都是老法子烤的。就是……”他低头,继续剖开手里的光饼,声音低了些,“少了点柴火气,少了点老炉子的那股劲儿。”


他舀起一勺雪里蕻,塞进饼里,动作依旧平稳,但顾笙却觉得他周身的气息似乎沉静了一些。“以前在……在岛上,也常吃这个。”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顾笙说,“当兵的,行军打仗,光饼夹咸菜,顶饿。后来……就成习惯了。”他最后几个字说得很轻,几乎被旁边摊位的嘈杂淹没。


顾笙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看着老头花白的头发,洗得发白的旧工装,还有那沾着油渍和面粉的、布满老茧的手。海峡那边的……老兵?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跳了出来。她想起自己背包里那个廉村买的旧相框,想起润饼菜的线描画。


老头把做好的光饼夹递给下一个客人,收了钱,没再看顾笙。他拿起一块干净的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推车玻璃罩上沾的油渍,动作专注而沉默,仿佛刚才那句低语从未发生过。


顾笙站在小摊边,手里还剩半个光饼夹。晚风吹过,带来榕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更喧闹的市声。胃里被这简单实在的食物填满,心绪却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一圈圈涟漪。她看着老头沉默的侧影,在明亮灯泡的光晕下,那花白的头发和深刻的皱纹,像刻满了无声的故事。


她没有再问什么,只是慢慢地把剩下的半个光饼夹吃完。焦脆的饼壳,咸鲜的雪菜,酥香的花生油渣,每一种味道都无比清晰,又似乎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滋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味旅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