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建筑展的邀请函
书名:路边的蜻蜓 作者:青桔 本章字数:1395字 发布时间:2025-08-06

教案夹里的邀请函边缘已经被我摩挲得发毛。烫金的 “时光的轮廓” 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右下角林宇的签名带着他一贯的潦草,却比高中时多了几分笃定。夹在里面的便签纸上,他用铅笔描了只小小的蜻蜓,翅膀上写着 “等你来提意见”—— 和七年前他把玻璃蜻蜓塞进我手里时,说 “不喜欢可以换” 的语气,简直一模一样。

早读课结束后,我把邀请函举给学生们看。后排的女生突然尖叫:“老师!这不是那个超火的‘城市蜻蜓’建筑展吗?我爸妈上周还想去看!” 课代表凑过来,指着邀请函背面的设计图:“这个窗台的弧度好奇特,像……”

“像蜻蜓的翅膀。” 我接过话头,指尖划过图纸上的曲线,“设计者说,灵感来自高中时一位朋友画的蜻蜓。”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教案本上,“蜻蜓点水” 四个字被晒得发烫,突然觉得这节课的 “意象教学”,再也不需要用课本上的例子了。

课间收到陈默的消息,是张摄影展的电子海报。深蓝色的背景上,三只蜻蜓的剪影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循环的圆环。“下午三点试展,” 他说,“给你留了第一排的位置。” 附带的定位显示,美术馆三号厅的隔壁,正是林宇的建筑展。

我突然想起高三那年的冬天,我们挤在旧书店的角落,林宇说要建能看见蜻蜓的房子,陈默说要拍遍所有季节的翅膀,我说要把这些都写进教案里。当时以为只是少年人的妄言,此刻看着手机屏幕上的两张海报,突然懂了张老师说的 “种子会发芽”—— 原来那些藏在蝉鸣里的梦想,真的会在时光里长成参天大树。

午休时去了趟美术馆。林宇的 “时光走廊” 正在做最后的调试,玻璃幕墙外的脚手架还没拆,工人师傅正小心翼翼地往窗台上摆放金属蜻蜓模型。“每只翅膀都刻了日期,” 林宇戴着安全帽走过来,白衬衫的袖口沾着油漆,“从 2015 年到 2022 年,少一年都不行。”

他带我走进走廊,脚下的 LED 屏突然亮起,流淌的光影里闪过无数张照片:有我们在河边追蜻蜓的背影,有他在建筑 studio 熬夜画图的侧脸,有陈默举着相机在雨里奔跑的样子,最后定格在我站在讲台上的画面,黑板上写着 “青春” 两个字。

“这些都是陈默提供的素材,” 林宇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他说…… 要让走廊里全是我们的影子。” 玻璃天窗突然折射下一束光,正好落在走廊尽头的空白墙面上,“这里留了块投影区,想放你的画册最后一页。”

隔壁展厅传来相机快门的声音。陈默正蹲在地上调整灯光,他的摄影展主题墙 “那年夏天的翅膀” 已经挂好,背景是片模糊的河面,三只蜻蜓的剪影在光里若隐若现。“最中间的位置给你留着,” 他抬头朝我笑,眼里的光比闪光灯还亮,“画册的复刻本已经摆好了,旁边放着你掉的那半只玻璃翅膀。”

我的画册被放在特制的玻璃展柜里,补完整的最后一页正对着观众入口。阳光透过展柜的玻璃,在地面投下三只蜻蜓的影子,和林宇走廊里的金属模型、陈默照片里的剪影,形成了奇妙的呼应。工作人员说,这是特意申请的联动展,就叫 “蜻蜓三章”。

离开时,林宇塞给我一把黄铜钥匙,形状是只展开翅膀的蜻蜓。“走廊尽头的房间,” 他耳尖发红,“放了我们高中时的旧物,密码是你生日。” 陈默则把一本烫金相册塞进我手里,封面是片蜻蜓翅膀标本:“里面是没公开的照片,最后一页…… 有你要的答案。”

夕阳把美术馆的玻璃幕墙染成橘红色时,我站在展厅门口,看着那两把钥匙和一本相册,突然觉得所谓成长,不是把过去打包收好,而是让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碎片,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像林宇的金属蜻蜓、陈默的照片、我的画册,看似各自陈列,却在光影里,组成了完整的夏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路边的蜻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