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服务队首战
书名:不会种田的农民 作者:一个老农民 本章字数:3307字 发布时间:2025-08-07

  清晨,一层薄纱般的雾气轻柔地笼罩着大地,仿佛给世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三辆农用三轮车“突突突”地发动起来,载着二十多名队员,向着李家村疾驰而去。


  王有为坐在头车的副驾驶位置,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膝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从后视镜里,他看到小雨正认真地和几个村民核对药品清单,晨风吹过,调皮地吹散了她额前的碎发。


  “前面拐弯就到了。”开车的张叔声音沙哑,那是一夜未眠留下的痕迹。


  车子刚驶入村口,一个穿着褪色蓝布衫的老人就急切地迎了上来。李村长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期盼。他一把抓住王有为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可算把你们等来了!三十七亩啊,那可都是最好的杂交稻,这要是有个闪失,我们一年的收成可就没了!”


  王有为跟着李村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稻田,脚下的泥土还带着露水的湿滑,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村民们的心坎上。转过一片翠绿的竹林,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成片的水稻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按倒在地,黄褐色的病斑在叶片上肆意蔓延,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丑陋的伤疤,刺痛着大家的眼睛。


  赵明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戴着手套拨开一株倒伏的水稻,眉头紧锁:“穗颈处有褐色病斑,确实是稻瘟病。”他抬头看向王有为,神色凝重地说:“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王有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低沉:“能控制住吗?”


  “看那边!”小雨突然大声喊道,手指向田埂的另一端。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几株看似健康的水稻正在微风中摇曳,然而靠近地面的茎部已经隐约可见病斑,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准备发起攻击。


  “已经开始扩散了。”赵明的声音沉了下来,“必须立刻行动。”


  三组人马迅速按照预案展开工作。第一组在小雨的带领下,在村口的晒谷场上搭起了临时配药点。几个热情的妇女搬来两张八仙桌,“哐当”一声拼在一起,小雨麻利地铺上塑料布。


  “三环唑和稻瘟灵按1:1.5的比例配比。”小雨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戴上口罩和橡胶手套。“每桶水加……”她的声音突然顿住,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量杯,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怎么了?”王有为急忙走过来问道。


  小雨压低声音:“这个量杯刻度不对,比标准的小了一圈。”


  王有为心头一紧,配药容不得半点差错,过量会造成药害,让庄稼毁于一旦;不足则达不到防治效果,前期的努力都将白费。他环顾四周,晒谷场上尘土飞扬,村民们正忙着搬运药箱和设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急。


  “用我的水杯。”王有为从背包里掏出不锈钢保温杯,坚定地说,“这是500毫升的,我们重新计算配比。”


  小雨眼前一亮,迅速拿出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按这个比例,每三杯水加……”


  “慢着!”李铁柱的大嗓门突然插了进来,“你们城里人就是麻烦!我爹说过,农药嘛,多加点才管用!”说着就要往药桶里倒药。


  王有为一个箭步上前拦住,严肃地说:“铁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夺过药瓶,耐心地解释道,“过量使用不仅会烧苗,让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毁于一旦,还会造成土壤污染,以后这片地可就没法种东西了!”


  李铁柱讪讪地收回手,但脸上仍带着不服气的神情。小雨眼珠一转,拿起手机:“我查到了去年邻县农药超量使用导致绝收的新闻,你们看……”她把手机递给周围的村民传阅。


  看着照片上枯死的稻田,李铁柱的脸色变了,他挠了挠头:“那……那听你们的。”


  配药工作终于步入正轨。王有为刚松了口气,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第二组急促的呼叫声:“王队长!拖拉机陷在村口的泥坑里了!”


  王有为拔腿就跑。村口处,一台满载喷雾设备的拖拉机歪在泥坑中,后轮空转着,溅起高高的泥浆。几个村民正试图用木板垫车轮,脸上满是焦急。


  “怎么走这条路?”王有为急问。


  开车的年轻人满脸懊悔:“导航导的这条近道……”


  王有为咬了咬牙,毫不犹豫地脱掉外套,“扑通”一声跳进泥坑。冰凉的泥浆瞬间没到膝盖,他打了个寒颤,但顾不上这些,弯腰将木板塞到车轮下:“大家一起推!一二三!”


  七八个汉子喊着号子发力,拖拉机发出沉闷的轰鸣,却纹丝不动。泥浆溅了王有为一身一脸,他抹了把脸,突然注意到路边堆着的秸秆。


  “快!把秸秆垫底下!”他喊道。


  众人七手八脚地把秸秆塞进泥坑,王有为再次指挥:“再来一次!一二三!”


  这一次,拖拉机终于摇晃着爬出了泥坑。王有为瘫坐在路边,泥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滴,整个人就像从泥里捞出来的一样。


  对讲机又响了,是赵明急促的声音:“第三组发现新的发病中心!需要增援!”


  当王有为带着第二组赶到田里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赵明正站在一片倒伏的稻田中央,周围的水稻像被飓风刮过一样东倒西歪。


  “风向突变,孢子扩散速度加快了。”赵明指着远处一片尚还翠绿的稻田,焦急地说,“必须在那片田周围建立隔离带。”


  王有为立刻组织人手,将队员分成两队。一队继续喷洒药剂,另一队则在健康稻田周围拉起警戒线,用高浓度药剂喷洒隔离带。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像火一样烤着大地。王有为背着三十斤重的喷雾器,在稻田中艰难行进。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药液通过长长的喷杆呈雾状洒出,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微小的彩虹,美丽却又带着几分艰辛。他的肩膀被背带勒得生疼,汗水浸透了工作服,紧紧地贴在身上。


  “休息一下吧。”小雨递来水壶,她的嘴唇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而泛白,眼中满是心疼。


  王有为摇摇头,指了指远处:“还有两亩地没喷完。”


  “让我来吧。”小雨伸手要接喷雾器,“你从早上到现在都没停过。”


  王有为躲开她的手:“这活儿太重,你去检查一下配药记录。”他顿了顿,认真地说,“对了,李村长说村里老人孩子多,让大家注意避开饮用水源。”


  正说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慌慌张张跑过来:“不好了!张爷爷家的牛喝了田边的水,现在口吐白沫!”


  王有为脑子“嗡”的一声,扔下喷雾器就往村里跑。张老汉的院子里已经围满了人,一头黄牛瘫在地上抽搐,嘴角冒着白沫,痛苦地呻吟着。


  “谁让你们在河边配药的!”李村长气得直跺脚。


  王有为挤进人群,蹲下仔细检查牛的状况。牛的眼睛充血,呼吸急促,这是典型的农药中毒症状。他猛地站起身,大声喊道:“快准备肥皂水和活性炭!”


  “哪有那些东西……”有人嘀咕道。


  王有为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院子角落的洗衣粉上:“快!用洗衣粉兑水!”他又指向灶台,“再烧一锅木炭!”


  在众人的协助下,王有为用洗衣粉水给牛洗胃,又灌下碾碎的木炭粉。半小时后,牛的抽搐终于减轻了,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了。”王有为瘫坐在地上,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抖得厉害。


  李村长蹲在他身边,递来一碗凉茶,感激地说:“后生,今天多亏了你。”


  王有为苦笑着摇头:“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差点酿成大祸。”


  傍晚时分,最后一亩稻田终于完成了药剂喷洒。夕阳西下,橘红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疲惫不堪的队员们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王有为站在田埂上,望着被晚风吹拂的稻田,虽然部分病株已经无法挽救,但大部分健康水稻保住了,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胜利的喜悦。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赵明清点着剩余药品,“明天还要来复查一次。”


  回村的路上,队员们三三两两地走着,有人哼起了乡间小调,那悠扬的歌声在田野间回荡。小雨悄悄走到王有为身边,轻声问道:“累吗?”


  王有为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轻声道:“累,但值得。”他转向小雨,真诚地说,“今天多亏你发现量杯问题,不然……”


  小雨笑了笑,突然指着他的脸:“你这里还有泥。”她伸手想擦,又觉得不妥,从包里掏出湿巾递给他。


  王有为接过湿巾,不经意间碰到了她的指尖。两人同时缩回手,又同时笑了起来,那笑容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温暖。


  “对了,”小雨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我观察了发病最严重的那片田,发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这可能也是病害爆发的原因之一。”


  王有为眼睛一亮:“你说得对!等这次疫情控制住,我们得帮李家村改造排水系统。”


  走在后面的李铁柱突然插话:“王队长,今天我对你服气了!以前总觉得你们读书人只会纸上谈兵……”


  王有为笑着摇头:“要不是大家齐心协力,光靠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成。”


  夜幕降临,三轮车的大灯照亮了回村的路。王有为靠在车厢上,疲惫不堪却又莫名充实。他望着满天繁星,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庄稼人看天吃饭,但更要靠自己的双手。今天,他终于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不会种田的农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