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中国古代封王最多的政权,是哪一个
书名:在历史的角落: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北齐千秋几度春 本章字数:4573字 发布时间:2025-08-07

060.中国古代封王最多的政权,是哪一个?

北齐封王数量虽然不算最多,但结合它28年的存在时间,也很是壮观了。

这篇回答就来深扒一下,北齐到底一共有多少个王号。注意,我要说的是王号,而不是获封王爵者的数量。

全是干货,有需要的知友可以收藏一下!

1. 平原郡王(3人)

①段韶

显祖嘉其功,诏赏吴口七十人,封平原郡王。

②段懿

懿字德猷,尚颍川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平原王,位行台右仆射,兼殿中尚书,卒。

③段宝鼎

子宝鼎嗣。

2. 章武郡王(2人)

①厍狄干

天保初,以干元勋佐命,封章武郡王,转太宰。

②厍狄士文

士文性孤真,虽邻里至亲,莫与通狎。在齐,袭封章武郡王,位领军将军。

3. 咸阳郡王(2人)

①斛律金

显祖受禅,封咸阳郡王,刺史如故。

②斛律光

秋,除太保,袭爵咸阳王,并袭第一领民酋长,别封武德郡公,徙食赵州干,迁太傅。

4. 安定郡王(2人?)

①贺拔仁

又诏封功臣厙狄干为章武王,斛律金为咸阳王,贺拔仁为安定王。

(贺拔仁《北齐书》《北史》均无传,《北齐书》记载其死讯,去世在北齐后主在位时,此时北齐尚未灭亡,其爵位必定会被继承,但不知继承者姓名)

②高凝

九年,改封安定。

5. 陈留郡王(1人)

①彭乐

天保初,封陈留王,迁太尉。

6. 河东郡王(2人)

①潘乐

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

②潘子晃

子子晃嗣。

7. 扶风郡王(2人)

①可朱浑元

天保初,封扶风郡王,位太傅、太师。

②可朱浑长举

子长举袭。

8. 长乐郡王(3人)

①尉景

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追封长乐王。

②尉粲

寻追封景长乐王。粲袭爵。位司徒、太傅,薨。

③尉世辨

子世辩嗣。

9. 太原郡王(4人)

①娄内干

齐受禅,追封太原王。

②娄昭

齐受禅,诏祭告其墓,封太原王。

③高绍德

太原王绍德,文宣第二子也。天保末,为开府仪同三司。

④高辨才

武平元年,诏以范阳王子辨才为后,袭太原王。

10. 武威郡王(1人)

①段荣

二年,重赠大司马、尚书令、武威王。

11. 义安郡王(2人?)

①慕容俨

五年四月,进爵为义安王。

②慕容子颙

子子颙,给事黄门侍郎。

(慕容俨有子慕容子颙,史书有载,但没有袭爵的明确记录,故存疑)

12. 巴陵郡王(2人)

①王琳

又进封琳巴陵郡王。

②王敬

长子敬,在齐袭王爵,武平末,通直常侍。

13. 顺阳郡王(1人?)

①厍狄回洛

昭帝即位,封顺阳郡王。

(厍狄回洛可能有后嗣,《北齐书》《北史》均未载)

14. 敷城郡王(2人)

①张保洛

济南初,出为沧州刺史,封敷城郡王。为在州聚敛,免官,削夺王爵。及卒,赠以前官,追复本封。

②张默言

子默言嗣。武平末,卫将军。

15. 新蔡郡王(1人?)

①王康德

历数州刺史、并省尚书,封新蔡郡王。

(《北齐书》未载其子嗣)

16. 白水郡王(2人?)

①侯莫陈相

天保初,除太师,转司空公,进爵为白水王,邑一千一百户。

②侯莫陈贵乐

长子贵乐,尚公主,驸马都尉。

(《北齐书》未明言其子贵乐袭爵)

17. 荆山郡王(1人)

①斛律羡

其年秋,进爵荆山郡王。

18. 海昌郡王(2人)

①尉摽

大宁初,封海昌王。

②尉相贵

子相贵嗣。

19. 济北郡王(1人)

①段深

韶病笃,诏封深济北王,以慰其意。武平末,徐州行台左仆射、徐州刺史。

20. 新宁郡王(1人)

①叱列长叉

武平末,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封新宁王。

21. 濮阳郡王(1人)

①娄仲达

长子仲达嗣,改封濮阳王。

22. 临淮郡王(1人)

①娄定远

次子定远,少历显职,外戚中偏为武成爱狎,别封临淮郡王。

23. 东莱郡王(1人)

①韩晋明

子晋明嗣。天统中,改封东莱王。

24.西阳郡王(2人)

①徐之才

由是迁尚书令,封西阳郡王。

②徐之范

弟之范,亦医术见知,位太常卿,特听袭之才爵西阳王。

25. 开封郡王(1人)

①杨愔

九年,徙尚书令,又拜特进、骠骑大将军。十年,封开封王。

26. 宜阳郡王(1人?)

①赵彦深

河清元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

(彦深有七子,《北齐书》未载袭爵之子的姓名;《北齐书》所载赵仲将,观其字辈,当为二子)

27. 晋昌郡王(1人)

①唐邕

迁右仆射,又迁尚书令,封晋昌王,录尚书事。

28. 定阳郡王(2人?)

① 高彦康

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与汝南同受封,并加仪同三司,后事阙。

②暴显

天统元年,加特进、骠骑大将军,封定阳王。

(暴显死于天统四年,时北齐未灭,当有子嗣袭爵,然《北齐书》未载, 定阳王彦康后事缺)

29. 义阳郡王(1人)

①鲜于世荣

武平中,以平信州贼,除领军将军,转食上党郡干。从平高思好,封义阳王。

30. 山阳郡王(1人)

①綦连猛

除并省尚书令、领军大将军,封山阳王。

31. 临川郡王(1人)

①独孤永业

永业进位开府,封临川王。

32. 东安郡王(2人)

①娄叡

皇建初,封东安王。

②娄子产

子子产嗣,位开府仪同三司。

33. 丹阳郡王(2人)

①李祖勋

及女为济南王妃,除侍中,封丹阳王。

②高仁直

次丹阳王仁直;次东海王仁谦。皆养于北宫。

34. 陇东郡王(1人)

①胡长仁

世祖崩,预参朝政,封陇东王。

35. 淮阳郡王(2人?)

①和士开

武平元年,封淮阳王,除尚书令、录尚书事,复本官悉得如故。

②和道盛

诏起复其子道盛为常侍。

(和士开死后被平反,且有子和道盛,理应袭爵,但《北齐书》失载)

36. 昌黎郡王(1人)

①韩凤

封昌黎郡王。……寻诏复爵。

37. 城阳郡王(2人?)

①高彦基

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与汝南同受封,并加仪同三司,后事阙。

②穆提婆

宠遇弥隆,官爵不知纪极,遂至录尚书事,封城阳王。

(高彦基后事缺)

38. 安德郡王(2人)

①韩轨

齐受禅,封安德郡王。

②高延宗

问欲作何王,对曰:"欲作冲天王。"文宣问杨愔,愔曰:"天下无此郡名,愿使安于德。"于是封安德焉。

39. 天水郡王(1人)

①赵穆

称武平元年,以赵穆为天水王。

40.永安郡王(2人)

①高浚

天保初,进爵为王。

②高准

无子,诏以彭城王浟第二子准嗣。

41.平阳郡王(2人)

①高淹

天保初,进爵为王,历位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太尉。

②高德素

子德素嗣。

42.彭城郡王(2人)

①高浟

天保初,封彭城王。

①高宝德

子宝德嗣,位开府,兼尚书左仆射。

43.上党郡王(2人)

①高涣

天保初,封上党王,历中书令、尚书左仆射。

②高宝严

庶长子宝严以河清二年袭爵,位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44.襄城郡王(2人)

①高淯

天保初,封襄城郡王。

②高亮

无子,诏以常山王演第二子亮嗣。

45.任城郡王(1人)

①高湝

神武第十子也,少明慧。天保初封。

46.高阳郡王(2人)

①高湜

神武第十一子也。天保元年封。

②高士义

子士义袭爵。

47.博陵郡王

①高济

神武第十二子也,天保元年封。

②高智

子智袭爵。

48.新平郡王(1人)

①高凝

天保元年,封新平郡王。

49.华山郡王(1人?)

①高凝

十年,封华山。历位中书令、齐州刺史,就加太傅。

(高凝爵位理应被继承,若无子也应过继一子为嗣,此处《北齐书》无载)

50.冯翊郡王(2人)

①高润

天保初封。历位东北道大行台、右仆射、都督、定州刺史。

②高茂德

子茂德嗣。

51.汉阳郡王(2人)

①高洽

神武第十五子也,天保元年封。

②高建德

无子,以任城王第二子建德为后

52.河南郡王(2人)

①高孝瑜

初封河南郡公,齐受禅,进爵为王。历位中书令、司州牧。

②高弘节

子弘节嗣。

53.广宁郡王(1人)

①高孝珩

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也。历位司州牧、尚书令、司空、司徒、录尚书、大将军、大司马。

54.河间郡王(2人)

①高孝琬

文襄第三子也。天保元年封。天统中,累迁尚书令。

②高正礼

子正礼嗣,幼聪颖,能诵《左氏春秋》。

55.兰陵郡王(1人?)

①高孝瓘

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

(高长恭被杀,理论上应有袭爵者,但《北齐书》失载)

56.渔阳郡王(1人)

①高绍信

渔阳王绍信,文襄第六子也。历特进、开府、中领军、护军、青州刺史。

57.济南郡王(1人)

①高殷

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令食一郡

58.范阳郡王(1人)

①高绍义

范阳王绍义,文宣第三子也。初封广阳,后封范阳。

59.西河郡王(1人?)

①高绍仁

西河王绍仁,文宣第四子也,天保末,为开府仪同三司。寻薨。

(《北齐书》未载其子袭爵)

60.陇西郡王(1人?)

①高绍廉

陇西王绍廉,文宣第五子也。初封长乐,后改焉。

(《北齐书》未载其子袭爵)

61.乐陵郡王(2人)

①高百年

大宁中,封乐陵王。

②高白泽

诏以襄成王子白泽袭爵乐陵王。

62.始平郡王(1人?)

①高彦德

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与汝南同受封,并加仪同三司,后事阙。

(高彦德后事缺)

63.汝阳郡王(1人?)

①高彦忠

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与汝南同受封,并加仪同三司,后事阙。

(高彦忠后事缺)

64.汝南郡王(1人)

①高彦理

汝南王彦理,武平初封王,位开府、清都尹。

65.南阳郡王(1人)

①高绰

初封汉阳王。河清三年,改封南阳,别为汉阳置后。

66.琅邪郡王(1人)

①高俨

武成崩,改封琅邪。

67.齐安郡王(1人)

①高廓

齐安王廓,字仁弘,武成第四子也。性长者,无过行。位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68.北平郡王(1人)

①高贞

北平王贞,字仁坚,武成第五子也。

69.高平郡王(1人)

①高仁英

高平王仁英,武成第六子也。举止轩昂,精神无检格。位定州刺史。

70.淮南郡王(1人)

①高仁光

淮南王仁光,武成第七子也。性躁且暴,位清都尹。

71.西河郡王(1人)

①高仁几

次西河王仁几,生而无骨,不自支持

72.乐平郡王(1人)

①高仁邕

次乐平王仁邕;次颍川王仁俭;次安乐王仁雅,从小有喑疾;次丹阳王仁直;次东海王仁谦。皆养于北宫。

73.颍川郡王(1人)

①高仁俭

次乐平王仁邕;次颍川王仁俭;次安乐王仁雅,从小有喑疾;次丹阳王仁直;次东海王仁谦。皆养于北宫。

74.安阳郡王(1人)

①高仁雅

次乐平王仁邕;次颍川王仁俭;次安阳王仁雅,从小有喑疾;次丹阳王仁直;次东海王仁谦。皆养于北宫。

75.东海郡王(1人)

①高仁谦

次乐平王仁邕;次颍川王仁俭;次安乐王仁雅,从小有喑疾;次丹阳王仁直;次东海王仁谦。皆养于北宫。

76.常山郡王(1人)

①高演

天保初,进爵为王。

77.长广郡王(1人)

①高湛

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司徒,迁太尉。

78.广阳郡王(1人)

①高绍义

范阳王绍义,文宣第三子也。初封广阳,后封范阳。

79.长乐郡王(1人)

①高绍廉

陇西王绍廉,文宣第五子也。初封长乐,后改焉。

80.汉阳郡王(1人)

①高绰

初封汉阳王。河清三年,改封南阳,别为汉阳置后。

81.东平郡王(2人)

①高俨

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②高恪

诸姬生东平王恪……胡太后以恪嗣琅邪王。

82.齐昌郡王(1人?)

①莫多娄敬显

以晋昌王唐邕为宰辅,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沐阳王和阿于子、右卫大将军段畅、武卫将军相里僧伽、开府韩骨胡、侯莫陈洛州为爪牙。

(莫多娄敬显本人传记未载其为王爵,安德王高延宗传载其为齐昌王,不知其父莫多娄贷文是否为王爵)

83.沐阳郡王(1人)

①和阿于子

以晋昌王唐邕为宰辅,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沐阳王和阿于子、右卫大将军段畅、武卫将军相里僧伽、开府韩骨胡、侯莫陈洛州为爪牙。

84.永昌郡王(2人)

①高昂

皇建初,追封昂永昌王。

②高道豁

道豁袭,武平末,开府仪同三司。

85.成皋郡王(2人)

①高市贵

子可那肱贵宠,封成皋王。

②高孔雀

敕令其第二子孔雀承袭。

86.淮阴郡王(1人)

①高阿那肱

后主即位,累迁并省尚书左仆射,封淮阴王,又除并省尚书令。

目前我能够查到的北齐王爵(现存爵号的)共有86家,其中传递最多的【太原郡王】也仅传四世,而且还是由娄家和高家两家拼凑而成,并且还有两个追封的。

北齐王爵数量整体而言并不算太多,每个王爵下一般只有一两个人,合计也才几百人,也就是明朝、唐朝这种朝代的零头,但结合它仅有28年的寿命,实在属于很多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