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法家是有野蛮的一面,然而,伟大的文明离不开法家,从秦国那时候到现在,法家思想的重要性一直被严重低估,法家不是拿来反对的,法家是拿来合理使用的。
今天中国的主流思想被西方落后文化影响得太深,有点像是当年的六国了,当年的六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追求了民主思想。
今天,我们参照西方的作法在追求民主思想,我们这是想成为新时代的六国吗?但我们应该是秦国,这事也许没有对和错,不管怎样,压制西方思想和有节制的参考西方思想总是有必要的,对大殖子们,应该要出手重一些。
胡问答想听一听微悟对法家的态度,于是,胡问答问道:“听闻商君之法酷严寡恩,实否?”
听说商鞅的法律很严酷,是这样吗?
微悟:“非也,秦人多念商君之好,是非分明,赏罚严明,朝纲清明,言商法酷严寡恩,然不以贵贱皆从此法,王子庶民同,酷之有据,严之有理,此明法何患民不明。”
不对,秦国人是拥护商君之法的,是非分明,赏罚严明,朝纲清明,很多人说商君之法严酷,不讲人道,但是,不论贵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酷有酷的根据,严有严的道理,这样严密、透明的法律,还怕人民不支持么。
微悟停一阵又说:“商君之法既为律法之法,更是民德所归。”
商君之法既是法律,也是人民的呼声。
胡问答深思了一阵,说道:“然也,商君变法实为变心之法,心变几于道变,道变则可换天图地。”
确实是这样,商君的变法实际是一场改变思想的变革,思想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才可以完成大一统的天降之任。
确实,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大一统的思想已经形成,后来的李斯再加一把火,最终才由秦国来完成中国的大一统,从那以后,中国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即使内战打得四分五裂,各方都在践行大一统思想,也就早晚会有人出来重新完成大一统,从这一点说,商鞅算是千古强人。
微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泰山笼碎土成其大,河海容细流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建伟业。”
没有全局观的人,没有长远眼光的人,只能干具体的事,还不一定干得好,泰山收集了大量的碎土,才成为高山,江河大海容纳了涓涓细流,才变得幽深蔚蓝,王者不以贵贱待人,才建立了伟业。
微悟继续说道:“鞅、斯似伺一人一国,实为天下人而谋,秦国乎?六国乎?后世以至今世之人矣,鞅、斯以秦国为台,演其心舞,其思、其行显主人翁范,虽有过失,过在一时,功在千秋。”
商鞅、李斯好像是在为一个帝王、一个国家服务,实际是在为天下人服务,为秦国的人吗?为六国的人吗?都是,还包括今天在内的后世的人,商鞅、李斯以秦国为舞台,实践他们的个人理想,他们以主人翁态度在工作,虽然有过失,但过也只是局限在当时,功却是惠及后世。
胡问答在深入的思考,微悟继续说道:“彼时之民有乐亦有苦,然彼时之民有彼时之责,今时之民有今时之任,各时之民乃书史之主人翁。”
那个时代的人民有乐也有苦,似乎更苦,但那个时代的人有那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当今时代的人有当今时代的任务,每个时代的人都是书写历史的主人翁。
胡问答在想,是啊,吃那个时代的苦为今天的人造福,吃当今时代的苦为后世时代的人造福,付出与收获不一定匹配,这好像就是历史,人人都应该有主人翁思想,人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主人翁。
此时,微悟对秦国来了一首诗,实际是写给大一统的。
大一统
秦谷马客,襄公立国,僻居西垂,简乏文隔。
周天不周,烽烟诸侯,幸得商君,罚厉赏厚。
赳赳老秦,国祚几净,不战则亡,图国成郡。
奇货线长,吕辅政王,坦坦谏逐,斯助始皇。
始皇始法,集权天下,罢黜封建,一统中华。
当年秦国的祖先在秦谷放马,到了襄公时代建立了秦国,秦国在华夏的西边,在文化上与中原地区存在差距。
周朝和周天子越来越不行了,于是,诸侯相互拼杀,秦国有幸得到了商鞅,他制定的法律赏罚都很重,这样才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
秦国军民虽然威武,但秦国却几度差一点被灭掉,秦国必须战斗,不战就灭亡,战才能保存自身,并把他国变成秦朝的郡县。
奇货可居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吕不韦终于成功的把赵政推上了王位,李斯大胆直言上《谏逐客书》,帮助嬴政成为始皇帝。
秦始皇最先实行了郡县制,以集权制废除分封制,中国的大一统从那时起得以建立,直到现在。
吟完这首诗,微悟解释道:“帝道、王道只为说教,霸道方可行天下,霸天下者方可行帝道、王道,以此,帝道、王道实为人道,然不以霸道为先,人道只为虚。
周道讲天下为公,是以先进成后进,如一人之力难撑千钧之石,国亦同理,奉周道则国废,国之事必归于一统之道。”
帝道、王道只是一种说教,霸道才管用,霸天下之后才有条件行帝道、王道,所以说,帝道、王道就是人道,但是,没有霸道,人道就是虚幻的。
周朝讲天下为公,这个思想很先进,结果先进成了后进,统治者的力量顶不过广大群众的力量,就像一个人的力量难于撑起千斤重的石头,国家是一个道理,按周朝那一套,国家就废了,国家的管理必须得大一统集权才行。
胡问答:“时不逢也,先进成后进,周天尽。”
看来还真是时代没有跟上周朝的思想,结果先进成了后进,周朝结束了。
微悟:“秦代周,秦乃周,不以周道事天下,以秦道统天下,从周从秦皆从华夏耳。”
秦朝代替周朝,秦朝其实就是周朝,不采用周朝的制度,而采用秦朝的方案,不管是周朝还是秦朝,都是华夏,都是中国。